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控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控策略分析

占卫

身 份证号: 42112219860212****

摘要:为了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大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防控力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只有做好对建设工程合同的管理工作,才能降低由于合同管理不善造成的一系列风险,最大限度提高建设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以为同行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控

1.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产生风险的原因

在建设工程众多管理工作中,合同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工程的经济效益。现阶段,多数企业在合同管理中还存在以下风险。

1.1忽略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

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过程中,多数企业忽视了风险防范,并缺乏相应的风险和法律意识,在合同管理过程中,没有构建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导致合同存在风险。一般,在工程建设中,合同中常存在权利和责任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像承包商一般承担的经济风险较大。同时,有部分人员在管理合同时,由于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无法对合同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导致出现经济风险。此外,在拟定合同时,企业没有详细对合同中的所有条款进行分析,合同双方在实际操作中,不按合同规定要求来执行,从而导致合同管理存在一定法律风险。

1.2合同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人员因素也会导致合同管理存在风险,如合同管理人员不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将无法准确预测市场环境的变化,这将导致在合同签订时存在风险;另外,由于合同管理人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无法对合同中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评估,更无法找到合同中存在的不合理条款,导致合同管理中存在较大风险。

1.3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

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合同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它将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合同评审管理等工作。其中,工程造价管理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的核算工作;工程结算管理则可以有效避免因结算工作不正确而出现的合同履约风险;合同评估管理则可以对合同的签订风险进行评估。因此,有必要不断对合同管理制度及内容进行完善,以降低合同管理风险。

2.有效控制防范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对策

2.1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如若合同内的条款缺乏合理性、严谨性,本身有着明显漏洞或违反相关法规,将导致合同管理出现风险,而不断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对合同条款进行规范,则可以有效防范合同管理风险的出现。首先,相关人员可以参照国家相关法规,对合同条款进行重点检查,以防止合同中存在违法条款,这是管理合同的基本原则;其次,必须修改合同条款中的漏洞,避免双方利用合同漏洞最大化自身利益;第三,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合同条款的合理性,有效将合同管理、项目预算、项目结算、投标报价进行结合,使合同管理作用完全发挥出来;最后,相关人员需认真仔细对合同涉及的内容进行审查,防止合同条款中存在漏洞及不合理之处,如在审查期间,发现合同中存在漏洞及不合理之处,应拒绝签字盖章,以降低合同管理的风险。

2.2对信用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绝大多数风险都是因信誉度不足造成的,因此,必须不断对信用评价体系进行完善,确保承包商与发包商都具备较高的信誉度,双方在合同签订后,都可以严格履行责任与义务,降低合同管理风险。对此,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信用等级划分制度,以综合评价合同双方的经营、经济、组织结构等,并划分相应的信用等级,在信用档案系统中录入评价及信用等级划分结果,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在合同签订时,可以通过在系统内调取信用评价,以查看对方的实际情况,并选择与信誉等级高的企业进行合作,以规避相应的风险。

2.3对风险预警体系进行完善

2.3.1构建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可以分析合同对象的信用等级,并将其视为重要参考指标,然后综合评估合同签订、履约过程存在的风险,做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隐患,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不同预警方式,并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

2.3.2构建风险研究部门

通过在内部构建风险研究部门,专门评估合同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果发现风险因素,应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开会讨论合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防范措施。实际上,风险评估部门需要仔细评估合同条款的合理性,特别要重视经济效益不高的项目,要找出其经济效益偏低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方案,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2.3.3跟踪风险

在评估风险时,如发现明显隐患,必须在预警、采取对策后进行跟踪调查,并重视风险因素的变化,以使风险最小化。

2.4对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合同管理风险最小化,并对合同管理成本进行控制,以使合同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涵盖业主基本信息、承包商与发包商的合同、项目预算成本、项目成本会计、项目结算、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等。在整理收集这些资料时,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及时对资料进行更新。该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降低人为因素对其的影响,确保合同管理具备较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可以实时对合同管理进行反馈,以方便相关人员掌控合同管理的全过程。

2.5对流程管理体系不断进行完善

合同管理的过程包括前期市场调查研究、策划合同、条款谈判、合同拟定、审查合同、合同签署、合同履行、内容变更、合同转让、合同终止和合同存档等工作内容。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负责人、管理目标和具体措施,以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按合同规定进行。另外,通过构建监督部门,监管整个合同管理过程,并结合合同内容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合同条款具备较强的规范性,并合法合规,不存在任何漏洞问题,降低合同管理中的风险。

2.6构建高素质合同管理团队

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为有效规避合同管理的风险,必须要确保合同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才能提高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高素质合同管理团队。

2.6.1科学招聘人才

企业在招聘合同管理人员时,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招聘原则,对招聘人员进行层层考核评估,确保其完全了解熟悉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相关法规,并具备丰富的合同管理经验和较强的思想素质,以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6.2对现有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企业可以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综合培训,使其掌握合同管理的流程、内容、方式,并具备较高的风险防范、合同管理意识,能够科学对工程合同进行管理,降低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合同风险及纠纷。

2.6.3构建相应的考核体系

企业还可以通过构建相应的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但在评估工作中,应将重点放专业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责任意识方面,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嘉奖,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使他们更好完成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降低合同管理不善引起的风险问题。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压力日益激烈,企业想更好立足于市场,必须做好合同管理工作,由于在建设工程中,风险时刻存在,因此,企业首先要做好合同风险管理的防控工作,对风险问题进行鉴别、分析、评估,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消除风险问题,以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瑶,陶琴,崔延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6):105-106

[2]赵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风险防控[J],交通运输世界,2018(21):140-141

[3]钟小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