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建设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浅谈建筑工程建设管理

李冬冬

身份证号码: 37290119***0140230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工程建设管理对于工程项目极为重要,首先需要明确其建设工程的建设要求,要符合建设市场的特征,还要明确其管理方向,根据其实际建设施工情况设定具体的管理条例,并创新管理内容,逐步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工程建设的稳健发展。对此,本文针对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进行探讨与探究,从而为建设工程管理单位提供更为高效的创新型管理手段,提高其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如想要保证建设行业的快速进步,就需要提升工程管控的力度,这样才可以提升工程项目的最终品质。一旦项目中的管控工作出现问题,那么在项目作业中就极易出现品质以及安全方面的隐患,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提升对其的关注程度。在对项目管控期间,要将其贯穿于作业中的每一个细节,以此来降低各项风险出现的几率,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的预期收益。但是通过对其现状探析后察觉,其中依旧存有些许的问题,因此唯有对这些问题妥善的处理,才可以达到工程项目管控的目的。

1建筑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1.1缺乏管理意识

在当前,建筑行业的建筑工程建设管理都应该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进行具体分析而建筑行业之中的主要问题就是施工人员和工作人员缺乏较强的管理意识,对于建筑工程没有进行一个整体的贯彻认识与规划管理,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中的工程管理所发挥的核心作用和价值,故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没有真实地贯彻相关规定,造成一定后果。除此以外,一些工作人员对于监管工作也不够完善和重视,工作落实不够到位,导致施工的实际现场管理不规范且松散,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问题都比较严重。

1.2人员因素

针对建筑工程管理而言,人员因素的制约关键来自个人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这两个方面。比如,管理人员对于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开展工作时太过散漫,必将会致使工程管理处在无序状态。又如,工程监理人员自身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在进行施工监管时,针对工程中的一些违规事项持以放任态度,进而使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与安全受到不好的影响。而且,如果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有所缺失,也同样会对工程管理造成不良影响。施工技术人员如果没有将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全面掌握,那么将会致使施工活动很难顺利开展或是发生质量问题。管理人员如果没有对管理理念进行充分理解,那么必将会致使管理措施很难得到真正落实等。这些都是人员专业技能与相关标准不相符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制约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性因素。

1.3工程项目品质管控工作达不到标准

品质是工程项目管控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假如其品质出现问题,即使其外观再美丽、各项配套再齐全,其收益也会被显著的降低。因此,工程项目的品质管控,是保证其经济收益的重要办法。但是,部分企业在实行项目管控工作时,依旧在品质上出现问题,例如项目作业所需材质不合格、工艺的运用未遵照流程以及缺少对作业人员的培训等,此类问题都极易出现在工程项目管控工作之中,所以这也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2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措施

2.1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管理落实到施工项目中,要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实现发展进步,建筑行业也在与时俱进,对此,工程管理方法也要跟上其发展的脚步。首先要对现有的管理方法进行测评,将其有效的管理条例进行保留,无用的或者管理没有效果的条例要进行创新,并根据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专门创新管理条例,确保其管理效果。另外,还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理念,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也要不断优化,促使管理工作更为高效。管理人员在实际施工作业中,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条例,重视绿色建筑,确保建筑质量的同时,保护建筑工地周边的环境,降低对其破坏污染程度。

2.2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育力度

优秀的专业人员应该要具有极强的技能素养以及较高的责任心,因此企业也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首先,企业应该主动与高校联合,将项目管控工作人员送至学校学习,从而提升其技能素养,另外企业还应该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建设,除了企业内部培育外,还应该花高价钱在市场中寻找优秀人才。其次,企业还应该对项目管控人员定时的培训,以让其认识到管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从而帮助其提高对作业人员以及相关工艺的管控水准。

2.3强化成本控制,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强化成本的控制,并非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解决,而且也无法从某一个方面就可改善,而是必须根据各个方面加以改善,并进行长期控制。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较好的保障。因此,必须将一个合理的评估方案加以制定,把项目的具体利润作为根本,同时与各个环节的效益相结合,以此对一个项目是否能够成功进行评估。进而在企业的可控范围以内,严格控制具体工作中所产生的一些费用,并且还需进一步强化项目当中的施工监督工作,从而有效避免管理中出现不规范行为。

2.4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

建筑项目费用分为预算费用、预期费用和实际费用。预算费用反映了建筑业的区域平均数,这些平均数是根据建筑计划和成本计算标准得出的,所以采用了建筑业标准。预期费用是项目管理部门根据预期工作期间的资料,通过计算得出的施工前费用。实际费用是项目在施工期间实际支付的所有生产费用的总和。工程进度应侧重于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评估,并应在工程计划的框架内通过组织、经济、技术、合同和其他措施控制成本,前提是这些措施实施的同时建筑质量必须得到保证。

2.5健全现场施工管理体系,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建设现场施工管理工作,需要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来予以规范,需要提供制度保障,以确保现场施工管理有据可循、有法可依,加大现场施工管理力度。一方面,可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将现场施工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转变被动地施工状态,认识到现场施工的重要性。当现场施工中出现问题时,可直接找到责任人,避免出现推卸责任的状况,以便于有效管理。与此同时,配以严厉的奖惩制度,对于现场施工中按照施工工序要求来执行作业,并且取得较好成果者,予以奖励,以作表扬;对于违反现场施工管理规章制度者,则要予以严惩,以作警示;另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现场施工管理模式,从粗放型管理转型为精细化管理。由专人深入到施工现场中,进行实时监督,以便于及时发现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针对性措施来解决[2]。除了开展日期巡查工作之外,还可以实施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便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停止下一步施工,解决好问题之后才能再次开工。施工人员必须遵循施工工序的要求,按照规定顺序来开展施工活动,并且每完成一道工序便要进行质量检验,只有在质检合格后,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建设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占核心地位,只有合理科学的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管理,才能使得建筑施工的开展具有安全、质量和进度的保障。完善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创新管理的模式和理念是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有效提高建筑安全保障性和创新性是建筑企业的主要目标,只有严格苛刻地落实建筑施工中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才能使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寅珺.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研究[J].居舍,2019(30):140.

[2]盛琴.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5(27):194-195.

作者简介;李冬冬372901198810140230出生日期1988.10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菏泽,学历,本科,职称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