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教师要坚持用学术讲政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7
/ 2

党校教师要坚持用学术讲政治

朱丽辰

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内容提要: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是作为一个党校老师的基本要求,为此师的,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提高政治站位,二、坚持“党校姓党”,三、夯实学术功底,四、坚持问题导向,五、落脚点是“讲政治”。

关键词:党校 学术 政治

进入党校工作之前,总以为“学术”与“政治”相去甚远,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词语。可是随着对党校工作的了解,对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有了深入的认识。

2019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指出:党校(行政学院)工作要坚持党校姓党,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党校(行政学院)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作为党校教师,要在新时代做到用学术讲政治,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政治站位。

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因此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对党绝对忠诚,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做到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迟缓 ,坚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我们要首先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于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宗旨,忠诚于党的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然后,切记自己是一名党校教师,肩负着培训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神圣使命,更应当在政治立场、党性觉悟上高于普通党员。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应该成为党校教师的一种职业精神或职业道德。

. 二、坚持“党校姓党”原则

党校姓党,党校教师也“姓党”,做学术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讲政治和做学术是党校教师必须同时具备的基本素养,既要讲政治做学术,又要讲政治。学术上讲,与普通教师相同,党校教师研究马列经典原著、党史、哲学等,需要一定钻研能力。相区别的是讲政治方面,内容特定,党校教学重点是讲政治,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员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比如通过对党史的学习,了解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及丰富经验,更加深刻科学准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继而坚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通过党章的讲授,使学员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并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党章为镜培育“党心”,以党章为镜规范“党行”,以党章为镜牢记“党姓”,以党章为镜塑造“党形”。授课过程中应及时融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党性教育课及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等。党校教师对党的理论首先得自己学深学透,从理论和现实中学,党的理论是植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是以科学理论为引领的,而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所以,对此,我们笃信不疑。自己都不信的理论,很难让别人相信。要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一切都要本着对党的事业负责的态度,必须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实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多提建设性的建议,不能简单地发牢骚,对问题指手画脚,而要把自己切身摆进去。

三、夯实学术功底

用学术讲政治,学术是手段讲,政治是目标。讲好政治是做学术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王东京指出用“文件解读文件、用事实解释事实、引用经典著作个别词句”三种情况不是真正用学术讲政治,问题在于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学理框架。打好学术基础,就必须原原本本研究经典原著,苦练基本功。遇事多思考,多去分析规律,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学理框架过程是将知识原理内化吸收的过程。“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被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理论要成为锐利的武器,关键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对于我们党校老师来讲,做到用学术讲政治,首先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基础不牢,即使大厦再精美漂亮,也不会稳固,说不定哪天就轰然倒塌,前功尽弃。

四、坚持问题导向

授课=课的方向必须紧紧围绕受众所需,要调研了解学员困惑,才能让听者有收获感、认同感。近些年来,在党校领导的科学指导下,所开发课程积极围绕学员所关系的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者市委中心工作而进行,比如“如何破解八需八难”,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如何抵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课程,对破解存在学员心中困惑,提升修养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党校老师涉及教科研各项工作,每一项都需要坚持问题导向。

五、落脚点是“讲政治”

笃行致远,充分解决“怎么走、如何干”实践问题。讲政治是实践活动,做学术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两者辩证统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二者之间关系问题

做学术、讲政治两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真理的过程是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真理都是相对的,由于不断地接近客观规律,才有了绝对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理论发展的过程,由此产生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70年前,是中华民族摆脱了任人蹂躏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到现在,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进了世界舞台中央,而且可以其他国家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用学术讲政治是认识真理并不断发展的过程。

2.从对立统一规律角度看,我们要坚守政治纪律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术无禁区,讲堂有纪律,无禁区不是绝对的,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里,在党校都是不允许的。这是党的政治纪律,党校必须遵守。”这就 如同自由与秩序辩证关系问题。法律不是对自由的限制,而是对自由的保护。同样,党校教师学术研究必须在讲政治的前提下进行,突破政治纪律底线的学术探索是不被允许的,讲政治也是学术自由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新时代党校教师只有充分认识用学术和讲政治辩证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用学术讲政治相统一的目标。

(朱丽辰,女,1976年出生,河南商丘人,中共开封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历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3.《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