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8
/ 2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应用探讨

董敏

安徽省萧县人民医院 235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8年4月~2019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妊娠妇女病例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行利凡诺羊膜腔引产为对照组,行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宫缩发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阴道流血量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中期妊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引产成功率,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临床应用

在妇产科中,米非司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可以软化和扩张宫颈,广泛应用于在抗早孕、引产中等。同时该药也广泛应用于妇科手术之中。血浆蛋白结合率98%,经1.5h血浓度可以达到最高,作用维持在1天左右。在口服30h以后,会出现阴道流血,而且流血的时间最高达到16天。相比于黄体酮,可以大大提高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同时在各个受孕动物中孕产效应明显。米索前列醇口服吸收迅速,在服用的1.5h后,可以实现完全吸收。一般来说,中期妊娠引产有着较高的难度性,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孕妇的羊水量较少,不适用应用传统的引产方法。所以应加强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的应用,实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主要选取90例收治的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5例,观察组孕妇最低年龄为20岁,最高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为(26.54±3.58)岁。对照组孕妇最低年龄为21岁,最高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为(26.25±3.71)岁。经过B超检查,均符合12-18周妊娠。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如果患者伴有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应予以排除。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差异并不显著(P>0.05)。

1.2研究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为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片,1次口服2片,1天两次,连续服药3天。并于第3天早上8:00,将米索前列醇600μg放置在阴道后穹窿。行注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其剂量控制在100 mg左右,引产方式应加强羊膜腔内注射的应用。在引产过程中,羊膜腔穿刺术比较适宜。

1.3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宫缩情况和阴道流血状况等予以观察、对比。在疗效判定标准中,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包括完全引产、不完全引产和引产失败。其中,完全引产主要是指胎儿和胎盘顺利娩出,在B超检查后,宫内残留物并没有出现;不完全引产主要是指胎儿或胎盘部分娩出以后1】,发现残留胎盘或胎膜,而且清宫术或钳刮术等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引产失败主要是指治疗与上述标准不相符合。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5ec1f44defcaa_html_4d1adbd162ea86a7.gif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患者宫缩发动时间和阴道流血量对比

观察组的宫缩发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阴道流血量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宫缩发动时间和阴道流血量对比 (5ec1f44defcaa_html_931233a674cc6af7.png ±s)

组别

例数

宫缩发动时间(h)

阴道流血量 (ml)

观察组

45

36.59±9.15

92.08±23.42

对照组

45

75.83±8.99

91.85±22.99

t

8.911

1.526

p

<0.05

<0.05

2.2两组引产效果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7.78%、91.11%,观察组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引产效果对比 【n(%)】

组别

例数

完全引产

不完全引产

引产失败

总不合格率

观察组

45

40(88.89)

4(8.89)

1(2.22)

44(97.78)

对照组

45

38(84.44)

3(6.67)

4(8.89)

41(91.11)

X2

6.015

P

<0.05

讨论

中期妊娠引产患者,由于孕激素水平和宫颈成熟度不足,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极容易到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结合临床实践了解到,在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推广和应用价值显著。在受体水平孕激素拮抗药物中,米非司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药物与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较高,至少为黄酮体的5倍。对其机制进行分析,米非司酮口服吸收速度快2】,可以对子宫平滑肌予以软化和松弛。这是因为米非司酮,会降低孕酮活性,导致蜕膜支持度的缺失。此外,米非司酮对于延缓前列腺素分解也具有很大的帮助,并促使子宫对前列腺素敏感性的增强,加快合成外源性前列腺素,从而终止中期妊娠。米索前列醇可以对PGF1原有的活性予以保存,不断提高化学效果,在服用后可以迅速进行吸收。通过与米索前列醇的配伍,其临床作用显著,如强化和扩张宫颈,将子宫内源前列腺素释放和舒张子宫肌层的效果体现出来。从而给予成功引产强有力的保证。

综上所述,在中期妊娠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大大提高引产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彩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病理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0):79.

[2]孟庆英.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利凡诺中期孕引产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1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