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自动解答特征分析及研究路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小学数学应用题自动解答特征分析及研究路线

梁献芬

广西 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中心小学 537109

摘 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更加繁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下小学教育任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学生学好数学,有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铺垫。但现如今,数学仍是绝大部分小学生的弱势学科。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消除学生的解题障碍,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阐述了当今小学生所做应用题的特点,并据此给出了一些研究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方法;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重视实践与思维的学科。在当今社会,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想要学好数学,首先要培养数学思维。传统、古板的课堂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学。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高效的解题方式。本文根据小学数学题的特点,深入剖析解答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特点剖析

1.1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代表范例

从整体来看,小学数学的应用题由数字和文字组成,文字居多。顾名思义,应用题考察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生的应用能力,即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一般的应用题解答过程分为四步:理解题意、联想公式、代入数据、验算。但应用题的类型很多,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些许的改变。常见的应用题类型有如下几种:比例问题、分段计费问题、流水问题、盈亏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常出现在五、六年级学生的课本中,四年级及以下学生的应用题主要以简单的和、差、积、商为主。但无论解决哪一类的应用题,最重要的都是要理解题意,首先找出题目想要考查的知识点,随后找到对应的公式,并代入数据,最后进行验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将一道应用题分割成为若干部分,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

1.2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表达特征

小学的应用题中通常采用汉语言文字表述题干中的逻辑关系,但由于数学科目的特殊性,其语言表述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第一,简短精炼,逻辑性强。数学表述要求精密而严格,能简短地、准确无误地表述数量间的逻辑关系。例如,数学应用题的语言中一般不会出现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和有可能引起分歧的词句。第二,语句简短,且为单句。数学应用题的语言中不会采用复杂的复合句的形式,只会使用简单的单句,并且会酌情省略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这就造成了有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干的意思,影响做题。这时,老师就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解疑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由此可见,剖析应用题题干的结构是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的重点所在。

2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2.1发掘并改正分词错误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1)小张有7个黄芒果,4个青芒果,请问他一共有几个芒果?学生们应该都知道,黄芒果和青芒果都属于芒果的范畴,可以将黄芒果拆分成黄+芒果,将青芒果拆分成青+芒果,因此小张一共有7+4=11个芒果。(2)小张有黄芒果7个,青芒果4个,请问黄芒果比青芒果多几个?此时,我们不需要将黄芒果和青芒果进行拆分,而把它们都看作不同的整体进行相减即可。通过这两个具体的应用题,学生能更容易地发掘并改正分词错误。

2.2小学数学应用题语句分类及特点剖析

通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语言分析不难发现,应用题的题干语句一般分为数值信息、逻辑命题、事实命题等几部分。我们可以借助中文语句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人工分析,对应用题题干语句进行有效识别,对不同类型的语句建立语言结构,以此实现应用题题干的主动分解和标注。例如,“比”、“倍”等描述数量关系的词在应用题题干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它暗示着题目的逻辑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重点研究含有该类字词的语句,对其进行深入识别和剖析,从而总结语句的识别和分解的一般规律。还可以创立知识库和策略库,收纳经典例题及解题思路,以及经典题目语句的分析,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运用。

3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流程

途径一:创立知识库和策略库。上文已经提到过这一方法,并阐述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可以尽可能多地在这两个库中收纳典型例题和解题思路,以及经典题目题干语句的分析,便于学生们参考和学习。在建库的时候,要重点采纳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解题步骤和一般规律,加快建库速度。

途径二:以汉语言分析的角度为切入点,添加高频词汇和分词规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题干语句较为简练且极少带有感情色彩,导致很多学生在读题时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从而影响做题。由于汉语语言的特殊性,许多词汇之间可以互相替代,加之某些出题老师不够严谨,所以目前还不能完全避免小学数学应用题题干语句中出现歧义的现象。因此,数学老师应当提起高度重视,提前预习学生们的作业习题,及时发现出现歧义的部分并改正过来。

途径三:老师可以开设单独的习题课,每周一节即可。老师提前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让学生们自主练习数学应用题,记录下无法自主完成的,在习题课上统一由老师进行讲解。或采用分组的方式,给予学生20-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筛选出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老师进行辅导。或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可以请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上台进行讲题,不仅可以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也能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可谓是一举多得。

4结语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自动解答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要求学生有清晰的数学思维,和良好的动手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等等。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学。数学老师应当适度改变传统、古板的教学方式,将课本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学习建议和解决策略,旨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今后的学习生涯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张天孝,唐彩斌.美、日、德小学数学教材的共性特征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1):78-81.

[2]綦春霞.数学问题解决在中国的研究历史及其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07,27(12):32-35

[3]潘黎,冯速.基于概念层次网络的小学应用题句类分析和知识提取[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