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7
/ 2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潘丽娜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合作初中 231531

摘要:农村经济发展有限,就业机会相较于城市少得多,当父母外出工作以求能够给小孩更好的生活条件时,小孩大多由爷爷奶奶带着。小孩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加之年迈的爷爷奶奶对儿童心理发展一窍不通,就造成农村初中儿童心理健康的缺失。儿童的心理健康会影响到儿童未来的全面长远发展。所以保证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件急不可待的事情,帮助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是缓和这类儿童的青春叛逆程度,助力其顺利通过这段时期。本文采用文献阅读以及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旨在理清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找准问题所在,明确具体策略。以此希望助力农村初中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首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正处在青春期叛逆期,更容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必须要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果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得不到有效解决,有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次,现阶段的各项研究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还未能得到全部解决。因此学校以及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个问题。

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人格问题。留守儿童在人格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比较内向、严重自卑、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方面。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问题。存在人格问题的学生一般不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甚至可能会抵抗教师,对教师进行语言攻击,做出极端行为。

学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表现在人格方面,在学业上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表现。首先,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为了引起关注,课堂上不好好听课,故意与任课老师唱反调,扰乱课堂秩序,阻碍课堂讲授的正常进度[1]。其次还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制力,学习观念淡薄,不具备自主学习意识等。放学回家书包一扔,随手就开始玩手机,没有父母的监督,对于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也不第一时间完成。留守的初中儿童在学习上缺乏必要的学习动机,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认为读书是帮家长长辈等读的,只是为了别人而学习, 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没有对自己的将来有更好的打算和规划,对自己的学习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行为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还会体现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行为方面,主要表现在不愿意与教师及同学沟通,存在退缩行为。留守儿童这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表现在依赖行为上,他们过于依赖他人的反应及情感支持,缺乏自我意识。由于缺乏家庭教育,许多初中留守儿童会表现出不良行为[2]。初中阶段的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不完善,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非常表面的阶段,无法全面深刻的了解事物全貌,对万事万物又充满好奇心,随时都想要去探个究竟,很容易被社会上的坏人诱惑和利用。进而导致留守儿童成为容易出现违法和犯罪行为的主要人员。

二、解决的途径

强化情感教育。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情感教育应放置在教师教学任务的首要位置。首先,要让学生从情感上对自我与他人产生认同,使其在情绪与情感表达的过程中更加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缺少父母的关爱与陪伴,会产生孤单的内心感受。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体会到情感的重要性,防止其陷入自我情感世界中无法自拔[3]。比如,教学“交知心朋友”这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朋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敞开心扉与同学友好相处。教师要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让其学会在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要锻炼其应激能力,使其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合理调控。同时,教师应该通过该课教学让学生明白,自己出现消极情绪时可以寻求朋友的帮助,以消化自己的消极情绪。把朋友当做倾述的对象,随时排解情绪上消极的那部分。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要科学选择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意每个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然后展开针对性教学[4]。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挫折是成功之母”这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较强的耐挫意识,耐挫意识是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教师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明白失败的意义,并不全是没有价值的。可以让学生明白,通过失败可以最快最准确的了解到自身短板,给与自己纠正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掌握心理辅导的技术与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有足够的了解,然后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为每个留守儿童制定个性方案,要时时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

留守儿童父母需要谨慎选择孩子的监护人,因为监护人的监护与教导水平非常重要,如果监护不当,会使监护效用不升反降,而且容易使儿童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家校联系是解决初中留守儿童的关键一环,教师通过与家长的联系,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学生情绪上的变化,以便更好地与学生相处。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可以方便家长在家对学生及时合理的做出心理疏导。双向互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儿童

[5]。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思想行为教育时,也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能包庇宠溺,也不能简单粗暴。另外,在寒暑假或节假日期间,教师应提醒家长尽量多与孩子团聚,给孩子更多的心理关怀。教师只要注重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就会对儿童的家庭产生正面影响,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结束语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时刻关注并跟进这类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要意识到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理清学生存在那些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教育方案,实现针对性推进。

参考文献:

[1]胡义秋,朱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5.

[2]张帮辉,李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王玥.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02):167-168.

[4]郭春江,高佳慧.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学习表现影响因素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1):234-236+250.

[5]吴广繁.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