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复杂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浅析复杂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刘燕

身份证号码: 62012119900519****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近些年来,通过相关人员的不断实践与研究,针对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已经有了一定层次上的提升,通过结合多项工程监督实践与一些相关应用,从施工的作业、流程、操作工艺、质量控制等等方面对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研究。因而提出了许多较为有建设性意义的技术改进措施,使得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和完善。基于此,本文首先就施工中常常遇见的技术难点进行简要分析,随后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措施进行论述,最后对清水混凝土质量通病预控及防治进行论述,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复杂;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所谓清水混凝土,就是指混凝土结构是一次浇筑成型,在结束施工拆模之后就需要达到初步的装饰抹灰的效果。需要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强度、指标、建筑几何尺寸、表面平整光滑程度等方面符合相关规定,让建筑外在与内在的质量都得到相应的提升。近些年来,通过对我国各个地区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工程进行监督与治理,在相关方面做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研究出了更为优异的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清水混凝土拆模之后直接在表面进行涂料的装修,将抹灰这一工序进行完全地取消。成功的解决了由于抹灰这一工序导致装修空鼓、脱落等等一系列影响装修质量的问题。

一、施工中的技术难点

在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常常由于一些不可改变的因素会使得施工过程存在难点。在施工过程中轴线和几何尺寸的良好控制是决定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另外,也需要在保证施工过程中模板和支撑体系强度、刚度稳定性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基础上,使模板和钢筋的位置有着一定的准确性。这些因素是否达标直接决定了采用装修抹灰质量的检验是否符合标准。由于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直接取消了抹灰这一步骤,致使框架体实际尺寸由于抹灰这一步骤的取消而变小,由于这其中的尺寸差异,所以需要对墙体的轴线进行细节上的调整,以此来保证墙体装修面层和清水混凝土面层保持一个平齐的状态。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墙柱结合的位置是极容易产生裂缝的。如何对这些裂缝进行调整与处理,也是在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关键注意的问题。另外,清水混凝土是一次浇筑成型的,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在浇注成型之后是不可以进行更改的。这样一来,就需要连接的各种相关的零件都需要在浇筑之前进行精准的设计,保证成型之后的准确性。与此同时,需要进行预埋安装工作,由于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中没有抹灰这一步骤,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预埋的管线接线和箱体预留孔洞等等一些位置需要进行精确的检测,然后确定其位置。

二、施工过程的控制措施

)钢筋及预埋件控制

在进行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施工图纸来进钢筋以及其他的预埋件的制作[2]。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钢筋和预埋件的型号尺寸规格一定要符合相关要求,使用的材质也要严格按照图纸中的标注,尤其是在钢板类,每一件钢板型号、钢板厚度都需要严格筛查,使用的焊条型号也需要严格符合要求,在进行绑扎的过程中,需要对绑扎工序的牢固性、位置朝向的正确性都要有着严格的把控。

)模板体制控制

模板组拼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部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拼装和拆除便利性。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对模板进行拆除时,为了方便拆除,在组拼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这方面的问题加以严格的考虑。与此同时也。需要模板保持较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这样一来,在拼装的过程结束之后,模板就会拥有一定的平整度。另外,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期间由于膨胀,而致使模板的局部发生变形的情况,需要在模板内部实施一些特殊措施。近些年来,由于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的许多方面都有了相应的提升,尤其是在工业彩色耐磨地坪方面。相对于传统的环氧地坪施工和2号加工装配车间生活水磨石地坪的施工来说,在工期和质量以及装饰效果上都有了极大程度上的提升,对于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支撑体制控制

对于框架的施工过程来说,好的支撑体系应该是可以与模板体系设计完美配合的。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中,一般采用整体组装是钢制定制模板。与此同时,直接利用钢制模板进行支撑[3]。由于支撑体系的拆除时间以及拆除顺序都需要有相应的严格控制。一般来说,侧模的拆除控制强度在2.3至2.5Mpa左右。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测膜的表面和棱角不至于受到损伤。此外,底模的拆除也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规范。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保证清水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一控制需要在材料和浇筑方法都允许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以顺利进行。一般来说,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水灰比和坍落度相对较低的配合比。这种配合比可以减少泌水的可能性。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的含量要到低于1.7%,而且初凝的时间在7小时左右为最好。但是由于商品混凝土近些年来被广泛使用,所以对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也有着一定的要求。这个坍落度最好控制在120mm左右,上下的浮动不应该超过10mm。

三、清水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气泡、孔眼或者浆皮脱落的控制和修补措施

气泡、孔眼主要是出现在拆模后,形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泌水性、模板的漏浆和混凝土本身含气量较大。浆皮脱落的主要原因是浇水养护时间过早受到雨淋或者霜冻等等。在相关人员进行拆模后,一旦出现气泡、孔眼或者浆皮脱落等情况,应该立即采取措施通过清除表面浮浆和一些松动的沙子,并且采用相同等级的水泥进行拌制。形成水泥浆体,来对这些问题进行修复。在修复之后需要使用细度砂轮将构件表面打磨均匀。

(二)黄色锈迹的预防措施

在清水混凝土表面产生黄色锈迹,也在极大程度上了影响了清水混凝土的质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一般来说是由于金属绑线漏在外部,在进行钢筋绑扎之后,可能出现下雨天气或者潮湿天气,从而未能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这些锈迹就遗留在了模板上。有时也会因为个别地区由钢筋保护层偏薄的情况,也可能造成清水混凝土表面产生黄色锈迹。大多数情况下,专业人员会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来对黄色锈迹进行预防,一是在进行钢筋的绑扎操作是通过采用特殊的方法来将绑扣在结构内侧扎紧[4]。二在下雨天气之后,对钢筋进行仔细检查。将钢筋上的锈迹及时的清理干净,并且将钢筋的保护层采用垫块进行垫好。第三就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派遣相关专业人员,在模板上进行杂物的清理工作,一些死角部位更需要进行严格的清理。

四、结束语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对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让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得到相应的提升,将从前的建筑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使我国的建筑改变“轻主体、重装修”的现状,并且对于装修的成本有所节约。装修材料等等的相关质量也有着相应程度上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专业施工的整体素养,在降低工程造价成本的同时提升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李.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对策[J].建设科技,2018,No.354(04):94-95.

[2]黄丹青.浅析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应用现状[J].建筑与装饰,2018(13):184-185.

[3]康积源,党宗盛,陈天成,等.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8,47(S4):316-319.

[4]李利梅.浅谈房屋建筑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居舍,2019,000(013):P.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