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松解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 60 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小针刀松解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 60 例疗效观察

黄飞燕 黄根胜 张永红 刘初容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510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触发点疗法对脑卒中后足内翻6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将2018年8月1日到2019年8月31日在本院住院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小针刀松解触发点,每周一次3次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及ADL积分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结果:治愈18例显效34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98.3%。结论:提示小针刀松解触发点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小针刀;触发点;足内翻;脑卒中

足内翻常见于脑卒中后,表现为踝关节内收及趾屈肌群群张力亢进痉挛导致足内翻跖屈跟腱缩短踝背伸角度异常。严重影响下肢功能恢复进程及步态平衡。小针刀疗法是一种闭合性微创手术疗法应用切割肌纤维法对痉挛症状在短期内缓解[1]。让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回归社会实现其价值具有巨大意义。笔者采用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60例并与现代康复偏瘫肢体功能训练60例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均为18年8月至19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均经临床CT或MR确诊为脑卒中后踝关节内翻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23-87岁,平均(59±6)岁;病程25天至6年平均0.69年。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5-76岁,平均(55±8)岁;病程42天至4年平均0.6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①足内翻②用修改版Ashworth评定肌张力>1级;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足内翻、合并有恶性血压血糖或冠心病或重度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病史;⑤头颅CT或磁共振证实颅内有出血或缺血病灶。

1.3纳入标准

意识清依从性好能配合治疗及功能评分量表检查者。

1.4排除标准

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及功能评分量表检查者。

2方法

2.1治疗组

2.1.1小针刀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选取患肢腓肠肌内侧头中下三分之一处触发点、跟腱止点上四厘米、趾屈肌腱部张力最高处触发点、胫骨后肌腱腹部触发点。用0.22%安尔碘皮肤消毒液按手术规格规范消毒,用利多卡因0.2g加十毫升灭菌用水稀释局部麻醉后,选用老中医牌一次性无菌小针刀1.2毫米乘以40毫米,手左手拇指按压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刀快速进针直达触发点腱部上缘或张力最高的深筋膜层以纵向切割松解二到四次后出针,针口按压十分钟。嘱二十四小时不碰水保持针口处洁净干爽,每周一次共治疗三次。

2.1.2针后适当牵拉踝关节后站立位训练十到十五分钟以打破痉挛模式。

2.2对照组

仅采用现代康复偏瘫肢体训练进行治疗,每天治疗一次一周五次,共治疗三周。

3治疗效果

3.1观察指标

3.1.1痉挛程度采用改良Ashworth[3]评分法来评定痉挛程度,0级至4级分别为0分至5分。O级为0分,1级为1分,1+级为2分,2级为3分,3级为4分。

3.1.2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价法来评定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

3.1.3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记分法将ADL能力分为3级。大于60分为良表示功能正常无依赖;60至41分为中表示有功能障碍稍依赖;小于4O分者为差表示依赖明显或完全依赖。

Ashworth评分及Fugl-Meyer评价法和ADL入院时及治疗3个疗程后均记录1次。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

3.3治疗结果

3.3.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及ADL积分比较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提示治疗组对患者足内翻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优于对照组。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hworth评分、Fugl-Meyer评分及ADL积分比较(X±S,分)

组别

n

时间

Ashworth评分

Fugl-Meyer评分

ADL积分

治疗组

60

治疗前

4.38±0.56

26.89±9.87

30.45±13.67

治疗后

2.87±0.35¹'²'

38.56±7.85¹'³'

45.65±16.71¹'³'

对照组

60

治疗前

4.56±0.68

25.67±9.25

30.23±14.25

治疗后

4.21±0.46¹'

29.48±8.56¹'

34.56±15.54¹'

注:与NN治疗前比较¹'P<0.01与对照组比较²'P<0.05,³'P<0.0l

3.3.2两组患者治疗后ADL等级比较可见表2,经Ridit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治疗后ADL等级优于对照组。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ADL等级比较{n(%)}

组别

n

治疗组

60

18(53.3)

41(26.6)

1(20.0)

对照组

60

8(20.0)

37(40.0)

15(40.0)

4讨论

足内翻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对患者运动功能康复进展有极大影响。患者脑卒中足内翻用现代康复运动再学习Bobath疗法等理论及技术对肢体康复训练,对下肢行走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有确切促进作用但疗效慢病程长。故笔者在肌筋膜触发点及肌肉功能解剖人体生物力学等理论知识指导下使用针刀对踝关节痉挛肌群触发点进行选择性切断少许痉挛的肌纤维松解治疗踝关节足内翻,朱汉章教授[4]认为当某处因部分肌肉纤维紧张或痉挛切断少量紧张或痉挛的肌纤维能使症状立解。从而改善足内翻促进肢体肌力与功能恢复。通过多年来的临床疗效观察表明,针刀具有见效快价格低创伤小减少患者痛苦的特点。可以防止关节进一步僵硬,改善局部供血量增加生长因子含量从而提高肌容积并有效逆转肌肉萎缩,能促进本体感觉功能恢复改善颅内大脑皮层功能,令大脑皮层的功能重组恢复患侧肢体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关富,赖志刚.针刀治疗疾病的原理[M].//陈关富.实用针刀术.成都:四川1科技出版社,2004:10.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

[3]燕铁斌,窦祖林.实用瘫痪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2

[4]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