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提升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浅谈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提升路径

韩嫣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200

【摘要】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影视制作与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障,论文以此为背景,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基数和提升路径。

At pres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arrival of the new media era,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China’s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e and promotion path of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制作;影视传播;媒体传播

new media;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tion; film and television communication; media communication

1 引言

影视是传播速度比较快,传播范围比较广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几岁幼儿,到耄耋老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也都喜欢将看电视作为业余生活之一。而影视作品又不仅仅具有娱乐功能,还应该具备文化传播功能、教育功能。为此,影视应该重视新媒体的传播,要在作品中加入传统与现代元素,从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2 新媒体的特点

第一,新媒体的时效性。新媒体的传播是立足于互联网,互联网传播速度十分快捷。影视传播,则是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快速的特点,结合媒体传播时效性的吸引力,加深自身的宣传能力,提高影视在人群中的潜在观众数量。第二,新媒体的交互性。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各类影视、短视频软件、APP等也进入了人们的娱乐生活。而观影的评论,弹幕开始出现在影视中,观众可以通过人们对于影视的认知,说出一些自己的想法。第三,新媒体的参与性。新媒体更加注重了普及的特点,让影视作品更加大众化。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出现了很多的小视频软件,人们可以根据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自己的一些心情,去拍摄一些简短的小视频,这类拍摄制作也相对简单,传播更容易。而传统的影视中,由于拍摄难度大,成本高,对于影视,一直都明确地划分了台上和台下。新媒体的出现,提高群众对于影视的参与度,使影视制作与传播更为广泛。第四,新媒体的融合性。新媒体具有很强的融合性。目前,很多流行的短视频软件,很大程度受益于新媒体的融合性。以往,人们总是羡慕影视中出现的各种、浪漫的、热血的、煽情的等等各种视频画面。而新媒体的融合性,使这样的场景可以普及到人群中,人们可以先完成的素材拍摄,通过计算机软件,对视频进行加工,根据自己的爱好对素材进行剪辑、组合,或者在拍摄时,设置添加自己想要的特效、音乐等,让艺术更加贴近生活。

3 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技术分析

3.1 计算机技术

在当前时代我国各领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在影视制作的制作方式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特别是在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推陈出新,更是因此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影视制作的简洁化处理、信息化处理,使得剪辑工作相对变的比较以往来说简单了许多,更是使得影视制作技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渐的转移到影视后期制作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的影视制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影视特效技术制作符合剧情而又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宏大场景的场景,影视作品的完整,深化影视作品给观众的主要中心思想、渲染场景的环境氛围,充分地展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更是因为影视特效技术的存在使得影片拥有着更加形象生动的动画特效效果、丰富了影视作品中各类人物的表情动作效果,使的整部影视作品达到导演、观众所期待的理想效果,同时也推动了影视工作的繁荣发展。

3.2 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使科技与艺术相互结合,信息技术是数字媒体的最大运载动力,方便信息的传播,结合当代艺术,将信息运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中。数字媒体的传播方式主要以图像、音频等为重点,把需要传播的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展现给观众,就是从信息采集的开始就以数字化的形式开展。数字媒体越来越被人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也在影视技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数字媒体化持有非常好的广泛性,它可以应用的范围广泛,可以带来资源共享的发展,数字媒体化可以给人们带来新鲜感,提高人们的生活兴趣,增加人们的体验感,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观看模式,使事物变得有趣味性。

3.3 移动多媒体技术

移动多媒体技术作为新媒体技术的重要分支,能够通过移动设备实现影视信息传播的目标,强化影视传媒的便利性,使得各项影视信号在后期节目制作和节目传播中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就目前来看,移动多媒体在我国传媒行业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不仅能够实现影视节目信号传播的目标,还能强化移动网络中各项信息的回转效果,有效控制各项干扰因子对影视节目信号传播效果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影视传媒水平。在影视传媒中应用移动多媒体技术还能减少各项影视节目信号在发射过程中的流量费用,尽可能地保障受众自身应有的权益,避免受众在观看影视节目时出现自身权益受损的问题,确保受众能够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地观看各类影视节目。

4 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提升路径

4.1 抓住目标观众人群

新媒体时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实际上也封锁了人们的视野,传播学家指出的“信息茧房”理论中说道: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技术和社交媒体大量地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和审美品位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让这个群体与外部有了一定的封闭,但是内部的消息通畅无比,当一部影视剧符合其中一人的审美品位时,就可以迅速在新媒体上引发同一群体的关注,同时与新媒体捆绑的大数据技术也会将相同类型、相同审美的影视作品推荐给特点人群,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影视创作者应该比从前更加清楚自己作品的定位、目标观众和适宜人群,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兴趣特点和爱好都有了更详细的分化的情况下,由于众口难调,做一部春晚式的全年龄段作品几乎很难成功,倒不如从一开始就抓准作品定位,精确推送。

4.2 注重影视创作的年轻化发展

在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创作已经逐渐朝着年轻化方向不断发展,这也是当前影视事业发展的趋势。随着新媒体传播性的体现,使得当前影视的受众群体接受模式发生一定的转变。因此,在实际影视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创作内容中的冲突性提高重视度,通过对冲突性的增加来吸引更多观众,并提升影视自身原有的艺术价值。当然,影视创作者需要明确,冲突是影视故事发展的关键所在,如若冲突不明显,势必会影响到影视创作作品的艺术性和价值性。此外,影视创作基于年轻化的发展,需要强调对关键人物的塑造,刻画出影视作品中具备鲜明特色的代表人物,并且这些人物的性格、故事情节需要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习惯和需求。

4.3 去粗取精,关注影视制作中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传统文化浩浩荡荡地流传了几千年,在这几千年的长河中,由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环境的变迁,文化也能够折射出一定的时代性。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比如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虽然具有当时的时代性特征,但是也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我们在影视制作中,应该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关注影视制作中的优秀文化,关注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4.4 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与观众的互动

互动是新媒体比传统媒体传播的优势所在。在影视传播中,与观众的互动,能够充分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吸引观众的关注度,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在新媒体背景下,影视传播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与观众互动,在互动中,将影视作品中展现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观众。新媒体技术的背景下,媒介形态,也呈现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还是以人们日常接触较多的手机、电脑、电视等,目前,我国的影视业产品,很大一部分都在通过小视频互动的方式,在传播着自身的精神内涵,由于小视频较为方便,简短,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简单地看一眼,还可以发表自己喜欢的评论和弹幕。这种互动性,很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参与需求,使其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背景下,影视事业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对影视创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影视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当下,要想提升影视创作质量、效果,需要明确影视创作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形态特点,深入分析影视创作现状,需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突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以此为我国影视后期制作与传播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翛然.浅谈新媒体时代下影视制作与传播路径的机遇与挑战[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1):124.

[2]高凯,王秀峰.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J].科技传播,2018,10(16):92-93.

[3]唐芸.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提升路径探究[J].电视指南,2018,9(0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