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有企业境外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9
/ 2

当前国有企业境外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探索

宋康乐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国际工程公司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68

【摘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众多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重大战略使命,作为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国家队”,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境外分支结构及资产的不断扩大,就如何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完善境外廉洁风险防控体系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国有企业 境外 廉洁风险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服务企业海外发展战略为己任,聚焦“凝聚人心、稳定队伍、防范风险、维护安全、保证监督、促进发展”,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健全公司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境外项目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国有资产安全、职工队伍廉洁、境外业务健康发展。

一、境外项目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海外项目已先后进入8个国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困难不断加大,尤其是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从而使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较大影响,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在境外面临着“水土不服”的现实难题。

  1. 政党活动受限,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机制不顺。

境外政治环境复杂,各国政府对政党活动都有限制规定,给国企境外工作带来两个难题:一是党组织不能在当地公开活动,我们海外党建工作只能按照“五不公开”的原则,在企业上级党组织和中国驻当地大使馆党委的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党内政治活动形式单一,只能通过会议方式学习;二是属地融合矛盾。中外员工在思维和语言、传统文化与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融合问题,虽然项目部想方设法解决了很多沟通障碍,帮助他们接受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并提高业务水平,使一部分当地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逐步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但难以从根本上制定与国内配套的党内监督制度,更不可能设立纪检监察岗位。综上,在活动开展及日常监督方面,存在廉洁风险防控监督执纪工作机制不顺问题,传统的政治工作优势很难得到发挥。

  1. 人员配备不足,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力量薄弱。

从全公司实际情况来看,各境外党支部委员会班子配备齐全,但90%以上均是公司中层以上技术干部兼职。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各项目在人员配置上都尽可能精炼,驻外人员一岗多职情况常见。技术人员兼职支部书记、纪检委员、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等工作,他们对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如何有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工作的学习还不够积极,存在意识不强、思考不深、能力不足等问题。二是日常经营性任务重,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投入不够。境外项目经营管理千丝万缕,存在着专业障碍、法律障碍、语言障碍、文化障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多,挑战层出不穷,许多人虽然能够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但为确保项目执行,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应对外部干扰和施工管理方面,实际投入到政治工作的精力比较有限,渐渐放松了内控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作用发挥。

(三)工作地域分散,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监督困难。

境外项目遥远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导致公司党委对境外机构监督“鞭长莫及”,且形式单一。但个别国家如阿尔及利亚,签证办理手续多、周期长,导致专项巡视和检查频次受限,无法实现监督日常化。同时,承建的水电站、大坝、公路等项目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带,交通、网络、通讯不便,由于项目地域分散,人员分散,管理幅度大,在落实工作中,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差别,大大降低了工作力度和效率,因此要步调一致地在各项目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监督工作难度很大。

二、有的放矢,健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规范权力运行

(一)严格落实廉洁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境外机构党的组织体系,与境外机构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书,要明确廉洁风险防控要求。境外机构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要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遵守“六大纪律”和廉洁从业有关规定,带头抓好廉洁风险防控各项任务,发挥好表率和带头作用,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规范境外机构权力运行。针对境外机构人员偏少、一人多岗、权力相对集中的实际情况,要明确境外机构领导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职权,实行分权制约、坚持重要岗位不相容,划定权责边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流程管控,明确决策机制,执行会议研究、集体决策、会签联签等规范程序,该前置审批的必须审批、该向国内报告的必须报告、该集体决策的必须集体决策。抓好抓实境外机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项目招标、工程分包、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合同支付、物资采购、咨询代理、对外捐赠、合作商管理、员工管理、领导人员履职待遇与业务支出等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日常管理的制度规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三)加强境外廉洁风险排查。针对所在国家或地区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廉洁风险,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要求,尊重当地社会文化习俗,遵循国际规则和惯例,制定符合境外机构业务发展、生产经营特点的应对措施,强化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促进依法合规经营。紧盯境外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的权力运行,以界定岗位工作职责为基础,从梳理业务流程入手,采取自上而下查找和自下而上逐级审核的方式,充分运用财务审计、巡视巡察、群众监督等监督渠道和成果,全面深入查找境外投资经营可能存在廉洁风险的部位和环节,认真梳理排查廉洁风险点,形成廉洁风险清单。在查找的重点领域和环节上,要突出选人用人、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产权管理、投资管理、资本运营、薪酬管理、劳务管理、外聘人员管理、物资设备采购、担保、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中介费管理等。

(四)规范境外机构“三重一大”重要事项的决策程序。探索实行集体会签、党政联签等程序规定,该前置审批的必须审批、该向国内报告的必须报告、该集体决策的必须集体决策,建立健全境外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抓好抓实境外机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对项目招标、工程分包、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合同支付、物资设备采购、咨询代理、对外捐赠、合作商管理、员工管理、领导人员履职待遇与业务支出等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完善日常管理的制度规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五)强化境外机构依法合规经营。要结合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实际,探索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等方式,防范办理行政审批等事项中的廉洁风险。对境外整建制并购企业或其他股权类投资企业,针对我方派驻人员少、管理参与度不高等情况,探索研究廉洁风险防控的有效措施。

(六)全面发挥整合监督资源。全面构建境外项目大监督格局,加强统筹协调,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全过程立体监督的“防火墙”。实行事前评估、过程监督、事后评价的全过程风险防控,做到源头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及时纠正。事前评估阶段要将可能存在的腐败风险纳入可行性研究范围。过程监督阶段要加强腐败风险管控,通过分析研究项目运营各层面的特点,不断完善业务流程,最大限度减少腐败空间。事后评估阶段要追究腐败责任、加大问责力度,坚决查处境外经营中的违规违纪行为。

建立廉洁风险防控体系,不仅是探索从源头上防范风险和治理腐败的新路子,更是总结经验、开拓思路、取得工作新成效的重要途径。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境外项目发展稳定保驾护航、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

1.宋康乐,政工师,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国际工程公司,陕西,西安,71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