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训练在弱智儿童教育中的效用之个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30
/ 2

书法训练在弱智儿童教育中的效用之个案研究

王文艺

济南市长清区特殊教育学校  山东济南   250022

摘要:书法训练可以帮助学者提高注意力,同时可以大大改善其心境,是较为有效的道德情操与审美素养提升艺术。对于弱智儿童群体而言,积极开展书法训练无疑可以塑造个人情感、提升自我素养,同时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有利于其将来发展。

关键词:书法训练;弱智儿童;教育

引言

弱智又被称之为智力障碍、精神发育迟缓,主要是指在智力以及精神发育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且明显低于同龄人水平的情况。以弱智儿童为例,通常弱智儿童群体在运动、语言以及自我约束等方面发育均比较落后,且同时伴有理解力、情绪控制以及计算等方面的迟滞。以当前医学手段,尚不能完全治疗弱智疾病,唯有就教育层面进行一定的引导。书法训练讲求对人的心灵、身体等方面的调和。长时间坚持书法训练往往可以提升弱智儿童对于书法的兴趣并在身心建设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

  1. 研究对象选择

此次探究以小红(化名)为研究对象,经过仔细调查其年龄为13岁,性别女。入学时间为2018年9月,查看其相关医疗诊断报告,证明其为唐氏综合征患者。

  1. 各方面表征

  1. 通过与其教学人员以及同学沟通,普遍反映小红在平常上课期间以及与他人沟通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注意力不够集中以及目光呆滞等情况,在日常的交流当中,也会表现出注意力不够的情况,无法及时注意到他人与自身展开对话;第二,小红的个人语言表达能力不高,在语言方面上表现出语言障碍的情况,发语音较为困难,在一些词汇的发音以及表述上往往达不到正常水平,只是对普通的几个指令掌握较为熟练;第三,在肢体动作方面要明显迟缓于其他同学,且小红也很少会主动参与班集体的相关活动中;第四,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会由于周围事物、或者声音等受到干扰,对色彩鲜艳的事物兴趣较大,常常被色彩鲜艳的事物吸引注意力;第五,对周边任何事物等均提不起兴趣,在课程进行中无法提起学习兴趣积极跟随老师、融入课堂中,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游离于课堂的状态,无法紧跟教师的教学脚步;第六,热衷于音乐,一听到音乐就会高兴的手舞足蹈;第七,经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动作,比如一个人游走或者做出其他一些其他人所无法理解的举动等,这些行为或活动均没有目的性。

  1. 综合分析

基于小红的病理诊断以及种种表征可以断定,小红是典型的唐氏综合症患者,在学习方面、智力发育方面、肢体动作方面等均存在明显的落后于常人的表现。此外,由于家长的忽视以及身边伙伴较少,使得其产生一种相对任性以及自卑的形态,无法掌握与人沟通、交流之道,对新环境等也有一定的恐惧心理。

  1. 应对措施

以毛笔书法练习为切入点,在每天的活动中为其安排专门的软笔书法练习,提升其注意力、锻炼其毅力并使其逐渐产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慢慢培养并提高其自我自信心与社交能力。

  1. 治疗流程

第一步,在首次接触毛笔时,往往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好奇与兴趣。此时可以向其全面的介绍文房四宝及其不同的功用与使用要点,进一步加深小红对毛笔书法的学习兴趣,并未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步,教会小红握笔以及用墨和简单的书法技巧,但一段时间的学习势必会产生松懈或者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在握笔姿势上以及运笔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一些书法技巧也不完全应用,对书写质量要求逐渐下降。此时,需要对其训练计划以及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可以让其使用毛笔进行绘画,并在绘画期间将图形与文字结合,使其进入更为深层次的书法练习。渐渐的以往存在的倦怠情绪会慢慢消失,学习兴趣再一次被点燃。第三步,教师利用空余时间在教室练习书法时,小红已经会主动靠近并在一旁旁观,教师完成后会对教师表现出亲切、天真的笑容,这一阶段表明小红已经得到较大的进步,证明小红不再封闭自己的内心,而是在尝试着走出封闭与他人展开交流。第四步,在教学的闲暇时间段,可以带着小红去参加一些书画展,通过一幅幅大家名著作品可以对小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并使其更好的接受传统书法文化的熏陶,提升其自我修养。经过上述几个流程的书法练习,小红的各方面态度均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往自卑不愿与人交流的心态也得到了非常好的调整,且从小红家长以及教师方面反馈,小红明显比以往开朗许多,且对自我更加肯定,自信心方面也慢慢建立起来了。

  1. 成果评价

如此这般经过长时间的毛笔书法训练,小红本人对毛笔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更为主动积极的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可以大胆的与其它正常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并在相处过程中慢慢的建立起对自我肯定的自信心,注意力也有非常好的提升。书法教育不只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不断的日复一日的坚持与训练才能越来越好。小红也可以将其作为一份长期事业,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提升自我,修炼自我,塑造更好更为高尚的人格。

  1. 讨论

基于该案例探究充分说明了,毛笔书法训练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弱智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自卑以及抵触情绪的释放,从而建立起更为坚定的自信心,心理层面也得到较好的修复。书法行为是一种高尚的艺术行为,在不断的书法学习以及练习过程中,弱智儿童逐渐的平静下来,学会以一种客观、冷静以及理智的态度对待事物,最终就心理层面不断提升,由内而外的表现出对原本排斥事物逐渐开始接纳。

  1. 结论

通过这次训练可以看出:书法训练能够明显改善弱智儿童的阴性症状,能够缓解儿童的紧张与焦虑的精神状态,对唐氏综合征患者具有一定的康复效果,能有效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同时,通过书法训练能够提高弱智儿童的注意力,通过对小红日常表现的描述可知,小红对色彩鲜艳的事物具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通过书法训练可以让儿童通过触觉、视觉开展书法练习,做到手眼并用,避免儿童在书法训练中转移儿童注意力,能够明显改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另外,书法训练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其道德情操较高,通过对弱智儿童展开书法训练,可以培养儿童的良好性情和道德情操。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会在空余时间带领儿童参加书法展示,通过观看书法,能够给予儿童视觉上的冲击,在书法作品当中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从而丰富儿童的内心情感。同时,儿童也可以通过书法训练将内心情感充分发挥,有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实践证明,经历过书法训练的儿童通常会表现出性格温和、情绪稳定,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除此之外,书法训练也能提高儿童的审美意识,书法是一种高尚、优雅的传统文化,以汉字作为载体,不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还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通过一段时间内容教育与训练,可以让儿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表现出自己的审美追求。

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是一种非常高尚、优雅的艺术形式。长期的书法训练会使得人们变得更为冷静,而通过学习书法大家的作品又会使得学者内心产生新的信仰与希望,最终实现自我的提升。弱智儿童往往在自我认知以及客观事物的接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先天缺陷而导致的不成熟的自卑心理。书法练习可以使其更为客观的认识自己以及事物,从而慢慢的建立起自己与周边事物之间的平衡,并最终接纳这一切事实。另外,书法练习也是一项技能,可以成为其未来实现自我更好发展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陆玉琳. 发端“共写”, 赢在养成[J]. 江苏教育, 2018(5):50-50.

  2. 杨韵宏. 从小书法家的成长谈如何开发孩子潜能[J].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8(7):30-31.

  3. 刘胜民. 浅议书法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教学价值[J]. 教育现代化, 2017(39):34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