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8
/ 2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措施分析

陈凤

邹城市中心店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济宁市 273512

摘要:推动农机农艺的融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国务院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农村地区迫切需要高效整合农艺农机技术用于农业生产,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但是,农村地区的耕地结构、地形散而乱,不利于农艺及农机技术的推广普及,这样的现实问题必须要加以改善。基于此,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农机;农艺;融合;

1 农机农艺融合的重要性

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化的发展,使着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可以说,未来的农业生产将彻底进入机械换人的时代,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已直接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意愿,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农机、农艺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重要因素。随着农业高产优质良种的推广应用,对农机作业的要求越来越精细,迫切需要农机与农艺结合建立研发机制,解决一些作物品种培育、耕作制度、栽培方式不适应农机作业的要求,加快改变农民种植养殖习惯差异,促进标准化程度的进展。农艺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而农机是农艺的物化和重要载体,二者的技术最终都将相辅相成地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只有二者有机融合,才能使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对加快农机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装备制造设计方面

农业科技日新月异,很多新的农艺技术得到实际应用。农机企业农机装备生产周期不能紧跟相关作物的农艺变化,导致生产的农机装备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作物品种栽培种植方式和种植规模需求。同时,企业农机研发人员一般不具有所研发机型作物的生产种植经验,不能将作物各生产环节细节和农机研发进行有效融合,致使企业开发生产的机型适用性差,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当地农业。

2.2 国家体制机制建设和政策方面

我国没有明确的专门部门负责农机农艺的融合工作,农机、农技、水利和土地等各部门各自为政,存在规划交叉和冲突问题,不利于从全局高度对农村农业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

我国对农机购买补贴手段过于单调,不利于农具的技术升级。对农民的农机购买补贴是定额补贴,同一档次不论质量和效能好坏的机器补贴额相同,而且限定了补贴对象,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和产品质量,降低了企业研发新品的意愿,可能起到事与愿违的后果。

2.3 农民对农机农艺的认知方面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明。随着市场经济和城镇经济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的农村 80 后和 90 后选择远离“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生活,留在农村种田的大多为年龄较大的老一辈,他们尚未改变传统的农业耕种观念,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无法意识到农机农艺结合的重要性。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是以粗放式经营为主,而且多数是小家小户生产,尚未实现生产合作社的大规模承包经营。

2.4 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度低

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度低,一方面体现在农机与农艺的失调,懂农机技术的不懂农艺,而懂农艺技术的不懂农机,难以促进农机技术与农技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另一方面体现在农艺技术与农机技术融合低,许多作物的育苗、种植、收获技术模式都还继承了传统的人工作业 , 不利于作物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且不同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技术与收获模式千差万别。以水稻的种植为例,南方的耕田大多分散且块地小,农民崇尚亲力亲为,机械化操作主要集中在耕田和收割环节,而在育苗环节、栽秧环节和防治虫害环节以人工为主,人们缺乏系统的科学化种植理念,也可能是因为机械技术与农艺技术不协调,特别是栽秧环节由于机器和土地磨合问题以及机器播种速度过快问题,致使秧苗缺失或秧苗上浮难以扎根,秧苗存活率低于人工栽种,降低了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同感,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3 农机化技术与农艺相融合的优化措施

农机农艺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农业各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广泛参与和合作交流。同时,农机与农艺融合旨在帮助农民在培育新品种或选择种植模式时考虑农机实现的可能。农机设计过程中要满足当前作物最新的农艺需求。

3.1 做好宣传造势工作,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设备

扩大农机农艺融合渗透度,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宣传造势,以此确保更多的农业生产人员掌握先进的技术。加强示范田推广建设,扩大农艺农机融合效益影响面,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同时,有关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农机销售公司的整合力度,避免出现不良商贩售卖劣质、高价农机具的情况。

3.2 注意联系地方地理特征,做到融合的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略带差异,农机农艺融合推广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因地制宜。那些地形繁琐的地块,为扩大农机作业范围,有必要对地块进行修正。同时,要结合土壤特点,选择适宜栽种作物,满足农艺作业要求,进一步提升产量。

3.3 整合农机、农艺技术,充分施展各项功能

农机农艺融合,无非两个渠道,一是农机顺应农艺,二是调整农艺顺应农机,无论哪个渠道着手,都存在不小的难度,都需要整合两者的功能,以实现有效融合。那些本地推广普及的农机具,性能改良难度较大,则要从本地农艺技术自培育、播种、收割、耕种等环节优化,调整农艺模式适应推广农机具,实现低投入、高回报、创效益。

3.4 强化农田整治力度,扩大农机农艺研究力度

农田是农机作业的环境,农技应用的条件。为此,加强农田整治力度,对实现农机农艺融合的保障措施。第一,推进标准田建设,确保推广农机不会破坏耕田营养层,最大程度发挥农机应用效益。第二,调整农田耕种宽度,满足推广农机具耕作要求,确保推广农机能直接进田作业。此外,随农田整改工作的推进,将逐渐打破农机应用的环境限制,进一步调动民众购机的积极性。

3.5 依据农业生产特点,推进农机农艺一体化发展

针对每个地区的农作物生产特点,合理规划布局推广农机具,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统一,以更好的服务农业生产。为此,应走向基层做好调研,农机部门根据生产要求研发新农机设备,同时,配合农业部门调整优化农艺技术,形成更实用、高效的农业技术系统,推进农机农艺一体化发展。比如:以高效节能为技术突破口,对施肥、灌溉等机具调整,推进绿色生产。以低投入、高收益为技术突破口,将秸秆还田、机械插秧等技术整合到地方农艺技术中,以获得生产投入高效益。

综上所述,推进农机农艺的融合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将农民从繁重的农田劳作中解放出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在今后农业的发展中,应坚持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加快推动农机农艺的协调创新,促使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实现新跨越。

参考文献:

[1] 陈玉仑,丁为民,汪小旵,等.稻麦联合收获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设计 [J].农业机械学报,2009,40(08):162-166.

[2] 王东伟,尚书旗, 韩坤.4HJL-2 型花生捡拾摘果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9,29(11):127-136.

[3] 汤楚宙,官春云,吴明亮,等.油菜机械化生产中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7 (6):674-677.

[4] 武建设,陈学庚.新疆兵团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19,31(18):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