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超声质量控制管理现状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5
/ 2

探究超声质量控制管理现状与对策

王虎林 唐雪莲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新疆   844000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质量控制管理现状与对策。方法:在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超声质量控制管理现状,命名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并将其应用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超声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命名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超声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超声设备电气安全事故发生率3.33%、设备运行故障发生率3.33%、诊断异常发生率3.33%,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超声质量控制管理现状提出对策,可有效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优化超声质量管理方法和结果,提升超声工作在临床诊疗和医院整体医疗服务中的价值。

关键词:超声质量控制;管理现状;对策

超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质量对临床诊疗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还需要不断加强对超声技术的研究,并且采用有效的措施加强超声质量控制管理,使超声技术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很多医院已经针对超声技术和相关设备的使用成立专业的部门,利用科学的方式实施管理,提高超声质量控制效果,提升超声诊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的资料是我院15台超声设备,这些设备主要应用在胸部、颈部、头部、妇科、骨科等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中,其图像质量很清晰,能够在常规使用的情况下准确显示病灶位置和形态、显示血管走行是否发生变形和移位、显示出软组织结构等,是临床保障诊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1.2方法

分析对照组超声质量控制管理现状,具体可以总结为:第一,工作量大。超声技术在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且科室职责缺少明确性,导致超声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不断加大。从超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来看,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不断提升的对医学诊疗质量的要求,促使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上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而超声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很多患者在临床诊疗中都会使用超声技术,这导致超声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加大。同时,部分患者对超声技术的应用缺少正确的认识,在医生不建议使用超声检查的情况下,有的患者也会为了寻求心理安慰而选择超声检查,同样增加工作量[1]。医院对超声科工作缺少明确的划分和规定,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得到很好的休息,进而影响超声技术的应用质量;同时,较大的工作量对工作人员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不利于提升超声质量。第二,人员设置与超声科室的设置存在不合理情况。人员设置不合理源自于科室设置不合理,不仅在科室工作方面存在很多重叠,进而带给工作人员很大的工作难度。此外,超声科室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常常需要兼顾多项工作,从而影响超声质量控制管理。

观察组在这个基础上接受针对性解决对策:首先,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人员操作超声设备的水平直接影响超声整体工作质量,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其工作水平[2]。这就需要明确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范围和工作内容,并且保证工作内容符合工作人员的专业。其次,医院的科室设置要提高合理性,并且明确科室的主要职责。超声科室的设置需要与其优点和具体的工作职责进行结合,对医院的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提升超声科室在医院中的地位,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3]。同时,明确超声科室的具体职责,并且制定相关规范,利用制度加强对超声科室的管理,进而提高超声科室的实际工作效率。此外,在超声设备的管理中,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及时进行维修,避免超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超声质量控制管理效果,包括电气安全事故发生率、设备运行故障发生率、诊断异常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资料的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5f0e76488581f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 ±s)表示;两组间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 对比两组超声质量控制管理(n%

组别

例数(n)

电气安全事故发生率(n)%

设备运行故障发生率(n)%

诊断异常发生率(n)%

观察组

30

1(3.33)

1(3.33)

1(3.33)

对照组

30

2(6.67)

3(10.00)

2(6.67)

X2

-

5.13242

6.13423

5.91378

P值

-

0.041

0.038

0.044

3讨论

超声质量控制是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超声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对医院整体诊疗水平产生影响。超声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提升超声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使其保持良好的开机率和完好率,从而保证超声图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临床对超声设备的使用需求,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诊疗的安全性。同时,在开展超声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时,从量化的角度对其进行评价,并且通过对设备生命周期实施的质量管理,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实时监控超声设备的使用情况,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从根本上保障超声设备的使用质量,保证医院整体服务质量[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超声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超声设备电气安全事故发生率、设备运行故障发生率、诊断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这一点充分说明针对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实施科学的对策,可有效提高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超声设备在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患者诊疗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加强超声质量控制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消除超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潜在的隐患,提高其使用和管理质量的同时,提升超声技术在诊疗工作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书杰,姜凡,彭梅,王丽丽.安徽省二级及三级公立医院超声基线调查情况及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16(05):352-355.

[2]罗雯迪.5S管理法用于超声科质量控制的价值与常见问题解决成效[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2):48-49.

[3]李闯,袁建军.河南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与管理模式探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16(05):336-338.

[4]张晓燕,王红燕,姜玉新,李建初,蔡胜,张青,刘真真,张莉,谷杨.质量控制专项管理在超声科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9,16(05):34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