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混凝土坍落度》教学案例 探索《建筑与装饰材料》课程的授课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以 《混凝土坍落度》教学案例 探索《建筑与装饰材料》课程的授课模式

郑佳怡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建筑与装饰材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分为理论教学与试验两部分,其中材料试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多强调理论讲解,并且理论授课与试验操作分开进行,导致学生常常到了试验环节就遗忘了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达不到教学目标。为此,本课题将以能力提升为主线,采用任务引领和做学一体的双师授课的教学方法,依托学校的材料实训室、多媒体教学设备、超星学习通软件、手机等有教学手段,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关键字:理实一体、信息化教学、德育教育、双师授课

【背景分析】

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除了要求学生能够具有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和在实践中选择合理、合适的建筑材料的能力,及为之后专业课打下基础外,还需要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所以在课堂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本次课前,学生已学习混凝土的概述及组成材料,并掌握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作用。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和易性,所有学生需知道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理解和易性的三个指标在坍落度试验中的体现、并能通过学生小组协作,能完成坍落度试验,判断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将课程主要分为了理论知识讲解和试验操作两个部分的教学活动。

授课班级的学生是工程造价贯通专业一年级学生,该年级学生为新入学的新生,之前并未学习过专业课程。他们思维敏捷,有团队合作意识,学习主动性较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知识枯燥,不能做到理实一体。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包含大量的基本概念、理论。在日常的授课中,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内容枯燥无趣,学生在课堂中经常走神、不认真听讲。而到了试验操作环节,就经常遗忘了理论知识,需要老师不断重复的讲解理论点,耽误课堂上的进度。

2、学生从未进行过试验操作,能否顺利按照标准进行试验。

作为新生,学生从未接触过材料试验,当他们自行进行试验时,能否顺利按照试验步骤、试验要求来进行。

3如何将德育教育引入课堂,完成情感目标。

新入校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在专业课上角色的转变,作为一名中职生,不能单单埋头学习,也要意识到自己将会踏入社会,是否具有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即在本次课中从学生转变为试验员,共同完成试验。

综合上述问题,主要是如何将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问题,并将将德育教育引入课堂,完成情感目标。那么本案例就要解决如何通过理实一体、及信息技术手段来并让课堂生动形象起来,并利用材料实训室来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并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达成教学目标。

【问题解决的过程】

本课程将以能力提升为主线,采用任务引领和做学一体的双师授课的教学方法,依托我校的材料实训室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材料试验,同时帮助学生实现角色的转变;也依靠于多媒体教学设备、超星学习通软件、视频、手机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便于学生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总结学生的问题,以此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小组共同完成试验,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提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善用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效率

为解决教学问题,我们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前让学生观看坍落度试验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工作,知道完成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所需的试验设备和试验步骤,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他们对本堂课的兴趣,让他们期待课堂;在课中,首先利用多媒体软件观看图片、视频便于学生理解较为枯燥的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判断和易性是通过坍落度试验来进行的”,做到理论与试验相结合。其次,在试验过程中,老师利用超星学习通软件、手机等设备将学生的试验过程上传,学生利用设备将试验结果上传。最后,通过这些信息化手段能让大家及时看到相互间的试验结果,并帮助老师总结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信息化手段的帮助下,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还以此来解决学生不爱听讲理论知识的问题。

二、双师授课,理实一体

本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一名老师负责讲解理论知识,另一位实训老师负责试验。该名教师是从企业过来,了解企业实际的检测方式,熟悉对于规范所要求的试验标准,能帮助学生进行提点,以便于更好的进行试验操作。在授课过程中,学生除了通过课前的视频了解试验过程外,实训老师会一直在试验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按照标准进行试验。最后,两位老师就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分别进行总结。如:最终测量数据的读取,应以5mm为一个估数;试验时间的把控应在2分半钟内完成等。以此加深学生们的印象,解决学生到了试验操作环节就经常遗忘了理论知识的问题。

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中职生毕业发展后在工作岗位上所必需的基础,也是任何一个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作为刚入校的新生,有必要在最开始的课堂中,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在本课程中,创设情境。学生和老师统一穿着工作制服,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角色上的转换,从一名学生转变为材料检测员。试验中,老师提点在完成试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试验结果的读取(数据读取因水平视线观察)等,通过课程的最终讲解,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各种材料的技术性能,对常用的材料具有独立进行质量检验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小组合作完成试验,模拟团队工作的场景,老师扮演指导角色,引导各成员分工协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告知学生,他们以后可能会面对的工作,他们所需要的除了有必备的职业技能外,还要具备严谨、仔细的工作态度,以及团队合作、相互沟通协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