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 坚定理想信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5
/ 2

增强文化自信 坚定理想信念

吴红娟

中共蓬莱市委党校 山东 蓬莱 265600

摘 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增强文化自信与坚定理想信念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阐明二者的关系对于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力图厘清二者的关系,探索促进党员干部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理性信念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这是首次把文化自信与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联系在一起作出的重要论断。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这一重要论断,首次将文化自信与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联系起来,深刻阐明了坚定理想信念的强大根基在于文化自信,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对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树立文化自信,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

文化自信的本质与核心是主体自信,是人的各项活动的精神基因,是人的一切自信的源泉和根基,具有广泛、深厚而持久的影响力。如果没有文化自信的支撑,理想信念的大厦根基就不稳,就容易坍塌。文化自信滋润和涵养理想信念,构成理想信念的精神底色。

文化自信在根本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支撑,理想信念就能愈加理性而坚定。

文化自信在实践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创造的自信,有强大的文化自信作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就能愈加强大而执着。

(二)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巩固和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与自觉服膺,是对自身文化创造力秉持的一种坚定信念和强烈信心,是对民族文化怀有的一种真挚情感和浓郁情结。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其作用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奠基于文化自信沃土之上的理想信念更坚定,能够为文化自信注入时代强音,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形式,激活并升华文化自信,为其补充新能量,从而巩固和增强文化自信。

二、在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增强文化自信,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党内政治文化是文化在政治层面的表现和行为影响,是长期积淀而成的比较稳定的一贯政治倾向,是渗透于政治生态各要素之中的文化精神,是政治生活的灵魂,也是滋养和涵化优良政治生态的气候与土壤,影响和制约党员的政治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因此,在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增强党员干部文化自信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可以锤炼党性、磨炼意志、砥砺品质、塑造人格、升华境界,成为纯洁党风的“净化器”,能够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淬炼出纯粹的党员干部队伍。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有助于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起着引领方向、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展示形象、凝聚共识、整合力量的重要作用。优秀的党内政治文化对于党员干部坚定文化自信、筑牢政治灵魂、守住精神家园、保持优良作风具有重要涵养作用。受此熏陶浸染,党员干部的人文素养、精神境界与政治素质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不忘初心,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在学思践悟中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一)坚定文化自信,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滋养心灵、涵养道德、培养素质,特别是建设政治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历史智慧的自信。以传统文化涵养政治文化,必须坚持继承和弘扬相结合,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积极阐发其时代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汲取其文化精神,发挥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比如传统文化中的“五贵”思想,一是政贵清廉清正,二是品贵自省自律,三是思贵知足知止,四是行贵慎独慎微,五是心贵敬畏敬惧,为我们今天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传统文化中这些关于为政、修身、自律等的内容,也是涵养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建设良好政治文化要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懂法纪、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二)坚定理想信念,以党性教育修好共产党人“心”学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德、立身、立业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以“心”性滋养党性,通过修养党性提升政治觉悟,在立心、正心、修心上下功夫。

第一,立心要加强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立心”,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第二,正心要加强修身培德。共产党人“正心”要求“四淡”:淡名、淡利、淡心、淡欲。淡名,贵潜绩;淡利,贵民生;淡心,贵敬畏;淡欲,贵正气。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锤炼道德品质,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第三,修心要加强党性觉悟。共产党人“修心”,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性原则,提高政治觉悟,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坚持学思践悟,以文化自信夯实作风建设

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要坚持学思践悟,最终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第一,自觉养成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党员领导干部要培养良好思想作风,打破思维惯性,坚持开拓创新,实践中要把握“三讲”原则,即讲事实,解决真伪问题;讲原则,解决是非问题;讲政策,解决利弊问题。

第二,自觉养成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学思践悟”,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今天,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学,在干中学、学中干,真正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

第三,自觉养成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古人讲,“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就是说,当官无官气是根本,做事不作秀是要义。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勤勉尽责、勇于担责、决不推责。坚持干字当头、干事创业、实干争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提振精气神、增长新本领、展示新作为。

第四,自觉养成情趣健康的生活作风。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品行,也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要自觉培养健康情趣、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坚持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自觉净化“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切实做到“大节”不偏离、“小节”不失守。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以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眼中有问题、脑中有观点、肩上有担当、手中有利器,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参考文献:

1.《学习时报》2017年03月09日,吴桂韩,《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2.《辽宁日报》2017年06月27日,李永胜,《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