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人画边界看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借景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4
/ 3

由文人画边界看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借景设计

师任远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062

概要:

借景,是中国传统空间设计的常用手法。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众多具有传统韵味建筑设计的重要案例之一。在本文中,作者将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边界”为中介,重点探讨借景手法是如何在象山校区的设计中得到实现,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建筑空间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边界 借景 象山校区 传统韵味空间

引子

对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产生兴趣,肇始于2005年在《时代建筑》上读到的他的文章《那一天》。能在满载理论与术语的专业杂志上读到这样一片至情至性而又不乏理性的文字,确实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从那时起,我便将王澍划归为具有鲜明文人气质的建筑师一类。后来又知道了他深谙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我想,从传统书画艺术入手应该是解读其建筑设计的一条捷径吧。

关于文人画的“边界”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独特遗产。它上承画家多彩纷呈的内心世界,下接具体而微的形态结构。对建筑学来说,可资借为探讨中国传统空间观的理想文本。在本文中,笔者仅讨论文人画中的“边界”。

所谓“边界”,就是画家所能感受到的世界范围在纸面上的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说到的类似的名词是“取景框”。不同的是,后者囿于物理极限,无法任由感性世界恣意流淌,且往往会“框”死边界的形状,也变削弱了边界对于内容的影响。

文人画中的“边界”问题,在建筑学领域业有人进行过研究,典型的如北京大学王欣的硕士论文《山水画与篆刻的边界问题对园林中墙垣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启示》。在论文中,作者将边界与表达对象的关系分为三类:

1.对象对边界的漠视

是指山水画中“对象与边界的关系比较拘谨,边界的作用并不明显,或者作为静态的‘画框’,或者作为取景的‘裁切线’”。1同时在构图中,画面还隐藏着一条“中心法线”,“画面空间力图保持一个均衡稳定的关系,维持中规中矩的经典场景”。2如北宋李成的《情恋萧寺图》。

2.对象对边界的依赖

“随着作画方式与空间观念的转变,山水空间作为描绘对象从一个清晰明确的场景变成了一个迷离的世界,人不在场景之外,而在场景之内,没有任何东西是作为描绘的中心与视觉的焦点。于是边界的性质逐渐物质化,而成为经营画面空间的主要元素。也就是说,对象不明显,是分散的,散落的对象依赖与边界的关系来经营与围合画面空间。对象与边界开始成为一对敏感的关系,对象对边界的依赖与借用变得普遍。”3如《蜀道图》中,由山石构成画面边界,山石中曲折的道路又将原本二维的边界拉向三维。

3.边界对对象的改造

是指山水画发展到宋元之后,出现了扇面之类的小品画,表达对象的排布不在拘泥于客观的物理属性,而是为了适应边界的形状作出调整。此时,对象之间的组合“其实是琐碎的生活性边界对琐碎的记忆场景的随意组合与改造”。边界在此成为画面组织的决定性因素,“经典的‘山水’因为边界而随物赋形”4。如沈周的《山水册页》,画面边界为扇面,表达对象的法线根据边界变化。

5f0d01cef2212_html_78e0d9a10c2a2a8a.jpg二 象山校区借景“边界”类型总结

王澍在《那一天》中提到,在设计象山校区之前,他“关心的首先在于一座总面积65万平方米注定规模庞大的校园如何与一座不大的山共存。因为那山是先在的。”而当他再游六和塔后,发现“走进塔内,体量感完全消失”。他意识到了塔每面墙上的窗——“窗同,山同,但位置不同”,从窗看外面,便“从内部决定了这组校园建筑面向青山回望的结构”。5可见,设计者试图通过对“巧于因借,精在体益”古老命题的重新演绎来实现建筑与象山的共存。

图1

在象山校区,投射在建筑边界内的画面主要有两类,一是作为校园景观中心的象山,二是建筑组合所形成的节点。通过调研,可以将设计者的借景方式归结为以下几类:

图四

5f0d01cef2212_html_99929f61b50ca8a5.jpg 1.门,窗、洞口,缝隙。

门,最具特色的是外门洞加内门扇的双层大门。(见图1)这类门都面向象山敞开,是景观与建筑产生对话的最醒目边界。

窗、洞口主要有四种。一种是普通的方形窗洞,往往是一系列大小不一的窗洞沿立面高低错落的展开。另一种是传统窗楞的符号化,使之形成一张表皮罩于空间之上,使窗消隐于立面。还有一种是常见的玻璃窗,外面有悬挑出的瓦檐将边界撕裂。此外,还有一些不规则的窗洞,大量出现在象山校区二期中。(见图2)

图五

5f0d01cef2212_html_c999511a22078f05.jpg

图2

缝隙,出现在有双层表皮的建筑中(如体育馆和建筑艺术学院)。或者透过两堵墙之间的夹缝,或者是都过墙上的小洞,只能窥到外部景观的一隅。

2.下沉空间。

图3

要在建筑物围合体内。一般结合大门设置。将其看作是借景边界,主要是因为被栏杆圈住的对象或者是院落景观或者是重要的展示空间(如建筑系馆)。并不是说下沉空间必然指向借景边界,而是说因为设计初期对平台空间性质的认定,而直接决定了下沉空间内部元素的组织。(见图3)

3.线性元素。

手法主要有二。一是密布斜柱的桥,这形成了桥头和柱间两种不同的边界效果;二是缠绕于建筑表面的栈道,形成了视线漫游的路径,行走其上,一边的 景致似乎是徐徐打开的国画长卷。在这里,边界是有弹性的,它的范围取决于行人的游走兴致。(见图4)

