软性输尿管镜、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软性输尿管镜、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对比研究

宋强

黑龙江省七台河七煤医院 163515

【摘要】目的:比较分别采取软性输尿管镜与经皮肾镜的碎石手术方法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80例肾结石按手术方式分成输尿管镜组与经皮肾镜组每组各40例,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结石直径≤20mm的肾结石输尿管镜组清除率显著高于经皮肾镜组,结石直径>20mm的肾结石输尿管镜组清除率显著低于经皮肾镜组,在手术时间上不同直径肾结石均是输尿管镜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上均是经皮肾镜组更多。结论:软性输尿管镜与经皮肾镜下的碎石术均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策略,但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更适用于直径≤20mm的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术适用于直径>20mm的肾结石。

【关键词】软性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肾结石

肾结石属于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结石的形成过程常是因某些因素使得尿液中成石物质浓度升高或者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析出解痉且在局部生长聚集,最终出现结石[1]。肾结石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腰痛、恶心呕吐、腹胀等,这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所以对这一疾病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2]。在肾结石的治疗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随着微创理念的进展,针对肾结石目前常采取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治疗方式,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关于两种术式的具体疗效与安全性尚存争议[3]。本次研究中就对比了分别采取软性输尿管镜与经皮肾镜辅助下的两种碎石术对肾结石疾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X线平片或B超检查确诊,且患者均存在典型腰痛及腹胀症状[4]。(2)患者均有良好手术指征。(3)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肾脏感染病变者。按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输尿管镜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3~70岁,平均(51.2±1.5)岁;结石直径15~40mm,平均(27.5±1.5)mm。经皮肾镜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1~70岁,平均(50.9±1.4)岁;结石直径16~40mm,平均(27.2±1.4)mm。两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方法

输尿管镜组手术操作: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式,麻醉成功后辅助患者为截石位,先经患者尿道置入输尿管硬镜且拔出预先留置的双J管。医师在直视下置入F8/9.8输尿管硬镜,对输尿管进行扩张后留置规格0.04mm的镊钛超滑导丝,沿着导丝置入输尿管软镜外鞘,自外鞘置入输尿管软镜,借助软镜寻找肾盏及结石位置,在软镜操作通道中置入200μm钬激光光纤对准结石,实施随时操作,设定碎石的功率为5W,完成手术后为患者留置双J管,术后2~4周将双J管拔出。

经皮肾镜组手术操作:同样是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式,麻醉成功后辅助患者为仰卧体位,借助B超定位经第11~12肋缘腋后线穿刺目标肾盏,成功穿刺后将金属导丝置入,借助筋膜扩张器沿着导丝一次扩张穿刺通道,之后留置金属鞘构建经皮肾镜取石通道。将肾镜置入借助超声碎石系统开展碎石操作,术后予以患者留置双J管并且在术后2~4周将双J管拔出。

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2 结果

对直径≤20mm的肾结石,结石清除率上输尿管镜组高于经皮肾镜组,而直径>20mm的肾结石,输尿管镜组清除率低于经皮肾镜组;在手术时间上不管何种直径的结石输尿管镜组均较经皮肾镜组长;术中出血量上输尿管镜组均较经皮肾镜组少,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对不同结石直径的手术效果比较(5f1ce6aa4cbdd_html_314895191960d5e8.gif

组别

n

结石直径≤20mm

结石直径>20mm

手术时间

(min)

清除率

(%)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

(min)

清除率

(%)

术中出血量(ml)

输尿管镜组

40

64.2±12.3*

92.4±3.2*

10.2±2.1*

90.2±3.5*

83.2±2.5*

12.3±2.3*

经皮肾镜组

40

45.2±10.5

80.5±4.5

75.2±8.6

72.3±4.6

95.1±2.2

64.2±6.6

注:与经皮肾镜组对比,*P<0.05。

3 讨论

现阶段肾结石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因此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也成为临床中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5]。对肾结石目前多是采取碎石术的微创手术方式,在肾结石的碎石治疗上,软性输尿管镜与经皮肾镜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两种术式,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本次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结果显示在对不同肾结石直径的治疗中,采取软性输尿管镜治疗的患者对直径≤20mm的肾结石清除率明显较经皮肾镜治疗更高,而对结石直径>20mm的肾结石在清除率上软性输尿管镜治疗的患者较经皮肾镜治疗的患者更低,这一结果表明两种术式对肾结石均有较好效果。而在其他指标上也存在差异,如手术时间上,输尿管镜组较经皮神经组长,术中出血量上输尿管镜组较经皮肾镜组少,证实软性输尿管镜引起的创上更小,但是手操作上较复杂,而经皮肾镜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却容易引起比较大的创伤。

综上所述,对肾结石,经软性输尿管镜与经皮肾镜下碎石术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临床中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保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翟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4):115-116.

[2]苏寒锦,姚狮章,王鹏程,陈燕玲,李葵芬.软性输尿管镜(FURS)与经皮肾镜(PCNL)术式治疗肾结石的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01):10-12.

[3]张永灿.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对比[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2):1796-1797.

[4]杨明红.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3):72-73.

[5]王肇彧.肾结石治疗中软性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的应用与疗效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0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