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方法框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5
/ 2

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方法框架分析

邱莹莹

广西九坤土地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信息时代来临,带动了我国大数据的应用与进步,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运用大数据也是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重点探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大数据应用方法的框架进行分析,并对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为其行业的进步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信息技术

引言:

现今我国信息技术时代来临,很多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国土空间规划中,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更对我国国土空间的合理使用与保护起到良好的效果。大数据信息时代来临,人们需要转变老旧的思想观念,运用大数据理念思维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推动,对从业人员也要进行编制,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

1地理信息大数据及大数据平台构建

1.1地理信息大数据

通常地理信息内容都是较为规范的数据内容,对其精准性要求极高,但是地理信息大数据采集方式较为多样化,且更为自由,传感器、出行次数地点、网络浏览记录、等等都可以成为地理信息大数据采集的方法,其采集方法更为全面与实用。地理信息大数据内容主要包含生态环境信息、政治内容、民生信息、商业内容、人口出行、等等。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数据量较多,且能够根据信息内容精准定位地理位置,数据信息内容极为丰富,信息内容更为繁杂,数据格式较为多样性。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包括较多高价值的信息内容,为了高效使用这些数据信息内容,需要加强地理信息大数据的管理力度,并建立地理信息大数据及大数据平台。

1.2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

想要高效的使用地理信息大数据内容,就要将其信息大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建立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其平台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大数据信息内容进行存储、分类、管理,按照统一的规格内容进行归类,还要建立灵活的数据查询体系,方便人们对数据内容进行查询,并降低大数据信息的重复率。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其传送信息的方式进行更新,更便于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信息的同步与准确。

2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的应用现状分析

2.1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

按照我国现今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中,其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使我国现有的国土空间得不到有效利用与规划,大数据时代的效果无法被充分发挥。对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中,应该由编制、落实工作、监督人员三部分人员构成,为了确保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的果效,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将指导与约束落实到实际工作内容中。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机制普遍存在,但是并没有受到重视,其公民参与的程度较低,对于系统化空间规划内容不满意,会引出一系列问题。我国民众逐渐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并对其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更为重视,推动其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2.2生态规划意识匮乏

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中,规划人员首先要具备生态规划意识,生态规划意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点。但现今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中,规划人员没有良好的生态规划意识,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时,也没有将生态规划意识运用到其规划设计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2.3协调性规划不合理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其规划设计的效率与质量,但是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不合理。现今国土空间规划中协调性规划不合理,会在规划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外在因素影响以及限制,从而影响其规划水平的进步。很多国土空间规划设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不认识,其管理体系也不完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等,影响其规划的协调性。

3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的应用要点

3.1提升民众的参与度

我国信息时代的来临,促进国土空间规划的进步与发展,但对其行业的进步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此应该提升民众的参与度,按照民众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进行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规划设计水平。现今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此,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利用信息时代的大数据对其进行宣传与推广,让民众的参与度逐渐提升,提高其管理水平,制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3.2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并不能实际发挥其工作效率与质量,其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与体系,影响其工作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对此,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大数据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合理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管理,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各个部门人员在工作中的协调性,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民众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满意程度也会逐渐提升。

3.3提升规划人员综合素质

大数据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质量与效率与规划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对此,应该提升规划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才能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的质量。提升规划人员的综合素质时,各个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对规划人员开展培训,并提高其专业素养水平与其规划能力。更要重视信息内容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保障大数据技术平台的使用效率。其次,相关部门与规划企业也要引进高素质、专业性强的高端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推动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3.4深化大数据大规划的融合,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首先,要深化大数据与大规划二者之间的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设计内容,对大数据信息内容进行整理与分类,利用大数据推动其大规划的质量与效率,从而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3.5对技术方法和专题进行深入研究,丰富规划理论

国土空间规划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内容对其技术方法和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利用GIS技术构建完善、统一的信息规划平台,还要开展对其课题的研究,丰富规划理论,将其理论应用在国土空间规划中。

结束语:

以上内容充分说明大数据时代下,能够有效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效率与质量,对其行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对其行业发展中的问题需要进行细致探究,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将其问题进行解决,应对措施可以从提升规划人员素质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的专业程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等等,针对问题有效解决,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其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推动其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学朋,黄贤金,陈逸,等.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以辽宁省为例[J].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51-463.

[2]李永格,李宗省,冯起.基于生态红线划定的祁连山生态保护性开发研究[J].生态学报,2019,(7):2343-2352.

[3]杨绪红,金晓斌,贾培宏.多规合一视角下县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法与实证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19,(2):250-259.

作者简介:邱莹莹1978-03),族,籍贯:广西南宁市当前职务:技术员当前职称:中级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国土空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