三 由传统绘画边界看象山校区借景边界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王欣得出的绘画边界与王澍的借景边界的对应关系。

图七

组合 22 先,“对象对边界的漠视”,对应的是取景框似的边界手法。门,方窗皆属于此类。

在象山校区中,建筑大门的设置有两个特点:位于建筑的二层,由坡道或台阶直接联系地面;双层门,靠外的较之内部的更为高敞。联系到绘画边界,这两个特点却也不难理解了。

5f0d01cef2212_html_8672513e78d085f1.jpg

图4

首先,从二层起的边界能更好的屏蔽掉地面的景素,使边界更加清晰。可以对照王澍经常引用的《溪山行旅图》。图中,近景,中景,远景被压平在一个平面上,这样一种“正观”的做法,使人面对它的时候,直接给人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山体呼之欲出,有“泰山压顶”之势,画面本身的张力足以产生使人后退的强力。因此,我们不妨作以下的猜想,将大门置于二层,尽可能多的屏蔽掉实际的近景,而使象山及其周边以空濛的姿态摄入画框之中,从而创造出一幅主题性十足的画面。而这个猜想也似乎能得到验证。因为三号楼的大门的比例正是按照《溪山行旅图》的比例做的。6(见图5) 由此得到的空间模型是,外门窗作为画幅,而靠内部实际的门便成为了赏画的最佳位置。

其次,“对象对边界的依赖”,可对应除方窗以外的各种窗洞作法和线性元素。

图5 由《溪山行旅图》看三号楼大门洞

5f0d01cef2212_html_f36ac02c7a8e41d0.png 王澍提到过“幽”的概念:室内光线不太亮,但却清朗,从窗洞望室外,“亮的有些刺眼”。可以说,不论是花格窗的放大还是撕裂边界的瓦檐,最主要目的应该是压暗室内的亮度。是为了“让人从室内往外看的”。7而对于看到的景致来说,正是由于这种亮度反差而愈显生动,个体从整体中得以凸显。对于室内的人来说,室内环境如何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体验建筑后一幅幅“小品画”在脑海中的闪回。

图6 马远《梅石溪凫图》

在象山校区二期的许多建筑中,出现了大量不规则形状的窗洞。透过窗洞,不论是建筑内外部都可以形成一幅图画。这使人联想到夏圭、马远的构图。在传统绘画史上,两位画家以构图重心偏于一隅,画面大量留白,从而使画面显得意境高远著称。史称“夏一角,马半边”。(见图6)在他们的作品中,边界实际上是弥散的。而正是这种弥散的特性,才使人容易忘记边界的存在,使情绪也随着无尽的留白流淌开来。而在建筑设计中,这种无法定义的不规则形状却是表达这种弥散特性的最好手段。在这种背景下,简单的建筑构件也似乎有了自己的性格。因为是它与不规则边界所定义的虚空一同构成完整的画面。

线性元素的主题是“游走”,以象山校区二期的栈道为例。通过台阶,长廊,平台,甚至屋顶等连续交织的元素,使人们在游弋的过程中完成对整个象山二期的参观和使用。选择一个入口,选择一条路径,选择一个方向,沿着它走下去,于是一组组的画面、空间在你的面前依次出现,连绵不绝。这其实暗合传统绘画中“山形步步移”的要求,移步换景,步移景异。这一点类似的绘画边界是长卷,它把迎面所见的所有景物都统一在这一游动的视线范围之内,把鸟瞰各平视、平面和侧面、近视与远视有机地统一于一个大的构图中,它依靠目光视线不间断地游动和推移,造成既能移步易境,又能前后贯通、气脉相连的一个浑然完整的构图整体。

“边界对对象的改造”,可对应下沉空间。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视学原理的不同。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之不应见溪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中庭及巷中事。”这主要讲的便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视学特征:以大观小。其艺术价值在于可以克服焦点透视中“一叶障目”的弊端,拓展观察视野,表现更为丰富壮丽的自然景观。8这或许可以解释在建筑艺术学院中的下沉空间设计。这是一个完全展示的空间,四周的矮墙,赶图的的学子,精致的模型。这个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清明上河图》。一般的设计中,下沉的空间往往处理成密植植物的庭院。而若把这二层的平台看做是一幅画的边界,那这下沉空间便需要有完全展示的属性,它拒绝遮挡,要求使用效率的均质化。可以猜想,正是对这空间边界的理解而唤起了对展示工作场景功能的需求。

四 结语

诗无达涸,对有诗意建筑的解读也应该是百家争鸣。传统绘画中的边界问题,只是提供了一个解读王澍作品的视角,以期能触到设计的原点。同时我坚信,传统文化应该作为我们设计灵感的不竭源泉。

参考文献

  1. 王欣,《山水画与篆刻的边界问题对园林中墙垣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启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2. 王澍,《那一天》,《时代建筑》,2005/4

  3. 凌洁,李宝童,《尺度,漫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一二期工程比较》,2008

1 王欣,《山水画与篆刻的边界问题对园林中墙垣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启示》,P14,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2 王欣,《山水画与篆刻的边界问题对园林中墙垣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启示》,P14,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3 王欣,《山水画与篆刻的边界问题对园林中墙垣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启示》,P19,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4 王欣,《山水画与篆刻的边界问题对园林中墙垣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启示》,P20,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5 王澍,《那一天》,《时代建筑》,P99,2005.4

6 王澍,《那一天》,《时代建筑》,P103,2005.4

7 王澍,《那一天》,《时代建筑》,P99,2005.4

8 杨浩峰,《浅谈中国山水画的透视规则》,《艺术研究》,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