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遏云回雪由此生——网络环境下,诗歌的教与学多元评价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2
/ 2

多元评价,遏云回雪由此生

——网络环境下,诗歌的教与学多元评价模式研究

骆盈盈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新村第二小学 510240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与各教育教学领域的融合也愈加深入。因此,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带来了积极变化。尤其对于语文这种表达需求比较强烈的学科,更是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更多样的可能。以诗歌教学为例,诗歌这种文体基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优势,为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学素养,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网络环境下,教者能更方便,更全面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记录、反思。因此传统的诗歌教学活动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也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诗歌的教育学评价模式进行创新,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关键词:网络环境;诗歌的教与学;多元评价;模式研究

引言:

多元化评价就是指教师从各个角度以及各个方面评价学生,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有进一步提高。网络环境下,诗歌的教学如使用多元评价模式,学生对诗文的学习也有更加端正的学习态度,更高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一、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评价促进对象的成长发展

评价是引导学生正确开展学习的重要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对象的成长发展。

正确的评价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激励和改善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深化对知识的认识。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并不都是完美的。在实际诗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容易受到了应试教育的掣肘,评价的指向性和方式趋于单一,遏制了学生对于诗歌阅读和学习的兴趣,这样就会影响诗歌阅读课的质量,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因此评价的多元需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评价不仅需要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诊断功能,避免其步入思维的误区,还对学生起着自我反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是一面镜子,通过评价,学生会对自己产生全面的认识,对学习行为作出自我判断,不断优化学习过程,达到自我监控,自我进步的目的。

二、互动评价讲究实效,推动个性化精准教学

在互联网环境下,诗歌教与学的互动评价更及时,更充分,更丰富,更有实效性,为推动个性化精准教学打下了基础。如上学期,本人运用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平台,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智慧阅读与创造,互动评价的效果,比传统的诗歌课堂教学相比更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评价有直接的关联,评价的合理性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效果。教师通过良好的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评价技能,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分批进行,分层进行多元化评价,激发爱诗、读诗和写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诗歌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差异观,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差异,要根据学生实际差异,着眼其发展差异,进行差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对于诗歌感悟力和创作能力强的学生要让其不骄不躁,保持平常心,同时鼓励学生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语文内涵;对于中等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正确面对诗词的学习,不断的进行自我挑战,从而不断进步;对于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提高对其要求,并且还要积极鼓励学生,使其具有更强的学习信心。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建构起一套能重塑学生自信、激励学生进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规范的学生评价体系。

四、借助学生成长记录,实施富有诗意的多元评价

对于学生成长记录,主要是语文教师将学生在诗歌课堂学习中的变化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并将其看作课堂评价的补充。教师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判断学生对诗歌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读诗,品诗,写诗能力的提升情况及学生对诗歌学习的态度,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诗词综合素养。在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以学期为周期,对学生的成长情况进行仔细记录,同时也让学生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教师再将其细化成多个小目标。每学习完一节课,教师都引导学生评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并客观地评价自己在完成这一学习目标时的表现、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改变措施等。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评价活动时,也需要注重评价的客观性,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指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继续改进,如何改进。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做到评价到位,也要指导到位,包括学生的发言语速、语言组织情况、逻辑思维等都需要正确的评估,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自身的学习情况,从而在日常学习中更加努力。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需要注重激励措施的应用,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激励、表扬为主,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五、师生互评, 网络的丰富资源和展示平台助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

借助互联网,学生进行诗歌学习可以获得大量丰富的资源。更重要的是,网络给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如上学期,我校师生参加了由南方日报社和广东省教厅联合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小学生诗歌节”活动。老师鼓励学生把自己创作的诗歌上传到南方+app平台上,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网友欣赏和评论他们的作品。老师的作品也放到了平台上,给学生欣赏。平等是一种理想状态,小学生渴望的是老师与自身之间的平等,平等的师生关系能够拉进两者之间的距离。老师在教学中常常评价学生,而学生却未尝体验过评价老师,双方之间的评价权利不对等。师生之间相互评价的意义,在于两者关系平等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发言权被充分重视,在师生互评中,学生与老师的思想相遇、师生情感得到交流,学习氛围更加民主、自由、开放,在评价老师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课堂对自我的重视,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两者相互合作,取长补短。这样的方式不仅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也相应提高。

六、多元化的评价功能,让课堂洋溢人文关怀

(一)导向。帮助学生深化认识、提升经验评价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导向。好的导向性评价,将起到画龙点睛、总结学法、深化认识的作用。教学古诗《示儿》,为让学生领会古诗的主题,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生的朗读,“如果你读的速度稍微慢一点,语气稍微低沉一点,把课文中描述的情节浮现在脑海里,肯定会读得很棒”。

(二)诊断。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学生的“体验”并不都是完美的,学生的多元反应也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假如学生的“体验”偏离了课文的价值取向,教师的评价就要及时地发挥诊断功能,避免学生步入思维的误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等,以发展的眼光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及时地运用恰当、有效的多元化评价策略,致力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就会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阳光,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的课堂也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结语

总之,“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我们语文教师的诗歌教学,应该挣脱应试教育的掣肘,冲破单一评价的束缚。诗的语言浪漫优美而又充满智慧, 读诗能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应积极拥抱网络时代给诗歌教与学带来的变化,给予学生丰富而多元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段玉荣.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新情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

[2]吕善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9).

[3]何东坡.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