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造价管理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基于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造价管理思考

张嘉宾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近年来,工程总承包项目(EPC模式)数量越来越多,得到了市场认可。相比传统的总分包模式,EPC模式对于承包者来说,责任重、风险大,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设计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对EPC模式下承包商的造价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造价管理

引言

EPC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涉及采购、设计、施工,几乎涵盖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需要承包商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发承包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进行管理,对成本及利润等进行严格把控,因此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1、案例描述

案例一,某EPC项目标段下雷达站,建筑面积439㎡,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并完成招标,签订的合同为总价合同。电气工程中包括防雷接地系统,在招投标阶段我方按照图纸编制招标控制价。其中,避雷针按照图中标注:屋面∅16镀锌圆钢接闪针,高出天线2.8米,报价为1500元/根,共计四根。在施工阶段发现,此建筑物总高达43.90米,为满足通航试飞要求,必须采用高强度玻璃钢管作为接闪针主体材质,经专业避雷厂家询价后,4根避雷针含安装总价约为30万元。查看图纸后,发现设计仅示意了接闪针的参数及位置,并未对主体材料明示。按照合同规定,因承包人提供的设计文件不能满足合同要求,承包人所做的设计变更、技术修改或材料代用,应提交发包人代表备案。由此引起的费用增加由承包人负责,所延误工期不予顺延。

案例二,某EPC项目标段与业主签订合同时,采用的付款方式是按《各厂房形象进度款节点控制》确认的工程形象进度节点分别付款,具体付款比例为

序号

完成的形象进度

付款金额(比例)

备注

1

地基处理完成

5%

2

基础完成

5%

3

主厂房柱完成

8%

4

附楼主体结构完成

8%

5

主厂房钢结构完成

8%

抵扣5%预付款

6

屋面防水工程完成

6%

抵扣5%预付款

7

厂房外围护工程完成

5%

抵扣5%预付款

8

厂房安装及装修完成

10%

合计

70%

与分包单位签订的合同,付款方式采用按每月经现场主管工程师确认后工程量的70%支付当月进度款。这两种付款方式一种为分段进行,一种为分月进行,造成了从业主方请款后,在编制对下包付款的资金计划时,有可能分配不足的问题。如本月主厂房柱节点完成了60%,在业主不会付款的情况下,总承包单位就要垫付给分包单位或者从利润中暂时预支,在建设期部分时段对总承包单位的流动资金压力突出。

2、对总承包模式的建议

2.1设计管理建议

一般EPC的合同规定,有承包人的设计失误造成的损失业主不会进行赔偿,造成的损失由承包人自行负责。因此承包人必须加强对设计团队的管理,把控好设计质量,才能降低图纸对工程成本的风险。

近些年来,随着EPC模式的大力推行,传统的设计管理体制对于EPC模式来说已经不太适用,因此要改变设计人员的设计观念,提高设计者的造价理念和风险意识,甚至可以将薪酬和奖惩融入其中,使设计环节纳入EPC模式中,成为设计、采购、施工中重要的一环,接受项目负责人的总指挥。

EPC模式对承包商来说,集合了采购设计和施工,虽然风险大大增加,但是也有一个明显优势是可以同时调动设计和施工,利用交叉管理,从而使各阶段的进度计划和采购、施工等进度相互贴合,加快建设速度的同时又能很好的满足质量要求。比如将提前设立的项目部技术人员和造价人员尽早的参与项目设计中,将成熟的施工经验和造价经验融入其中,同时设计者将设计范围明确,像案例一那样的错项、漏项就可以避免。

2.2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EPC模式对设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模式,应该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养使设计人员在精通专业设计的同时,提升对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知识的培养和学习。应提高设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造价意识,熟悉现场施工技术方案,掌握现场施工相关经验,如定期将设计人员驻场到项目中去,参加项目例会、熟悉现场,成为复合型人员。

2.3造价人员也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工程总承包项目需要造价人员全程参与,做到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各个阶段都需要对成本、利润等重要指标进行实时控制。造价人员的基础工作是做好计量计价,但同时也要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的税务政策以及公司内部流程。

向设计人员学习相关的设计理念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工程造价较大程度取决于工程设计,并且工程估算、概算、预算的重要参数也都来源于设计。在实施工程中,如果没有过多注重成本因素,会造成最后的造价成本偏高,也就造成了先设计、再预算、然后再根据甲方的需求以及功能分析再去优化设计,这样一来会使造价和设计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带来额外的人工成本。如果造价人员的素质过硬,在EPC模式中实现设计与造价交替完成,而不是一味的等待,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加强合同中的造价管理

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里,合同管理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有利于控制成本目标。如案例二,如果造价管理可以渗透到合同的付款条款中,结合施工计划,综合考虑建设期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提出合理的付款意见,就可以大大缓解财务风险,为工程正常实施提供支持。

在合同签订前,招标方一般会放入工程量清单来降低报价风险,但由于配套图纸设计的不够全面或者其他干扰因素影响了投标报价工作,导致失衡,促使工程总造价增加,或者由于漏项、错算等问题,出现了清单项与实际严重不符的情况。这时分包投标人会用不平衡报价等方式在结算时谋取更大的利益,总承包单位的利益会大大受损。因此应该在合同中的写明合理的单价处理方式等方式来建立科学的合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结论

EPC总承包模式是目前主流的总承包模式之一,它涉及采购、设计、施工,需要造价贯穿始终,里面会掺杂着各种复杂因素以及突发状况,为了更好的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需要公司时刻重视造价部门,也需要造价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相互配合,共同融入项目中去,为项目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等红,陈露.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项目如何实施设计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0).

[2]殷璐.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建筑经济.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