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姜丹

大庆龙南康复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观察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2018年心内科临床收治的200例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100例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常规抗心衰治疗,给予治疗组100例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参照组前提下加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的心室率、血压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及治疗有效性明显优于参照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有效性

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属于心内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快、病情变化速度快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心衰患者出现快速心律失常后会较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心脏排出量,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导致肺部淤血现象的发生,不利于患者预后。我院针对收治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200例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联合胺碘酮治疗,旨在分析胺碘酮用于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我院心内科针对临床收治的200例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参照组100例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最大年龄84岁,最小45岁,平均(75.13±6.39)岁,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Ⅲ级患者62例,Ⅳ级患者38例;治疗组100例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52岁,平均(75.10±6.36)岁,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Ⅲ级患者60例,Ⅳ级患者40例。对两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本研究开展之前,20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观察内容、目的及形式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且本次观察均在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100例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常规抗心衰治疗,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胸片拍摄、肝肾功能检查、心脏超声、24h动态心电图、甲状腺功能等方面的检查后给予患者强心剂、利尿剂、水电解质紊乱的纠正处理、酸碱失衡的纠正处理及常规抗感染等基础性治疗方式,给予患者徐IE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抗心衰治疗措施,给予患者0.4~0.8mg西地兰注射液+5%的葡萄糖溶液进行缓慢静脉注射治疗,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地高辛片0.25mg每日1次口服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100例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参照组前提下加用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基础治疗方式与参照组一致,在此前提下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首次剂量为150mg的胺碘酮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4923,名称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由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于2015-05-18。为注射剂化学药品,规格为2mL:0.15g)开展治疗,将150mg胺碘酮注射液充分混合进20mL的葡萄糖溶液中,在10min内注射完成,然后以1mg/min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治疗,待患者心衰及快速心律失常症状有所缓解后将药物滴注速度降至0.5mg/min,将胺碘酮的使用剂量控制在800mg范围内,连续静脉给药3d后,采用口服的方式给予0.20g胺碘酮进行治疗,3次/d,连续治疗1周后将药物使用次数改为2次/d,连续治疗1个月。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的心室率、血压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及治疗有效性等指标差异。治疗有效标准: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5f168634ad88d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心室率、血压水平

治疗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的心室率、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参照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两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的心室率、血压水平(5f168634ad88d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

组别

心室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100)

165.25±15.12

106.96±12.31

122.20±15.74

135.70±12.62

76.10±10.12

82.17±9.63

对照组(100)

163.29±15.30

75.33±12.10

123.92±15.46

124.10±12.33

75.95±10.33

76.35±8.26

2.2 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

两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5f168634ad88d_html_57636863a95004d3.gif ]

组别

左心室射血分数

E/A(m/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100)

0.47±0.10

0.53±0.12

0.36±0.10

0.38±0.11

对照组(100)

0.46±0.15

0.59±0.20

0.35±0.12

0.46±0.13

3 讨论

心力衰竭属于心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病症之一,具有较差的预后,且大多数心衰患者在后期会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现象的出现,最为常见的类型为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及心房颤动等。心衰患者体循环及肺循环出现较为严重的淤血现象后导致呼吸困难。临床中应给予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往临床中一般针对患者实施基础性的抗心衰治疗,虽然能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的心衰症状,患者由于快速心律失常经常发生心动过速及房颤现象,治疗过程中若单纯给予抗心衰等基础治疗无法纠正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症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胺碘酮属于临床中常用的呋喃类结构的含碘化合物,能有效抑制L型钙通道,慢患者窦率及 AV的传导速度,用于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能对心室、心房及心脏传到系统等产生作用,对患者体内K+外流现象进行阻断,将心房、心室及房室结中动作电位的有效应期延长,缩小心肌细胞之间的差异,协调动作电位的一致性。此外,胺碘酮还对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一定的调节意义,能稳定心率,将其恢复为窦性心率,但治疗过程中注意控制药物使用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出现。

综上所述,针对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王会洪,黄鹤,任贻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低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J].中国药房 ,2017,28(21):2926-2929.

[2]刘尚雨,刘志敏,糜家睿,等.心房颤动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 ,2017,32(3):25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