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的 Hp根除情况和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3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的 Hp根除情况和安全性分析

苏艳梅

镇沅县人民医院 云南普洱 666599

【摘要】目的:探讨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采用3种用药方案治疗后获得的Hp根除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02月~2018年05月收治的300例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A1组(100例):采取常规疗法完成胃炎治疗;A2组(100例):采取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胶囊完成胃炎治疗;A3组(100例):在A1组、A2组基础上,添加克拉霉素药物展开治疗;就组间Hp根除率、缓解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数据展开对比。结果:A3组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以及缓解有效率均高于A1组、A2组明显(P<0.05);A3组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数据同A1组、A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药物结合治疗方式的有效运用,使得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以及缓解有效率获得显著提升,并同时可获得显著安全性,最终实现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预后改善。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Hp根除;安全性

对于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而言,疾病出现同幽门螺杆菌感染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对于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如未对其治疗及时性做出保证,除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之外,还会使得疾病发展有所加重[1]。本次研究将针对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探析药物结合治疗方式运用可行性,以实现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预后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02月~2018年05月收治的300例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A1组(100例):女40例,男60例;年龄区间为35岁~72岁,平均为(52.23±5.22)岁;病程区间为4个月~50个月,平均为(28.42±2.65)个月;A2组(100例):女39例,男61例;年龄区间为37岁~73岁,平均为(52.29±5.29)岁;病程区间为6个月~51个月,平均为(28.49±2.69)个月;A3组(100例):女38例,男62例;年龄区间为39岁~75岁,平均为(52.44±5.17)岁;病程区间为5个月~52个月,平均为(28.49±2.66)个月;纳入标准:①慢性胃炎通过临床诊断获得确诊;②对患者实施病理检查,获得Hp(+)结果;排除标准:①处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②以往存在Hp根除治疗史;③对于应用药物表现出禁忌症现象;就三组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A1组:采取常规疗法完成胃炎治疗,主要采取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展开疾病治疗,频率为2次/d,剂量为1粒/次;A2组:采取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胶囊完成胃炎治疗,对于奥美拉唑用药方法同A1组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保持相同;此外添加胶体果胶铋胶囊展开治疗,频率为4次/d,剂量为3粒/次;A3组:在A1组、A2组基础上,添加克拉霉素药物展开治疗,频率为2次/d,剂量为0.25g/次;均保持为期14d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三组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缓解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皮疹、腹泻、嗜睡)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三组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治疗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展开处理,计数资料(Hp根除率、缓解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数据)组间两两比较行X2检验,以n(%)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三组Hp根除率、缓解有效率对比

A3组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以及缓解有效率均高于A1组、A2组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三组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以及缓解有效率临床对比 [n(%)]

组别

Hp根除

缓解有效

A1组(n=100)

56(56.00)

57(57.00)

A2组(n=100)

79(79.00)

81(81.00)

A3组(n=100)

95(95.00)

97(97.00)

2.2 三组不良反应数据对比

A3组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数据同A1组、A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三组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数据临床对比 [n(%)]

组别

头晕乏力

恶心呕吐

皮疹

腹泻

嗜睡

总计

A1组(n=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5(5.00)

A2组(n=100)

1(1.00)

2(2.00)

1(1.00)

2(2.00)

1(1.00)

7(7.00)

A3组(n=100)

1(1.00)

1(1.00)

3(3.00)

1(1.00)

2(2.00)

8(8.00)

  1. 讨论

临床针对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常规疗法的实施难以获得确切胃炎改善效果,在将Hp根除率提高方面无法获得显著疗效。在此种情形下,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有效应用,可使得Hp根除率获得一定程度提升,主要因为奥美拉唑的应用,可以将患者胃酸合成有效降低,对胃黏膜进行保护[2]。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有效应用,能够对胃蛋白酶同胃酸接触进行有效抑制,使得疾病损伤获得显著改善。在此基础上克拉霉素药物的添加应用,可使在低pH环境中表现出的病原菌蛋白质合成获得有效抑制,从而使得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效果获得进一步提升[3]

本次研究发现,A3组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以及缓解有效率均高于A1组、A2组明显;A3组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数据同A1组、A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可充分说明药物结合治疗方式运用于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治疗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药物结合治疗方式的有效运用,使得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Hp根除率以及缓解有效率获得显著提升,并同时可获得显著安全性,最终实现Hp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预后改善。

【参考文献】

[1]高芬为.胃炎病人应用雷贝拉唑合用替普瑞酮方案的有效性研究[J].名医,2019,12(06):218.

[2]皮进.阿莫西林与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活动性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比较[J].抗感染药学,2019,16(05):893-895.

[3]陶智,王梦旻,吕惠芳.3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30):4224-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