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9
/ 2

浅析农村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王德连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崇左市 532200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使土地资源面临着极大的压力,特别是农村耕地资源更是十分短缺。做好农村土地的整理工作,对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维持,促使土地资源配置得以更加的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首先对农村土地整理基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1.引言

在人类生存发展期间,土地资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地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的实现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推动意义匪浅。通过对农村土地整理工作进行强化,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后使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得以实现。现阶段,尽管大规模推进土地整理工作得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一系列问题显现出来,对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十分必要。

2.农村土地整理对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2.1对人地矛盾的缓解有着一定作用

对农村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优化,对于保证规划地址的科学选择,实现农村耕地面积的扩大有着重要作用,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比如对农田整理进行强化、对未使用的土地进行开发等,使土地使用面积得以增加,切实缓解人地矛盾的现状。

2.2对建设用地利用率进行提高

与城镇用地相比较来说,农村用地是比较粗放的,所以,需要进一步整理好一些分散、闲置的居住点,使规划统一性得以实现,尽可能地使一些不必要的土地占用面积得以减少,从而使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得以切实提高。

2.3有利于用地质量的提高

加强农村土地的整理工作,对于土地使用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标准农田的建设进行加强,使农村土地能够达到可耕的状态。对建设用地整理工作进行做好,重新优化配置资源。同时,也可对田间道路的面积进行增加,从而实现农村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如此一来,除了能够使土地质量标准得以优化,而且对于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2.4有助于土地用途的优化

对于农村土地整理相关人员来说,需要对土地用途的布局工作进行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如此方能使农田质量得以提高,从而使土地资源的动态管理得以切实实现。

3.我国农村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土地整理以政府为主,群众投入方面较为缺乏

事实上,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利国利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在土地整理工作开展期间,绝大部分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是企业股份制的形式来对其进行推动,相当一部分的百姓对于土地开发与整理的意识比较匮乏。如此,很多百姓甚至是农村的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开展期间,目光短浅,难以用长远眼光看待问题,从而给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3.2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缺乏

农村土地的承包者是农民,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前提是需要对农民的意愿进行充分尊重,如此方能使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得以更加的顺利。然而,实际上,由于在国家投资方面过于强调,地方政府仅仅是对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折抵指标进行片面的追求,对于土地整理后应用的经济效益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整理所带来的效益没有真正获得,由此使其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缺乏较高的积极性。农村土地整理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其没有切身参与到土地整理中,这也使得土地整理的目的未真正体现出来。

3.3土地流转不畅

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土地流转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土地利用效益取得最大化。然而,农村土地有着一定的分散性,零星地块相对较多,因此,在土地流转期间,应采取地块合并、增加水利工程、修渠改路等措施,而在采取上述措施期间,就会遇到土地权属的调整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给土地流转工作造成了阻碍。在农村土地发展期间,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其根本出路,但是,其又会受到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约,从而对新型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也会对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产生阻碍。

3.4零散村庄居民点撤并难度较大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存在,使我国农村居民点的用地管理相对比较粗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不断减少,村庄中的土地整理潜力越来越大,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村庄土地整理涉及到的面大,利益纠纷相对比较多,对农民的主动搬迁进行引导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并且,农民在进城之后会有较大的就业压力,同时,生活习惯的适应及思想情感的养成都需要长期的过程。

4.农村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措施

在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开展期间,会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发展等各方各面,并且会包含了各类学科,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与实践性,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村土地整理工作的内容及其目标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具有持续性与动态性。在对农村土地整理目标进行设立期间, 可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

4.1土地分类整理

通过把一些细碎的土地整理成具有规模化的大面积地块,这对于现今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促使土地产出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有关工作人员能够对一些闲置的土地进行充分开发,对土地治理及开发相关的工作力度进行加大。最后,针对部分特殊地块来说,可将其与当地林业或者是渔业结合起来,从而使生态多样性发展得以切实实现。

4.2土地功能规划

对农村土地整理工作进行做好,主要是为了能够将土地所具有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促使土地资源能够转变为生产力。在实际规划期间,应因地制宜,结合各种功能区,使当地产业的高效发展得以有效促进。其次,应该与土地未来发展潜力相结合来开展相应规划工作,从宏观的角度来对每一块土地的用途进行规划,从而使每块土地均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4.3土地产权改革

有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期间,应与各项产权相结合来进行确立,要善于应用法律手段来对有关人员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通过采取灵活的方式,促使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得以切实实现。对于部分土地附属产权来说,需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进一步的确定,与有关法律相结合来对产权秩序进行维护,同时,还需要对新兴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

4.4生态环境要素补偿机制

现阶段,在开展农村土地整理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期间,应该对农村生态要素补偿机制进行实施,如此才能够使资源优化的公平性及其有效性得以保障。通过对一系列的经济手段进行应用,将农村土地整理的积极性进行进一步的激发。政府部门也需要对资金的补偿力度进行加大,从而使土地资源专项保护机制得以切实实现。

首先,需要对渔业用地的补偿工作力度进行加大,针对湿地与水库等需要对其保护措施进行强化,杜绝违规行为出现,对水利生态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从而使资源效益得以实现。其次,需要对林地的保护工作进行做好,禁止乱砍滥发,积极组织个人或者是集体开展种植活动。同时,还需要对土地保护补偿制度的实施进行强化,针对交通要道及偏远地区的耕地,需要对资金补偿制度进行严格落实。

5.结语

总而言之,对农村土地整理及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工作进行做好,除了能够使土地经营的潜力得以充分挖掘,并且还能够使土地经营主体的创新能力得以切实发挥。对此,应该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程立艳.浅析当前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5(04).

[2]詹玉玲.浅谈农村土地整理对整理区域的影响[J].农业工程技术,2019(20).

[3]王楠,王洪君,金涛,梁烜赫,陈宝玉.我国农村土地整理问题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