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防渗加固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3
/ 2

基础防渗加固中的应用

李重庆

山东省滨州市山东恒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 256600

摘要:本文将以基础防渗加固为主要内容,结合实际各类建设工程与水利工程施工情况,分别从基础防渗与基础加固两方面,对相关施工技术进行详细论述,展现基础防渗加固技术对于工程项目稳定、安全使用的重要性,强化工程项目基础结构施工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基础防渗;加固;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水利工程项目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水利工程建设范围和规模都得到了一定增加,带动了偏远地区的经济收入水平提升,但同时频频发生的工程结构腐蚀问题以及短寿命问题,直接影响着城市行业运行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则对于施工团队来说,在如何综合性设计基础防渗加固施工方案、强化基础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改善结构腐蚀问题和短寿命问题,是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稳定且长久运作的基础技术保障之一。

1.基础加固技术

1.1水泥搅拌桩技术

在实际水利工程加固施工中,水泥搅拌桩技术是最常见、最广泛应用的基础加固施工技术,利用连体格栅布置方式来布置位于水利工程底部,通过专业搅拌机械搅拌制成的水泥桩,相互相连又相互独立,如同一张网一样扣在工程基地,将工程基地结构与工程底部地质紧紧“绑”在一起,有效对抗一般外界强压和水流冲击力,从而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加固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水泥搅拌桩技术对于施工前期准备要求较高,除了需要提前对施工位置进行详细清理以外,还要利用专业定位设备,对加固施工的各个位点进行确认和标记,保障加固施工的准确性,也提升施工团队的施工效率与质量。

1.2刚性砼桩地基技术

所谓的刚性砼桩地基技术,就在水利工程地基位置进行加固施工操作,利用特殊施工设备穿过地基位置的淤泥层达到底部土壤中黏土与砂石、卵石层等等深度停止,然后将提前施工制作的刚性砼桩直接打入不同土质结构层中即可,操作流程较为简单,不仅能有效提升水利工程地基的硬度和稳定性,还能提升基地整体的承载能力,但同时也因为这种施工流程,在水利工程后期使用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定期采用灌浆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底部结构之间的空隙位置进行填补,避免大量空气和水分进入工程结构中,对结构造成腐蚀和损坏,且同时提前做好的相关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突发,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

相较于前两种基础加固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是一种“中间型”技术,因为其加固桩强度低于刚性砼桩,但是高于水泥搅拌桩,再加上,施工材料自身性质的特别,使其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柔韧性和协调性上具有较好优势,经常成为施工团队的中等选择,但是其实际施工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施工人员技术流程规范化操作以外,还要对施工材料配方进行多次检测和实验,确保各个材料比例最佳,并同时精确化前期检测数据信息,保障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施工数据准确性,避免因为施工数据问题造成对水利工程的二次损坏,影响施工技术结果的质量水平。

1.4砂砾层、粗砂层技术

砂砾层、粗砂层技术不同于前三种加固技术,是水利工程加固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种类,其对于施工条件和标准具有一定要求,主要应用于水利工程基底是3米以上的软土基底,以及地基土质不好但承载要求高的水利工程中,通过利用振动水,将沙砾层、粗砂层之间的空气、杂质全部“冲走”,从而实现材料之间残存空间减少,基底密度和硬度逐渐增大;另外,这种加固技术在施工中并不是单独一种施工技术,而是配合着相应的基础防渗施工技术,先进行沙砾层、粗砂层施工,然后在进行基础防渗施工,两种施工技术叠加,既能够填补前期施工中遗留的不足和问题,还能够增加工程结构的抗腐蚀性、耐磨性,呈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施工质量效果,提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水平。

2.基础防渗技术

2.1垂直与水平防渗

(1)垂直防渗技术。防渗墙和齿墙防渗技术是垂直防渗技术中常用的两种施工技术,防渗墙没有施工条件限制,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水利工程中使用,但是其对于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要求较高,而齿墙防渗技术主要用于水利工程上下游端,即有效避免水分渗入,又能够控制水流量,一举两得。

(2)水平防渗技术。若是垂直防渗技术是水利工程内部的防渗施工技术,那么水平防渗技术就是水利工程外表层的防渗施工技术,主要原理就是在垂直防渗施工的基础上,或者水利工程结构表面上,利用特殊涂料或者抗渗材料进行所谓“结合”,进而形成一层“保护膜”,稳定且环保,能够有效阻止各类腐蚀性物质和水分无法通过结构表面,进入到水利工程主体结构中,从而实现了所谓的防渗功能。

2.2做好止水缝和水闸连接

(1)止水缝。止水缝的存在是因为在水利工程结构使用过程中,温度差变化以及结构地基沉降问题,造成结构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进而影响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止水缝施工技术能够利用适应力强、稳定且柔性较大的材料,对裂缝进行填补和维护,从保障结构防渗性能力,又避免了相邻结构物之间的影响。

(2)水闸连接。与水利工程连接的建筑物较多,一旦某一建筑物被水分渗入,水分便会跟着连接位置而进入到水利工程中,特别是对于土坝一类,更是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施工人员除了需要提前设置好相关的排水井,将建筑物水分及时排除以外,还要做好相关的防渗措施,包括:绕侧墙水平、底板垂直防渗等等,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渗透性水平。

2.3科学合理设计排水系统

除了以上两种基础防渗技术以外,还有就是科学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因为在实际水工工程使用过程中,水利工程结构会受到来自江河湖泊以及天气环境两方面的水分腐蚀,面对江河湖泊可以利用以上两种防渗技术,但是对于天气环境给予的水分,则要用排水系统来解决,对水利工程施工位置的地形、环境、气候等基础信息进行详细调查,特别是一些细节内容一定调查清楚,然后设计人员便可以结合自然环境特点,设计出最适合的排水系统类型、施工材料以及技术方案,然后利用模拟系统对施工情况进行模拟,依据反馈数据信息再对排水设计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及时将雨水等水分排出工程结构外,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又稳定控制工程基底的水分含量,促进水利工程进一步建设范围的扩大。

3.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水利工程这一类容易被水分腐蚀和破坏的工程项目来说,基础防渗加固技术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基础施工技术之一,不仅仅能够提升水利工程底部结构的质量水平,

还能够减少外界因素对于工程结构的腐蚀程度,延长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寿命,因此,施工团队和企业要重视基础防渗加固技术的深入应用和水平提升,应对不同的施工环境情况,选用适合的、可操作性的技术与设备种类,科学合理设计和规划工程结构施工流程,在保障基础防渗加固技术施工质量水平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二次伤害,促进水利工程项目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邓建杨.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大坝基础防渗加固中的应用[J].内蒙古水利,2019(09):58-60.

[2]童振科.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9(13):98-99.

[3]杨健.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238+240.

[4]吕华涛.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大坝基础防渗加固中的应用[J].门窗,2019(07):92.

[5]谭运吉.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大坝基础防渗加固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8(23):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