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忐忑不安”到“从容不迫”的蜕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9
/ 2

从“忐忑不安”到“从容不迫”的蜕变

郭姗姗

江苏省盐城市北京师范大学盐城附属学校中学部 224000

已经做了十年的科任老师了,一直没有做过班主任工作,都说没做过班主任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所以在工作的第十一年,我满怀期待的想尝试一下,感觉经历了这么多年工作的我,怎么都可以胜任班主任工作了吧,所以经过其他老师的推荐,做了班主任,没想到“忐忑不安”就从此开始了……

案例介绍及分析

2018年春,我接手了刚刚进行完文理分科的高一学生,担任了高一(28)班的班主任,上任的前一天才知道这个消息,几乎一夜没睡,就一直在想如何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就震慑住这群“小狐狸”,总结了一大篇条条框框的规矩,第二天站在讲台上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课时在大约两周后,学生开始觉得我“仁慈”“好说话”,这确实是我的性格,善良的我眼看着要被这群“小狐狸”消化了,学生开始不听我话了,在学校办公群里“28班某某某化妆”“28班某某某在卫生间吸烟”......诸如此类的问题开始不断涌现,最初的“满怀期待”变成了现在的“忐忑不安”。

那么我到底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呢?如何让学生对我“又爱又恨”呢?

问题解决策略及过程

在“中国好老师APP”上看到了一段视频,有五位班主任在做年级工作汇报,共同提出自己面临的困惑,其他老师各抒己见,有一位老师的见解让我茅塞顿开。

收起严肃,利用“糖衣炮弹”逐个击破

在接班的初期,学生因为我过于严肃,并且批评和惩罚过于严厉,对我没有亲近感,也并不信赖和拥护我,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不是很愿意执行,高中生并不是吓唬就可以hold住的,需要走进他们的内心,我开始一个一个的“糖衣炮弹”轰炸,从生活的细节开始,寻找每个孩子的“软肋”针对软肋进行温暖捂化,先从女生开始,当女生被“策反”,男生就会被女生给“征服”,从而全班都被“软化”,计划实施了大约一个多月,班级的氛围已经完全变了样子,孩子们对我更加信任了,也开始主动配合班级的各项工作,就在这个档口,我又来了“重磅一击”,一次,我们班一个女生被26班一个“大姐头”欺负,受了委屈在班级里哭,该吃饭的时候不去吃饭,我询问了其他同学原因,思考了一会之后,径自去找26班“大姐头”评理去,故意弄出比较大的声势,让我班同学听见,没有问任何原因,把那个“大姐头”训斥了一番,并要找其家长理论,可能“大姐头”比较害怕她爸爸,所以一听我要找她爸理论,立刻服软,我让她和我班同学道歉。从那之后,我班同学被我牢牢拴住了。(事后我和26班班主任说明了我的出发点和用意,避免了同事之间的不和谐)

慎重精选优秀班级干部,发挥“领头羊”效应

在全班凝聚力很强的时候,我开始正式评选班级干部,尤其是班长一职,我选用的方法是,有意向做班干部的同学要参加竞选,竞选条件是针对自己对该职位应该做的职务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制定可行性计划,以演讲的方式进行竞选,最后采用民意投票的方式,票数最高者胜出。

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选出表达能力强、民心所向、有责任感并且有领导能力的班级干部。有些同学初次做班级干部,也有的带着原来的经验,但是我相信,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和班级,所以我在确定了班委会之后,开始了为期1个月的“训练”,制造一些问题让他们解决,放手让他们处理班级事情,目的是让他们有一点点挫败的经验,从经验中寻找教训,并寻找更加适合我们28班的管理办法,经过一个月的磨合,一个成型的“班委会”就这样诞生了,我只需要布置任务,由班长组织分配任务,由每个班委执行任务,最后大家一起朝着核心努力。

建立详尽的班级制度,赏罚分明

一个有效率的班级体,一定是需要一个班级制度的,这个班级制度必须要斟酌又斟酌,三思又三思之后再最后定稿,定了稿之后就不能再有变动,任何管理者一旦朝令夕改,民心就会不稳,有了班级制度,有了得力的班委会,再加上我“护短”,时不时使用糖衣炮弹,这个班已经步入正轨,团结一心。

分学习小组,组建六大学科“小分队”

任何学校、任何班级、任何学生,在一个学习的环境里的最大目标就是学习,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是作为班主任的重中之重的目标,因此在我做好班级稳定工作之后,开始着手打造班级的学习制度,我的方法是组建学科小分队,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六门,每一门学科组建8-9人的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由该名小组长担任该学科的课代表,组建小组的原则是学科的多次考试成绩优异和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担任小组长的标准是管理能力较强,当六小分队组建好之后,由每个课代表到各个学科老师那里要每天要完成的任务,由课代表下发给班级每位同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统计给各个学习小组,小组的8-9名同学开始针对另外五个小组有问题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如果学习委员和每个小组都不太能弄明白的问题,将由课代表统计给各科老师,让老师利用上课的时间集中解决一下,从而提高了课上的学习效率,也能增强班级每个同学的主人翁责任感,每个同学的身上都有一定的责任,并且在完成每天分配的任务的同时还能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能让学习变得有趣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半功倍的结果就是,我们班的成绩在文科班当中排名第一,有些学科的单科成绩还名列前茅。

成效与反思

我在“忐忑不安”的道路上慢慢摸索,后来已经可以“从容不迫”的应对班级发生的每一件事。从班级的转变中,我得到以下几个感悟:

作为一名新手班主任,最先做的是了解学生,笼络人心,创造班级凝聚力,让你的班级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样有凝聚力的班级里“推行政策”将会更加有执行力。

对班级一些常犯错的学生,让其他同学对他进行“传递正能量”,让他自己就感觉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发自内心的改变,在最关键的时刻送上你的信任,在他转变的过程中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其获得内心的愉悦,更加愿意跟随你的节奏和步伐前进。

学习成绩是核心问题,发挥班级每一个学科成绩优异的学生的领导力,和班委会与班级制度共同作用,引导每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有强烈的责任感,发挥自己的“小宇宙”,让自己和班级其他同学都能学好这一科,并能持之以恒,良性循环。

虽然在班级管理这一块获得了学校的认可,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和领导以及其他老师学习交流,期待我的班级管理能力能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