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强化国企内部审计建设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6
/ 2

新时期强化国企内部审计建设的策略探究

苏馨璐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62

摘要: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显著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为企业顺利开展经营活动,实现改革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保证。股份公司根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完善工作机制、拓展审计职能、强化结果运用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推进“廉洁国企”建设取得实效。

关键词:新时期;审计建设;策略探究

1国企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工作,应在实践中坚持独立性原则,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国企在内部审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弱化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特别是审计机制不完善、审计师独立性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落实。具体而言,国企内部审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1内部审计环境欠优,缺乏完善的内审机制

内部审计是内控管理建设的抓手,应建立良好的内审环境。从实践来看,国企内部审计环境欠优,尚未形成完善的内审机制。一是国企内部审计缺乏足够重视,从组织领导到人员配置,难以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内部审计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工作开展,内部审计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三是内部审计缺乏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审计监督管理职能发挥不充分,弱化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因此,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构建,应优化内审环境,基于完善的内审机制,提高内部审计效能,契合新时期的改革发展需求。

1.2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影响内部审计效能

审计职能的发挥,要求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有力保障。当前,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对内部审计效能的影响较大。一方面,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受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由于涉及企业高层绩效监督,内部审计难以形成良好的独立状态,内部审计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形成良好的审计监督,审计监督职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确保内部审计效能的重要基础,也是扎牢内部审计藩篱,形成内部审计全覆盖的重要保障。

1.3内部审计能力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能力的提高,依托于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但是,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存在“本领恐慌”,知识结构单一、老化,业务能力不能满足新时期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存在“职业道德瑕疵”,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容易进行“人情”审计、“面子”审计,甚至出现以审谋私现象,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真实性;第三,内部审计人才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有待进一步强化年轻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招录;第四,审计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积极有效的考核效果。为此,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是当前国企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应从实际出发,为内部审计工作建设提供高素质专业型人才队伍。

2新时期强化国企内部审计建设的策略

2.1完善工作机制,为“廉洁国企”建设搭建“大审计”平台

推进“廉洁国企”建设工作长效化开展,体制机制建设是根本。公司注重完善管理体制,持续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力度,保证内部审计的业务独立性和公正客观性。在公司成立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由财务总监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形成了定期部署审计工作任务,定期研究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及时研究审定审计报告的工作格局。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重视加强内部审计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CPA、CIA执业资格的会计、审计专业人才充实内部审计队伍;搭建“大审计”工作平台,建立由母公司和各所属子公司审计岗位业务骨干人员组成的内部审计人员库;组织开展审计业务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宣讲公司审计理念,指导和推动各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不断提高审计队伍整体业务水平。

2.2拓展审计职能,为“廉洁国企”建设发挥“监察员”作用

推进“廉洁国企”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定位必须清晰,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对资金量大、内部控制差、管理水平低的单位加大审计力度,切实防范资金运行风险,避免可能造成的损失。在纪检业务的开展中,内部审计既为案件的确立提供线索,又协助案件的调查,为企业查办违纪案件提供大量可靠的证据。在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注重把揭露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把规范管理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督促和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严格企业的管理,对个别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审计人员提出建议,完善加强对涉及违反决策程序、违反财务审批程序、违反合同管理程序等重大问题的问责和管理,集团公司及时制定出台了违规经营管理制度,对触犯禁令的经营管理者,一经查实,不论结果,不论往绩,严肃追究责任。

2.3实施全面监督,为“廉洁国企”建设开展“啄木鸟”行动

公司通过开展绩效审计、专项审计和经营者审计,加强对企业管理和运行及经营者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经营风险和不规范问题。绩效审计摸清实情:每年定期开展下属单位的年度绩效审计工作,通过绩效审计了解下属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有关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为实施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提供了客观、真实、有效的依据。专项审计注重监督:紧紧围绕公司经营管理要求,按照年度审计计划安排,扎实推进专项审计工作。近年来,公司不断拓展审计领域,相继开展以子公司财务审计、经营者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工程投资项目审计、采购管理审计、合同管理审计以及招标管理审计等为主题内容的专项审计项目共计20余个,使审计在企业各个管理领域和不同管理层面上发挥作用,有效促进了公司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的提高。离任审计客观评价:及时对调整和离任的子公司及部门领导干部开展离任审计,在审计中融入领导人员廉政建设的检查内容,客观公正地综合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工作表现,为进一步规范干部管理和使用提供公正、客观、有效的评价依据。

3结语

综上所述,国企在内部审计建设工作中,应立足国企改革的大背景,坚持内部审计创新构建的目标导向。新的经济环境、新的改革要求,国企要坚持改革导向,深入推进内部审计建设,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在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在本文探讨中,国企内部审计建设,着力点在于从内外环境优化出发,通过明确内部工作地位、强化内审独立性、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国企内部审计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国企要以改革为导向,在深化内部审计建设中,立足发展需求,在改革与创新中促进战略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渠艺.国企审计强化措施和审计方法创新[J].全国流通经济,2018(34):126-127.

[2]彭笳玲.国企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J].财会学习,2018(32):132+134.

[3]庄馥萌.适应国企改革创新内部审计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8(20):92-94.

[4]母海军.分析强化国企内部审计及完善职能的思考和探讨[J].财会学习,2018(2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