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贺雪霞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邢台市第一医院)腹部外三科 河北 邢台 054001

摘要:目的:分析患者接受腹部手术后,针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展开护理的效果,找寻跟适合腹部术后避免粘连性肠梗阻的相应护理形式。方法:选取经我院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展开调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常见的并发症:肠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感染、排便障碍的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同时结合我院经护理小组研究编制的与我院手术形式相对应的护理问卷调查,要求患者本人填写与签字,确认患者在腹部手术后主要围绕粘连性肠梗阻的问题进行护理反馈,收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常见的并发症:肠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感染、排便障碍的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较为常见的问题,由肠梗阻引发的肠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感染、排便障碍等应在护理中注意预防,综合关注患者的围术期情况,实现护理的高效化。

关键词: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经我院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展开调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年龄为23~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3±10.26)岁;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为20~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9±9.52)岁。患者均施行腹部手术,手术的类型与时间安排,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病史等不与本次护理数据冲突,可作为基本信息参考进行资料分析。

1.2方法

常规护理:

值班护士应与麻醉师等参与手术人员沟通,充分的了解患者的术中情况, 了解患者是否需要特殊观察,及时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个体变化,注意输液中的液体流速、观察患者出血等情况,若术后恢复不佳应及时与医生交流,患者在意识不清醒时,应有专人守护,与患者的家属沟通,在患者还未能下床活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避免患者出现危险,如患者有呕吐等不适感,应去枕平卧,引导患者将头偏向臆测,避免分泌物堵塞气道,及时将患者的口鼻分泌物清理干净,巡视病房保持患者休息环境的安静与舒适,鼓励患者在意识清醒后适当的活动肢体,若患者力气小,活动能力差,可由家属帮助患者按摩肢体,避免僵硬麻木。

综合护理:

(1)一日三餐应有规律,按时按量的摄入能量,饮食中应结合患者的情况,八分、七分饱,避免患者出现饱腹感,更不可暴饮暴食,具体可延长患者的咀嚼时间,如患者平常吃饭十分钟,引导患者20分钟吃完,这样会自然的细嚼慢咽。

(2)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小时;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卧6-8小时。腰麻者术后宜多平卧一段时间,预防头痛。

(3)术后病人每小时尿量至少50ml以上,若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伴血压逐渐下降,脉搏细数,病人烦躁不安或诉说腰背疼痛,肛门处下坠感等,应考虑腹腔内出血,需及时报告医师。

(4)避免患者感到压痛,与患者应展开心理诱导,减少患者在肿瘤晚期的心理抑郁感,对于压疮问题,应早发现避免其严重腐蚀皮肤,给予患者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结合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常见的并发症:肠膨胀、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感染、排便障碍的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同时结合我院经护理小组研究编制的与我院手术形式相对应的护理问卷调查,要求患者本人填写与签字,确认患者在腹部手术后主要围绕粘连性肠梗阻的问题进行护理反馈,收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选SPSS智能分析系统构建数据库,按资料性质与类比进行单位资料观察,其假设样本以X2检验,本次统计所涵盖的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等涉及量采取t检验,x±s(mean+_standard deviation)为平均数正负标准差,P为概率值,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则P<0.05,组间对比不存在差异则P>0.05。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不良症状的发生几率对比

组别

n

肠膨胀

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

感染

排便障碍

总几率

观察组

50

1

1

0

1

6%

对照组

50

2

2

1

2

14%

X2

-

3.265

4.152

2.365

3.265

3.856

P

-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满意评分结果[n(%)]

组别

n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观察组

50

31

17

2

48(96%)

对照组

50

23

15

12

38(76%)

X2

-

5.264

6.234

4.125

3.265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简而言之,是肠内粘连物质阻碍了内容物的活动,不能顺利的进行饮食调节,从而出现腹胀、恶心等系列的问题,肠梗阻可视患者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而分,展开相对的护理观察,另外还应观察患者肠梗阻的部位,观察患者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的情况,围术期结合手术操作与术后要求,进行护理的综合调查,助力患者在术后快速恢复,避免肠梗阻问题的迁延,尽快恢复饮食健康。综合护理在常规护理条件下,关注了患者的各项情况,护理较为周全,比较受患者的欢迎,在后续的腹部手术中应注意综合观察与护理分析,创新护理形式。

参考文献:

  [1]葛雪梅.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193-194.

  [2]吴丽榕,林云枝,林月等.综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0):168-170.

  [3]钱淑兰.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护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