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杨磊

长安区建筑装饰装修管理中心 长安区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 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要:在众多行业中,建筑行业是消耗能源较为严重的一个行业。无论是建筑材料的生产,还是房屋的搭建构造等,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其所产生的能耗反应也比较严重。在节能减排政策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需要将节能减排理念与其发展过程相结合。随着节能减排和能源消耗问题逐渐被大众所重视和关注,建筑节能技术也会因此得到发展和进步。因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现状进行探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分析,旨在为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建筑行业;能耗反应;节能减排;节能技术

一、建筑能耗现状及其节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无论是建筑材料的生产,还是房屋的搭建构造都会消耗一定的能源。根据其能源消耗的类型,将其分为耗电量、耗水量、耗冷量、耗热量、耗气量等多种类型。就目前来看,我国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现象位于首列,能源消耗数量巨大但能效低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耗总量高达30%,如此巨大的能源消耗量不仅加剧了国家资源消耗速度,同时也加重了资源需求的紧张度。有专家指出,若能够对建筑方面的能源消耗进行有效的降低,便可实现三亿吨能源减少,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紧张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将我国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建筑行业缺乏较高的节能意识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所需人才数量也随之增加,但建筑行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层次不齐,部分建筑行业人员缺少对本行业基础的认识和了解,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低下,无法清晰的认识到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同时,在对房屋进行搭建构造的过程中,很多建筑商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了满足业主的需求,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外观的美化以及内部结构的优化上,却忽视了能源消耗问题,使得房屋构造中的能源消耗巨大,产生了众多的能源浪费问题。而且,除了建筑行业中的众多企业对节能意识的缺乏外,一些地方政府的建筑节能意识也普遍较低,这种现象导致其在对建筑进行监督和管理工作中,并未关注建筑的节能工作,从而导致能源的浪费。

(2)缺乏完善合理的激励政策

政策的实施需要一定程度的激励举措。由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在已经形成了一定模式的基础上开展节能工作较为困难,仅依靠用户和建设方的行为,无法有效的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和节能的目标。就目前来看,建筑行业节能工作之所以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实施,完善合理的激励政策的缺少对其产生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当前,国家和地方对建筑节能工作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实际性的任务指标以及经济鼓励政策,这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而节能工作却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并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节能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实施,使其成为了一种空谈的口号。

(3)建筑节能技术性、应用性较低

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实施不仅要依靠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经济激励政策,还要依赖一定的节能技术,科技化、现代化的节能技术能够确保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就目前来看,针对于建筑行业的节能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当下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节能工作的需求。同时,针对节能技术的使用和管理模式也缺乏标准化的规定,使得建筑企业无法有效的将节能工作落实并实施下去,从而造成能源消耗问题。

(4)缺乏完善的节能监督管理制度

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激励政策的支持以及节能技术的运用,还需要制度的管理和监督。但由于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使用较为落后,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使得节能工作无法顺利的实施和落实。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而建筑行业中的高素质人才较少,再加上建筑节能工作中涉及到诸多行业的知识,需要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人才的缺失使得节能工作无法有效的开展。节能监督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建筑企业缺乏标准化的规章制度来指导节能工作的进行。再加上节能监督管理中所采用的方法单一且有效率低下,不仅无法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还无法适应节能工作的需求。

二、我国建筑节能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其节能技术和措施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和行业进步的趋势,建筑节能技术应着眼于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筑节能措施和技术的发展需要满足适用性、经济性、节能性原则。其中,适用性原则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选择合理的设备,对建筑在水电方面进行优化,实现节能减耗。经济性原则则需要建筑企业选择高性价比的产品,对落实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作用。节能性原则是指切勿过于追求节能而忽略了顾客对设备功能的要求,寻求两者相平衡的措施既满足顾客的需求又能够达到节能的小狗。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建筑节能未来将会朝向经济性、节能性、适用性的方向发展,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提高建筑节能技术,增强节能设计意识

为了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实施和落实,有关部门针对建筑节能颁布了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我国建筑节能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并对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对于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节能减排等政策的继续推动下,建筑节能技术也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创新。从某种角度来看,建筑节能技术需要涉及多个行业及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因此,建筑节能技术将会朝向多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如,房屋搭建构造中的温度变化会对能源消耗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室内需要保持人体舒适的恒定温度。有数据显示,冬季室内空调温度上升1摄氏度,能源消耗会相应的增加12%。因此,可以对现在使用的风机盘管温控制器进行改造,用联网型的控制器进行替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

(2)健全和完善我国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

我国现有的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从某种角度来看并不完善,其对建筑节能工作中的某些方面并没有做出准确、科学的说明,使得建筑企业的节能工作无法很好地实施和落实下去。因此,我国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会朝向更加完善和健全的方向发展。同时,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还会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在结合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运用节能设备的建筑企业适当的降低税收,并增加扶持力度。并对建筑节能技术进行调研,设立节能技术开发试点,研发创新高效的建筑节能技术。在结合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设立专项节能资金,对节能企业提供贷款等优惠措施,并通过宣传等方式提高大众的节能意识,宣传节能减排理念,降低能源消耗。

(3)建筑企业的节能意识不断增强

在建筑节能工作中,政府及有关部门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企业节能工作的落实和实施,并对节能工作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节能事业不仅限于建筑行业,而是和整个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建筑节能工作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忽视的工作任务。因此,今后建筑企业的节能意识将会有所增强和提高,节能技术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和进步,节能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的消耗以及资源紧张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节能工作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节能意识不到位、节能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导致建筑行业成为能源消耗较大的一个行业,长期发展下去会对社会经济以及社会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要想将建筑节能工作更好的落实下去,还需通过提高积水水平、增强节能意识、完善法律法规等途径来实现。而今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也将会朝向适用性、经济性、节能性的方向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董紫阳. 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低能耗建筑技术[J]. 数码世界, 2018(004):577.

[2]覃小崖.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建筑技术研究, 2018(001):P.45-46.

[3]季立超. 浅谈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035):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