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谈谈冠心病药物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5
/ 1

一起谈谈冠心病药物治疗

郑伟

四川省武胜县中心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省武胜, 638404

在我国冠心病的患病人数是所有心脏病类病症中人数最多的,而冠心病也一直都是发病率最高的几种常见病之一。冠心病的治疗也在研究中不断的提高着水平,但冠心病仍然是医学界中最为难治的病症之一。对于冠心病的治疗,目前医学界普遍的治疗方案是减轻或者消除冠状动脉的功能性狭窄或机械性阻塞,尽可能的纠正心肌血氧的供需,使其达到平衡状态。这些治疗方案都是以预防心血管病、维持患者的各项指标、减轻其身上所有的冠心病症状、尽可能的恢复或者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为目标。除此之外,一些医疗人员在治疗冠心病的时候,还会采用抗心肌缺血的方案,以及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案,以此防止心肌缺血,从而防止心脏机械功能紊乱,保持患者身体以及冠状动脉系统循环局部的血液流通。而对于冠心病的药物治疗,目前主要由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是抗缺血治疗,第二是抗血栓治疗,第三是延缓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改善或逆转病变治疗,第四是改善心功能以及防治其它缺血相关并发症的治疗。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先进的一批设备和医学技术也逐渐进入冠心病的治疗领域当中,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对于冠心病的防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以目前的医学水平,冠心病的治疗仍然是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先进技术及设备为辅助的阶段。因此,我们将就目前冠心病药物治疗的方案进行逐一介绍,使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属对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有所了解,从面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效、最具性价比的治疗方式。 一、 抗缺血治疗 目前抗缺血治疗主要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硝酸酯制剂,利用硝酸酯制剂,作为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患者使用了这种药物之后,可以有效的使冠状动脉扩张,降低其所遇到的阻力,改善心肌灌注,从而减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增加运动耐量。这种药物是属于速效类型的药物,它可以有效缓解心肌缺血发作。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扩张外周血管,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使心室容量负荷、心室舒张末压、心排血量都能够得到明显的降低,从而能减少心肌需氧量。这种药物常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症状,以及这种症状伴随出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控制及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病情,采用舌下含化、静脉滴注等给药方式。对于硝酸酯制剂,还有以下的注意事项:由于硝酸酯类药物容易出现耐药现象,因此医生务必建议患者间断的摄取药物,间断的时间要达到8到12个小时左右,从而避免耐药现象的出现。第二种治疗方式是β受体拮抗剂,这种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因而它能够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以减少心绞痛发作和增加运动耐量。β受体拮抗剂还可以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肾素-血管肾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而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以达到降压和减少心肌氧耗量。β受体拮抗剂还有防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作用。如果患者没有相关的禁忌,都可以采用β受体拮抗剂的治疗方式。第三是钙通道阻滞剂,这种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扩张冠脉,解除冠状动脉血管的痉挛,增加冠脉的血流量;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起到有效的抑制心肌心缩,使外周阻力血管得到扩张,减少心肌氧耗量的作用。甚至一些钙通道阻滞剂还可以起到降低心率的作用,从而达到减少心肌氧耗量的作用。很多时候钙通道阻滞剂被认为与β受体拮抗剂有着相同的作用,并且还可以用在β受体拮抗剂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比如患者患有哮喘、慢性喘息性气管炎等等。 二、 他汀类调脂药物 他丁类调脂药物是能有效降低TC和LGL-C,以及多种机制进行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稳定斑块等调脂作用,使得冠心病的病变程度能够降低速率,或是使病变得到逆转。就目前而言,他汀类调脂药物还有更多的功能,比如说它可以有效的改善内皮功能,以及血小板的功能、辅助抗血栓的形成、减少炎症的滋生和发展、降低平滑肌细胞及胶原的成分等等,从而以此改善冠心病的症状。 三、 抗血栓药物 提到冠心病,就会想起抗血栓,因此抗血栓药物也是防止和治疗冠心病的主要药物。抗血栓药物的主要适用范围是预防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改善急性血栓事件、避免心肌梗死以及冠心病死亡。就目前的冠心病治疗水平而言,抗血栓药物已经成为防止和治疗冠心病的基本药物。抗血栓药物治疗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是抗血小板药物,第二是抗凝制剂药,第三是溶栓药物,这三种药物分别对应三种冠心病的发作原因,都有它们的适用范围。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的是: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2、ADP受体拮抗剂:通过选择性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ADP受体而阻断ADP依赖激活的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从而有效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在大多数的临床实验上,都可以证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可以达到极高的治疗效果。抗凝制剂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选择性Xa因子间接抑制剂,抗凝制剂主要应用于中危和高危的UA/NSTEMI患者中,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在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证据仍然在积累。溶栓药物就是医学中常用的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以及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仅作用于血栓部位:替奈普酶、阿替普酶和来替普酶),与非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作用于全身:尿激酶、链激酶)比较,是建议优先选用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以减少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