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智能 配网运维难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如何降低智能 配网运维难度

李响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阳泉市荫营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 /0450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对电量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当今社会,由于高科技设备的普及,我国社会电气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高科技设备已经运用到千家万户,高质量电能已经成为各大企业和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对电力配网运维管理的基本现状和有效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智能配网;配网运维;有效措施

1 引言

变电运维主要包括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两个内容,变电运维工作不仅影响着电网的运行,也与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息息相关,再加上电网的变电运维工作所涉及的电力设备比较多、线路交错复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在严重威胁运维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也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这就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对运维工作的风险性引起重视,在实际的变电运维工作中需谨慎小心,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学习,提高电网变电运维技术,同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变电运维管理,才能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 智能电网运维困境

作为我国基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稳定水平。但就我国目前配电网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地区的配电网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配电网网络设施不健全,加强配电网改革势在必行,但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配网建设成本较高,运维复杂,在运行以及发展中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我国虽然不断推动“互联网+”智能配网建设,但仍然还有很多地区没有引入革新,导致“互联网+”智能配网发展不平衡问题显著,限制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想促进“互联网+”智能配网的建设水平和运维水平,需要不断引入专业人才,同时以高素质和高专业水平加强硬件设备的维护。但目前“互联网+”的智能配电网运维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因此必须结合我国现状进行“互联网+”智能配电网运维水平。

3 电网运维中的技术

3.1 装设接地线前的验电

验电工作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设备、线路检修维护需装设接地线前进行,在验电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作人员在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压进行常规检查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确保自身安全;验电时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而且合格的验电器;人体必须与验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雨雪天时不得进行室外直接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证验电器良好。同时还需要注意,工作人员在验电过程中要重视预控卡,将预控卡作为操作前提,明确预控卡的操作条款,把握好变电相关节点,严格遵循预控卡的操作准则,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进行电网的检验工作。

3.2 运行中的测温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要想使各设备稳定运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加强对运行过程中各设备的温度测控非常关键。以往,电力企业在对变电设备运行中的监测主要通过耳听、眼看及手摸,因此只能大致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在温度监测方面,目前用的较多的是红外监测技术。红外温度监测是利用红外探测器探测设备的辐射热,并将辐射功率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然后将温度模拟信号在显示器上进行展示,从而得知设备的温度状态。通过对设备温度监测,可有效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并感知故障点,提前做好防范,提高设备及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3.3 线路故障排查

要想弄清跳闸原因,就必须在检查线路时重视一次设备和二次检测,将其作为弄清开关跳闸原因的凭据,如发生主变跳闸时,检修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主变保护动作信息以及通过分析保护工作原理的方法对造成跳闸的原因有基本的了解。进行保护动作检查时,不仅要以主变的保护动作涉及的设备作为检查的重点,还要检查线路保护动作情况。在主变出现瓦斯保护动作的情况下,检修技术人员就要从实际状况出发,细致全面地对变压器的火情和形状进行检查,准确掌握变压器的故障属于哪一种类别,以便解决问题。

4 电力配网运维管理的有效措施

4.1 提前做好方案,坚持统筹兼顾的工作原则

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要转变管理观念,注重故障的预防管理,应将以往的“出问题、排查抢修、事后分析”转变为根据线路的具体规划,对于可能出现故障的部分进行重点巡查和维护,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就采取必要保护措施,根据工作的时间、地点及工作流程做出相应的工作方案。这种预备方案是电力配网运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准确运用能够促进电力配网的长远发展。通过对预案的实施,能够从中掌握全局,进一步的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2 运维一体化

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我们要加大对运维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和服务能力。由于整个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传播,智能化显得更加重要,利用互联网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搭建。首先要对所有的运维一体化的信息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建立一个相匹配的数据库,将运维一体化中出现的故障集中起来,后期由专家团队以及诊断中心进行分析,整理出典型案例为后面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工作提供依据。对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以便能够尽快发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检查维护,可以运用远程监控和定期检查的手段,保障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安全性,保证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可以监督配电运维一体化的质量,不断提高质量,也可以增强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4.3 智能配电网电力故障的鉴定

对供配电系统而言,正常工作频率是50Hz,在系统运行当中定时器会按照规定时间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同时将离散数据通过AD转化芯片进行采集与通讯,分析测定参数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将最终得到的数据和正常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以此判定系统运行状态。比对系统运行正常的时候,对程序发送数据,若系统运行状态值异常的时候,会进一步分析数据确定系统故障类型,将故障类型反馈给系统。系统根据得到的故障信息进一步分析,判断制定故障处理的可行性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判断供配电设备是否需要进行维修;其次初步判断分析供配电设备运维的经费运算,并初步制定运维方案。在运维方案制定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配网运维管理仍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增大对电力配网运维设施的投入有着必要的作用。随着居民用电量的提高,我国电力企业也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与此同时,也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为了使居民的安全用电得到保障,电力企业要为居民提供更优质化的服务,这也是电力配网运维管理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庭辉.基于智能电网进行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250+252.

[2] 秦浩,汪文丽.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1):157-158.

[3] 闫斌.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通信运维管理初探[J].通讯世界,2019,26(10):264-265.

[4] 汤婷婷.基于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5):88.

[5] 曾麟,林志龙,高俊彦,林筱慧.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探索[J].数码设计,2018,7(0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