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2
/ 2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李得珠

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甘肃省白银市 730900

【摘要】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寻找新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心率、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在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

前言: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卫生的严重事件,而心力衰竭则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病症之一,患者预后差,发病率高,如何改善患者预后已经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按照我国《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相关内容,心力衰竭按照左室射血分数可分为射血分数保留、射血分数中间值、射血分数降低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病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发病机制存在差异。为进一步了解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本文以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相关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本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1例,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龄(68.19±7.63)岁,平均病程(6.85±1.97)年。对照组患者41例,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龄(67.98±7.82)岁,平均病程(7.06±2.2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可比较(P>0.05)。

本次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相关内容,纳入标准为:(1)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版)》中有关射血分数中间值的标准;(2)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3)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为:(1)有双侧肾动脉严重狭窄患者;(2)恶性肿瘤或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3)肝功能不全患者。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干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包括螺内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扩血管药物等,并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调整用药方案。

在常规用药方法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生产单位: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90001),起始用药量为100mg/次,2次/天;之后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每2-4周增加一次用药量,直至200mg/次,2次/天。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四个月治疗。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1)显效。治疗后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且心功能改善大于2级;(2)有效: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但不到2级。(3)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指标,并采用改良Simpson法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校正体表面积后计算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用(5ef01c7bc78b1_html_eaf34a41c400f7ec.gif )表示,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卡方值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资料如表1所示。

1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实验组(n=41)

32

8

1

97.56%

对照组(n=41)

19

15

7

82.93%

x2

8.346

P

<0.05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率、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优于对照组(P<0.05),资料见表2。

2 患者临床指标(5ef01c7bc78b1_html_eaf34a41c400f7ec.gif

组别

心率(次/min)

LVEF(%)

LVEDD(mm)

实验组(n=41)

68.71±10.47

45.67±9.28

46.35±5.85

对照组(n=41)

73.69±12.63

40.36±8.17

50.69±6.81

t值

19.253

18.023

14.745

P

<0.05

<0.05

<0.05

3.讨论

心力衰竭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射血分数中间值是心理衰竭的重要症状,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已经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针对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根据表1、表2资料可知,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同时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心率以及LVEF、LVEDD等数据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满意效果。

从药理作用来看,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脑啡肽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结合体,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紧张素-脑钠尿肽系统-醛固酮系统等,在临床治疗期间,该药物能够抑制脑啡肽酶上调缓激肽、利钠肽等多种血管活性肽,具有降低血压、扩张血管的功能,有助于加快心肌功能改善。同时,缬沙坦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心功能,调整醛固酮等,最终加快患者症状改善。并且该药物能够提高利钠肽水平,控制人体对利尿剂依赖,并快速纠正射血分数异常的情况[1]。也有研究认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改善患者的体内炎症反应,并延缓疾病发展,保证预后[2]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治疗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药物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因此应该成为临床治疗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黄静萍,马娟,陈吉丽,等.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4):38-40.

[2]王国坤.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海峡药学,2019,31(11):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