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种”风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万“种”风情

杨苏英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苏州市吴中区 215127  

摘要:种植活动是生态课程的一种,在种植活动中可以提高幼儿的探索、观察、合作、表现等能力,还可以获取植物的有关经验。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活教材。教师要支持幼儿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活动,从而获取各种经验,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关键词:种子 种植 收获

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孩子们虽然算得上是半个农村人,但真正参与的种植活动却不多。为了增加孩子们与大自然的亲近机会,在亲历种植的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获取相关经验,体验劳动的快乐,我们利用有限的空间组织孩子开展种植活动。

一、浪漫相遇,美丽邂逅

金秋十月是个美丽的季节,很多果子都成熟了,但幼儿园里的菜地里光秃秃什么都没有。接下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冷,还适合种植植物吗?种植高手志愿者奶奶们告诉大家接下来可以种植一些喜阴或能过冬的植物如:青菜、香菜、菠菜、茼蒿、萝卜、红花菜等。于是在这浪漫的季节里孩子们和各种蔬菜种子开始了第一次美丽的邂逅。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两天的功夫,大家就收集了各种种子。孩子们都用好奇的眼光瞅着这些小小的种子,有的宝贝说:“原来我们吃的蔬菜就是用这小小的种子种出来的呀,真神奇!”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把这些小种子混合到一起分到各组,孩子们的探索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拿一粒种子放在手心仔细观察,发现了很多的小秘密呢。“我看见的种子是小小的,黑黑的,圆溜溜的,我知道它是青菜种子,我奶奶跟我说过的”、“我看见的种子上有尖尖的刺,要是不小心碰到了它肯定很疼吧!它长出来的菜会不会也有刺?”“老师这个种子是黄色的,不圆,但是摸上去还挺光滑的,它会长出来什么菜啊?”熙熙说:“你们看我这个是什么种子,像个圆圆的球,圆球上还有一条条的花纹,它居然是玫红色的”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孩子们发现了每种种子的特点,真是“万种风情”,各有千秋啊!最后老师给大家揭晓了谜底,亮明了种子们的真实身份,孩子们印象深刻。

二、相知相守,共同成长

美丽的邂逅之余孩子们已经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要求马上去播种这些种子。为了保证种植质量,种植活动前,我们请家长合作为孩子每人带一包泥土、一个小铲子,为我们的种植大缸添土。孩子们全程参与活动,泥土少的自己一个人拎了就走,泥土多的就两两合作把泥土抬着走。倒完泥土还要松土、整平、播种、浇水等,虽然活儿有点累,但孩子们没有一个喊苦喊累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场雨过后,黑黑的泥土里开始探出一个个绿绿的小脑袋:“我们的种子发芽啦”第一个发现的孩子兴奋地喊叫起来。与是大家一个个都凑在一起寻找:“我也看见了,有点绿色的”“在哪在哪,我怎么没看见”“在这在这,泥土裂开的地方”。从此以后,孩子们入园第一件事就是拉着爸爸妈妈去看植物的变化。餐后散步时间也不放过,非要去看一圈才能安心地进班入睡。

为了让孩子们观察地更细致、更有对比性,老师为他们准备了每人一本观察记录本,请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最喜欢的植物的生长情况。不会写字的他们用更生动形象的绘画形式记录着种子生长中的各种情况。细心的孩子又有新发现“我发现它们的叶子长的都不一样”为了方便对比,“植物叶子形状记录表”又自然地生成了。通过观察记录,孩子们总结出:种子不同,植物发芽的时间也是不同的,种子发芽后新长出来的叶子形状也是不同的:萝卜叶是爱心形的、香菜叶是锯齿形的、菠菜叶是宝剑形的、茼蒿叶是圆形的等等,又是“万种风情”,各不相同啊!

小宝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妈妈的精心照料,小植物们同样如此。孩子们就是它们的爸爸妈妈。我们把管理、照顾植物们的工作全部交托给了孩子们。孩子们也很乐意接受这份工作,浇水、除草、施肥都不落下。一天散步时,小宇小朋友惊奇地发现萝卜叶上有洞洞,这一发现引来了很多小朋友的围观,突然眼尖的小朋友发现原来是叶子上长虫了,绿绿的小虫趴在叶子上很好地隐藏了自己。天天忧愁地说“这么多虫子可怎么办呀!”小宇勇敢地说“我来把它抓掉”,说完便伸出小手一把抓住小虫子往地上一甩。顿时,小宇成了一位小超人,孩子们找到虫子后纷纷叫他来抓。有了孩子们的精心照料,可爱的植物和孩子们一样一天天茁壮成长着。成长的过程中充满着这样那样的趣事,孩子们回忆起来个个津津乐道。

三、终成正果,品味风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苦的付出终于修成了正果。我们的蔬菜可以采收啦!首先采收的是青菜。可是青菜怎么采收呢?辰辰说:“我只吃过青菜,怎么把它采下来我还真不知道”。西西说:“带把剪刀,把它的叶子一张张剪下来不就行了嘛。”真没想到在我们看来简简单单的采收青菜引发了孩子们这么多讨论。最后,最有经验的子怡说:“我知道,我奶奶也种过青菜,我看见她直接用手把菜拔起来的,再用剪刀减掉有泥巴的地方”。我说:“那我们等下用这些方法都试试,看哪种方法最好用。”带着问题出发去采收青菜的过程中,经过大家的亲身试验发现子怡的办法最好用,采收速度最快也最方便、省力。拔好了青菜,便回到教室除根、清洗,孩子们全程参与、踊跃参加。最后老师当厨师,在教室中现场烹饪新鲜的青菜,给孩子们的午餐加菜。毋庸置疑,青菜全部光盘。平时不爱吃青菜的孩子也全部吃光,看来自己的劳动成果分外香甜。

接着采收的是萝卜,因为孩子们都听过拔萝卜的故事,所以当我问怎么采收萝卜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拔萝卜”。但真正拔萝卜时困难又出现了:萝卜的叶子有刺,胆小的孩子不敢下;萝卜长的很深,力气小的孩子又拔不出来。我提醒孩子们发现问题就要动脑筋去解决,最终孩子们想出了两两合作拔萝卜的方法,还有的孩子发现在拔萝卜时不碰到叶子就不会被刺到。就这样又成功地收获了萝卜。品味到了另一种劳动果实的“风情”。

在整个收获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各种收获的方法,丰富了有关种植的各种知识和经验,而且还学会了讨论、观察、探索、合作、解决问题等的能力,各方面的学习品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种植是一门大学问,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尽可能保护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孩子提供适当地条件,让孩子真正参与到种植活动中去。在整个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享受到了种植的乐趣,品尝到了劳动的成果,收获到了知识与经验,领略到了万“种”风情之美,真正地成为了种植园地的小主人。相信投入到大自然怀抱中的孩子将会发展地更好!

参考文献:

  • [1]姚玉茹.如何正确培养儿童对交响乐的欣赏[J].参花(下),2020(06):132-133.

  • [2]雷芳.优化幼儿园环保教育的路径分析[J].考试周刊,2020(46):163-164.

  • [3]沈铭.趣·新——幼儿创意绘画活动开展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44):165-166.

  • [4]唐晶晶.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18):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