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小儿多动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小儿多动症

王兴潮

东瓜镇彝人民居社区卫生服务站,云南 楚雄 675000

【摘要】目的:探讨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小儿多动症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多动症患儿,根据不同治疗分为2组,对照组(n=30)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n=30)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多动症程度和行为问题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NAP-IV、Conners氏评分及临床疗效对比无差异(P<0.05); 观察组失眠、厌食、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小儿多动症疗效与西药相当,但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多动症;舌象;辨证论治

小儿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情绪冲动、过度活动、注意力易分散等,可伴有认知障碍,给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1]。目前中医药在该病中已经取得较好效果,但笔者发现大多多动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类似,会影响症状辨证。本研究就探讨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多动症患儿,根据不同治疗分为2组,对照组(n=30)接受西药治疗,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12岁,平均(7.24±2.54)岁;病程1~8年,平均(4.54±1.21)年;观察组(n=30)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12岁,平均(7.31±2.48)岁;病程1~8年,平均(4.62±117)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多动症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心脾两虚型、痰热内扰型和肝阳上亢型等分型标准;(3)患儿家属均知情研究;排除标准:(1)年龄≤12岁;(2)近两周未服用神经兴奋剂者;(3)智力低下儿。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口服利他林(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923,规格:5mg/支),1支/次,2次/d,并根据疗效调整用量,每周递增5~10mg,最大不超过60mg。观察组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1)心脾两虚型:接受归脾汤加减治疗,药方:珍珠、煅牡蛎各20g,酸枣仁、五味子、远志、菖蒲、茯苓、当归、白术、党参各10g,水煎服,3次/1剂。(2)痰热内扰型:接受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药方:煅牡蛎、煅龙骨各20g,郁金、菖蒲、栀子、龙胆草、茯苓、半夏、陈皮、竹茹、枳壳各10g,黄连6g,水煎服,3次/1剂。(3)肝阳上亢型:接受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药方:煅牡蛎、煅龙骨各20g,栀子、龙胆草、五味子、白芍、远志、菖蒲、泽泻、山药、茯苓、山茱萸、丹皮、熟地黄各10g,水煎服,3次/1剂。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多动症程度和行为问题及临床疗效。(1)多动症程度:采用SNAP-IV量表,包括26个项目,分值0~3分,总分0~78分,得分越高程度越严重。(2)行为问题:采用Conners氏量表,包括48个项目,分值0~3分,总分0~144分,得分越高程度越严重。(3)临床疗效:无效:临床症状和评分无变化;一般: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评分降低≥30%;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评分降低≥60%;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评分降低≥90%。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SNAP-IV、Conners氏评分以(5ed619d54e467_html_fa48840379349c72.gif )表示,t检验;临床疗效以n(%)表示,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SNAP-IVConners氏评分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NAP-IV和Conners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SNAP-IV和Conners氏评分[n5ed619d54e467_html_fa48840379349c72.gif )]

组别

SNAP-IV

Conners氏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0

36.14±6.20

18.64±7.25

52.67±5.27

21.19±4.25

对照组

30

36.47±7.20

17.45±8.12

52.66±6.34

21.22±4.26

t

-

0.1902

0.5988

0.0066

0.0273

P

-

0.4249

0.2758

0.4974

0.4892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无差异(P>0.05)。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

临床疗效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

χ2

P

无效

3

2

一般

10

11

有效

11

10

显效

6

7

总有效率

90.00(27/30)

93.33(28/30)

0.7257

0.3943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1例(3.33%)失眠,4例(13.33%)厌食,2例(6.67%)恶心;观察组无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差异明显(χ2=26.4108,P<0.05)。

3 讨论

小儿多动症以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多动为主要症状同时还会导致社会障碍、行为问题、学习困难等问题,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极受社会关注。目前临床主要以药物辅以心理行为辅导治疗小儿多动症,西医的治疗药物主要为中枢神经兴奋类药物,虽然具有疗效,但容易引起厌食、恶心、头痛、头晕、失眠等不良反应,甚至影响生长发育,因此不被大多家长接受。传统中医虽没有本病记载,但根据临床表现可纳为情志方面、精神方面的疾病,与五脏有密切关系,此外,阴主静、阳主动,阴阳失衡则动静不协调,故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为主要病机[2]。但大多患儿的临床表现相似,且缺少伴随症状,因此症状辨证较为困难,舌诊是中医重要的中医辨证方法,舌象可反映邪气性质、病邪深浅、正气盛衰等情况,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缺乏伴随症,而舌象往往能起到关键效果[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SNAP-IV、Conners氏评分及临床疗效无差异(P>0.05),但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说明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殷菡,尚红梅.针药并用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小儿多动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3):2550-2552.

[2]郭军军,孙香娟,王海俊.胡天成治疗小儿多动症经验[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4(6):48-50.

[3]黎欣,杨昆.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小儿多动症40例[J].陕西中医,2015,36(03):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