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甲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4
/ 2

头孢甲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边桂梅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5000

摘要:目的:对头孢甲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肺炎患者80例,依照科学数字抽选的方法实施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头孢甲肟、左氧氟沙星。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为80.00%,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IL-6、IL-8、TNF-α、CRP等炎症因子治疗后下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例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用药后出现瘙痒,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临床上采用头孢甲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肺炎具有良好的效果,病情安全性高。

关键词:头孢甲肟;左氧氟沙星;慢性肺炎;疗效;安全性

慢性肺炎所讲的是因为多种不同的病原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患者肺部出现实质性炎症,其时间大于90d,其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十分多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慢性肺炎的病情较为复杂,容易出现周期性恶化,病情反复等特点,因此在治疗时增加的难度[1]。故本次对头孢甲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炎患者80例,依照科学数字抽选的方法实施分组,组别名称:实验组、对照组,组别例数:均各40例。实验组: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19例、21例,年龄最小、最大分别为40岁、70岁,平均年龄为(54.34±2.34)岁,病程分别为4个月、27个月,平均病程(13.27±1.12)个月;有13例为大叶性肺炎,14例为支气管肺炎,有6例为间质性肺炎,有7例为毛细支气管肺炎。对照组: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21例、19例,年龄最小、最大分别为40岁、71岁,平均年龄为(55.21±2.18)岁,病程分别为4个月、27个月,平均病程(13.72±2.23)个月;有11例为大叶性肺炎,14例为支气管肺炎,有7例为间质性肺炎,有8例为毛细支气管肺炎。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均不具有对比价值,P>0.05。均经过实验室检查、胸部CT等确诊,患者均知情,自愿参与并其签署协议;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精神类疾病患者。

1.2 具体方法

对照组:进行抗感染、排痰、吸氧、补液、调节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头孢甲肟(国药准字H20163173,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物剂量为1-2g/d,分2次加入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国药准字H20044927,华润双鹤利民药业(济南)有限公司),药物剂量为0.4-0.8g/d,分2次加入葡萄糖溶液,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前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尿常规以及X线胸片。

1.3评价标准

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咳痰、气促、发热、食欲不振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上述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炎性因子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范围内,白细胞计数正常;有效:上述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炎性因子以及白细胞计数有效改善;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炎性因子以及白细胞计数未得到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利用软件将数据汇总并作出相应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方式进行计数资料,并将t值带入计量资料,当P值小于等于0.05时,统计的方法才具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结果表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为80.00%,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表[(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于晓率

实验组

40

18(45.00)

20(51.00)

2(4.00)

38(97.02)

对照组

40

11(27.50)

21(52.50)

8(20.00)

32(80.00)

X2

--

2.650

0.500

4.114

4.114

P

--

P<0.05

P>0.05

P<0.05

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缓解情况对比

两组在进行治疗前,其IL-6、IL-8、TNF-α、CRP等炎症因子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均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从数据来看实验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缓解情况对比(x±s)

组别

例数

IL-6(pg/L)

IL-8(pg/L)

TNF-α(pg/L))

CRP(mg/L)

实验组

40

治疗前

48.23±4.02

22.03±2.08

28.53±2.76

36.35±1.21

治疗后

11.10±3.17

9.52±1.48

12.31±2.36

5.61±1.82

对照组

40

治疗前

48.51±3.15

22.25±2.56

28.36±2.52

36.35±1.31

治疗后

19.36±3.25

12.35±2.54

16.44±2.35

8.35±1.56

2.3安全性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功能异常情况,2例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用药护出现瘙痒,无其他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慢性肺炎具有病程较长、发病较缓慢以及容易反复等特点,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增加了难度,倘若未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导致肺部受到进一步的损伤,从而使得通气、血流的比例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使得其他脏器功能受到影响。当前在临床上对于治疗该疾病欧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抗感染为主的综合治疗。故本次对实验组给予头孢甲肟联合左氧氟沙星,其中头孢甲肟对于多种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该药物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肺炎疾病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等,同时对各种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特别稳定[2]。而左氧氟沙星则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该药物对于抗菌活动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对于格兰阴性菌、阳性菌以及衣原体、结核分枝菌等致病菌均能够发挥出较强的抗菌效果。当给予患者该药物之后,其对于DNA回旋酶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且具有要动学显著的特点,给药后效果显著,且药效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各个器官内,而有利于更快的确保致病菌得到灭除。本次研究结果表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功能异常情况,2例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用药护出现瘙痒,无其他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其原因在于该药物主要是通过肾排泄至体外,且安全性较高,不会对肝脏造成负担及损害,其药物浓度均高于其他抗生素,患者用药后48小时依然存在杀菌活动[3]。同时本次研究结果还表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为80.00%,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IL-6、IL-8、TNF-α、CRP等炎症因子治疗后下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临床上采用头孢甲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肺炎具有良好的效果,病情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贺思芳.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之友,2019,(23):39-40.

[2]赵雪林,侯明国.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慢性肺炎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4):146.

[3]张秋香.头孢甲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0):1987-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