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从生活角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9
/ 2

探讨如何从生活角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

罗华玲

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

【摘要】在新课标及品质课程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不再是只要求学生刻板地背诵知识点,而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为目的让学生在文学的熏陶下获得丰富的人生感悟。但应试教育的桎梏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学生和家长都比较注重应试能力。很多中学都采取了相关措施来应对当前局面,经调查研究发现,其中生活化教学取得比较突出的绩效,本文就此展开了分析,希望可以给学校提供参考以带来改观。

【关键词】生活角度;初中;语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教学内容与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生活和大自然中学习,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走近生活让学生热爱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从而能产生共鸣进而理解作者读懂课文。这种教学模式以理解为主,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相反,一改从前死记硬背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恢复学生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共情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

生活化教学的特点

生活化教学对初中旧式语文教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来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体会生活,将贴近学生的平常生活与课本的内容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实践方能得真知、懂得辩证思维的重要性。新时代理想型新青年的标准不仅是知识型更是德、智、体、美、劳全能型要求,采用生活化教学也是为应对新时代对新青年的要求所作出的积极改变,为国家培养更多全能型综合性人才。

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创造适宜的人文环境

语文是一个人文学科,其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学科特点上来看,语文的学习靠的不是一天两天的突击,而是日益数日的潜移默化,因此,在初中校园创设一个适宜的人文环境十分有必要。学生在学校待的时间比较长,学校的环境给他们带来日濡目染的影响,一个宜人的校园人文环境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熏陶。创造一个适宜的人文环境有很多着手点,例如,学校的公示栏可以放置一些受学生喜爱的诗词歌赋,班级的黑板报也可以采用更富有人文情怀的布局,学校可以组织热爱诗词的同学成立诗社,让语文知识在校园随处可见。

抓住语文与生活的契合点

如何抓住语文与生活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老师对课堂课程结构的把握上,这一点非常关键。因此,生活化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深入思考怎么利用生活常识和自然知识来引入课堂,以此带动课堂气氛。再者,初中生活相对高中生而言压力更小,生活内容也更加丰富,因此正是培养人文情怀的好时期。老师备课时可以找出教学内容与生活相贴近的地方,对于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部分可以多加设计,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例如在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中,作者并没有使用过分华丽的词藻,仅仅是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了由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事件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这篇文章看似简单,却用这简单日常的画面感动了无数人,其中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感悟。作者观察细致,笔下流露出对母亲、妻子、儿子深深地关爱,也抒发了交织在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种经历很多人都会有,但这种感触却不是每个人都能领会到,只有深入其中、方知其味。老师在对这篇文章进行备课时,可以提前让同学们与家长一起完成生活中的一件日常小事,并写一篇小小的随笔。这样不仅能锻炼同学们的写作能力,也是为学习这篇课文埋下伏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步》所蕴含的深意。

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

开展活动往往比上课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完成作业相比,初中生更愿意参加一些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如果两者所达到的效果完全相同,那老师又何乐而不为呢?为达到情感熏陶、开阔视野的目的,初中的教学不可以仅停留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例如,老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带领学生去敬老院进行志愿服务,体会到老人的艰辛以及帮助他人的快乐。老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与登山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

引导学生对生活和书本的理解

初中语文课本的内容在不断丰富,新时代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抽象,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远,有些无法凭借想象来达到对课文的理解。这时,老师就需要设计好相应的课内活动,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帮助学生体验相关情感。比如在学习《变色龙》这一课文时,可以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到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在学习诗歌《理想》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并分别谈一谈自己的理想以及将如何去实现它。课内活动可以活跃课堂,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引入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人文情怀的感悟。并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三观更加正确,中学应创造适宜的人文环境,初中语文教师备课时深入思考如何抓住语文与生活的契合点,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对生活和书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朱新英.探讨如何从生活化角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8(20):100-103.

【2】何军惠.探讨如何从生活化角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2018(3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