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2
/ 2

服装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严磊

江苏盐城技师学院

摘要:服装专业是支撑服装行业人才供应和储备得到有效满足的重要专业项目,在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随着对服装专业人才储备提出更高要求,高职技工院校需要在教育理念上进行更新,将现代学徒制这一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的应用到教育领域,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技能储备基础,促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今后的职业发展领域实现深入发展。因此,下面主要就在服装专业领域的学生培养模式中,如何有效落实现代学徒制展开有效分析,从而为促进服装专业教学革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服装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前言:随着服装市场地位逐渐提升,覆盖面也逐渐增加,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上也逐渐增多。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院校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落实能够让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广泛的实训与实习条件。让学生在教师的理论指导和企业师傅的实践培训中,对服装专业领域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准确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从而在今后就业的过程中能够彰显出自身的专业优势,支撑服装市场实现纵深的发展。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及意义分析

所谓“现代学徒制”,就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 是根据专业特色及其依托行业的实际特点,以多样化形式和途径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指通过校企融合、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广泛性的学习空间,通过学校所组织的理论课程教学,加上企业师傅的实践技能培训,让学生掌握专业性的知识体系。

在新时期的高职技工院校教育中,该模式比较适应于实践型人才培养环境,所呈现的教育工作效果比较突出。服装专业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项目,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具有严格要求。合理贯彻现代学徒制,通过校企融合、工学一体进一步拓展服装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空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校企双重引导下形成良好的专业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1]

  1. 服装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分析

  1. 制定现代学徒制教育机制

在服装专业领域,院校需要针对现代学徒制就具体的教育内涵和发展目标进行深入考量,根据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发展需求对具体的工作机制进行优化与完善,从而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开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首先,对服装市场环境进行全面调研[2]。了解在当前的市场范围内针对服装人才在专业方面所提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体要求,以及目前市场范围内所包含的先进技术和工艺类型,设计好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工学一体的理论课与实践课授课目标的整合,加强内容体系的衔接,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教育体系更加系统,所呈现的教育覆盖面更加全面、具体。

同时,加强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系统调研。根据学生自身职业规划以及所呈现的潜能优势,结合服装专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需求,对学生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规划,在此基础上合理制定教育机制,创新专业培养方向和类型,促进学生个体实现个性化发展。

  1. 深化落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在基础教育体制有效确定之后,需要本着校企合作的原则加强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并在育人方式和渠道方面进行有效创新和开发。首先,以校企合作为核心思想寻找当地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服装企业,通过有效沟通达成良好的“工学一体”合作共识。本着共赢的原则对具体的育人思想与合作细则进行明确。构建健康、和谐的合作环境,为服装专业学生规范性的参与到实习活动当中提供良好的环境载体。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组织院校内教师与企业师傅做好深入的沟通,全面了解到当前市场范围内针对服装人才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建设方面所提出的根本要求,树立精准的“工学一体”育人目标。通过合作探讨和深入交流的方式对具体的育人方案进行优化设置,明确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现代学徒制教育活动。对学生在服装企业学习期间需要完成的具体实践任务以及完成标准进行优化设置,从而督促学生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完成企业现代学徒的学习。

  1. 构建校企专兼职师资队伍

在服装专业领域,为促进现代学徒制得到有效贯彻,为学生打造优质、高效的实训环境,院校需要在师资建设方面转变工作理念。在校企合作的思想支撑下,开发不同类型的专业教师。邀请企业内部优秀的技术师傅到院校,与内部教师共同围绕如何优化学生专业实训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实训环境而开展教研活动等。同时,根据学生所擅长的岗位配备完善性的指导教师队伍,结合所学专业类型,组织内部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企业做好配合,让企业师傅为学生提供实践方面的操作指导,从而夯实学生的实践技能基础,让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的支撑下,规范、有序的参与到专业实践活动当中。同时,重点加强双师队伍培训与建设

[3]。围绕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核心思想,针对当前师资队伍的素质表现现状,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从而在优质师资队伍的支撑下,促进服装专业教学实现全面革新与深入发展。

  1. 发挥技能竞赛促教、促学功能

在服装专业领域院校需要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对具体的教学活动形式进行创新。积极组织竞赛活动,在此基础上实现促教和促学功能有效彰显,让学生能够在竞赛的氛围中对现代学徒制的学习和专业形成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从而也能够激发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的动力。

根据世界技能大赛的要求,我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服装专业世界技能大赛的市赛、省赛、国家比赛的选拔赛,结合当前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我们实行校企深度融合,在企业师傅和学校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挥自身在服装设计方面的潜能优势进行自主创新。加强校企合作理念的深入贯彻为学生的竞赛成果提供一定的实践载体,将学生的设计成果转变为设计的服装产物,从而激励学生让学生在服装设计领域产生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与实践的自信心。

  1. 拓展双创实践活动平台与载体

在针对服装专业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院校需要积极贯彻双创人才培养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平台和载体上的有效创新。从而让学生拥有丰富而广泛的实践空间,促进学生专业思维得到有效的开发,让学生在实践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例如,在校企融合的思想支撑下让学生在师傅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到企业服装生产项目的战略统筹与规划当中。

  1. 创新教学评价与技能考核体系

在全面落实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服装市场在人才培养方面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在评价与考核体系上进行有效更新。在评价思想上要转变,关注学生在对专业实训阶段的综合表现,关注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养成情况。在评价方式上要加以创新,与企业建立有效合作共同针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系统评价,让企业师傅能够根据平时对学生实践表现的观察和了解开展评价,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准性。同时,需要针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夯实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积极落实激励性的考核理念,针对具有一定双创意识和能力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激励,将学生的优秀创新成果应用于企业的实践生产当中,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

结论:依前所述,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促进实践型、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储备深化落实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服装专业领域,积极贯彻这一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形成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建设,从而促进其更好的适应未来职场环境的变化。因此,在服装专业领域院校在开展具体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与企业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协作,对具体的工作机制、师资队伍、竞赛活动以及实践空间等多个方面进行创优处理。让学生在专业学习领域拥有广泛的自主探究和实践空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理论教师和师傅的指导下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德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06):52-53.

[2]刘荣平,戴孝林,徐继红.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20,35(01):22-25.

[3]花芬.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2):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