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李洋 1 刘涛 2 李师宇 3

1. 身份证号码 : 230231198*** 02431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2.身份证号码: 2310851989***2077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3.身份证号码:23030219840***441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的建筑工程也在逐年增多,而国家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也日益广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依赖于施工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各类操作规范的完善。本文对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其属于构件在1m以上的结构,其和普通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而言,大体积混泥土施工中,有可能遭受水反应以及温度等的影响。从而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溢水或者裂缝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为了确保土木建筑施工质量达标,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水平的提升。

1概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对土木工程在质量、结构设计及美观性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而作为土木工程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形式之一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最终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土木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而且也决定了土木工程整体后期的使用价值。就土木工程的现实施工而言,因为其结构上的特征不同,所以也会对混凝土结构的形状及体积等因素有着不同的要求。而就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结构而言,其中有些混凝土结构在体积上比较大,甚至会高于混凝土结构常规体积标准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合理应用施工技术,严控施工过程,切实增强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及安全。

2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2.1水泥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具备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较低的特征,因此在施工时,水泥水化热易聚集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而难以散发,进而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热量越积越高,致使混凝土内外部温差越来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水泥水化热的释放量与水泥的种类及用量密切相关,同时,当混凝土存放时间越长时,水泥水化热也越大。

2.2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土木工程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为保障混凝土浇筑后硬化的质量,需保证其有两成的水分,但是现实施工中,时常会因施工人员不能对混凝土施工后的水分蒸发进行有效控制而增大混凝土的收缩,进而造成裂缝问题。同时,因为应用大体积混凝土开展施工时,为增强混凝土的质量,通常会掺一定量的添加剂和矿渣,这也会使得技术人员控制混凝土水分蒸发的工作难度加大,进而增大混凝土裂缝问题出现的概率。

2.3施工技术的原因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是否详实可靠,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否过关等,都是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倘若施工技术与当地地质条件不符合,没有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施工,都会致使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技术按照流程操作,大体积混凝土就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极易出现裂缝。

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扩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散热面、方便后续的振捣操作,一般使用分层浇筑的方式,也可以依据项目现场情况,选用推移式的浇筑方式。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缝的设置问题,同时还要保证浇筑的施工顺序满足相关的工艺标准,并将混凝土分层摊铺厚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操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浇筑时间、浇筑效率等等。具体来说,在混凝土铺设时,应将其铺设厚度控制在600mm以内;在振捣时,应充分把握不同型号及种类振捣装置的性能特征,并依据浇筑要求选取合适的振捣装置;在管理方面,应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实施全面管理,严格控制各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同时应依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施工工艺以及浇筑设施,还应不断积累经验并学习新型施工技术,同时还应完善施工现场的考核以及评价体系。

3.2混凝土材料配比

水泥是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施工前期,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土木工程的需求去合理选择水泥原材料。在采购结束后,还需要对水泥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只有达到施工标准的材料才能投入使用。在制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过程中,还需要添加适量的细沙和辅料,如果还没有达到施工标准,还需要向其中添加适量的添加剂,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施工要求。一般情况下,土木工程建筑中主要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型号主要有几种,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都不符合施工需求,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向其中添加适量的添加剂,既能够降低水热化的出现概率,还能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情况,从而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

4优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的措施

4.1优化土木工程设计

在对土木工程建设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全面了解好当地气候的具体变化,及时制定出适宜的混凝土配比方案,比如,可以通过合理加大钢筋配比来增强结构中易出现温度裂缝问题位置的抗温度裂缝能力,促使相应的拉力和应力达到平衡状态。同时,大体积混凝土设计过程中,必须明确后浇带及伸缩缝的具体位置。再结合混凝土结构现实施工的需要,科学合理的增大水化散热的范围,减小结构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防止相应拉应力的出现,有效杜绝因温度因素引起的裂缝问题出现。另外,也可以优化二次浇注施工设计,合理增添钢筋网,提高结构的抗拉应力性能。

4.2结合实际,对材料配合比进行调整

第一方面,对粗骨料进行选择过程中,需要重视进行连续级配,将砂作为细骨料,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掺合料配合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优选外加剂。遵循经济性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对单位混凝土使用量进行适当降低,从而提升粗细骨料和参合料的配合比例。着重使用凝结长、水化热系数低的水泥材料。同时,为了促使大体积混凝土的泌水性得到降低,可以选择使用矿渣水泥。然后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在其中添加适量减水剂,从而对混凝土的用水量进行合理控制,进一步强化施工效果。第二方面,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对结构进行具体施工期间,施工流程是:施工人员先对符合施工标准的混凝土进行选择,同时对钢筋和七天相应材料进行选择,此后参考相应工程施工标准和设计结构需要,明确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最后对截面进行设计,对构造作出仅一部分优化,明确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4.3抗裂性能提高的应用

要想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要做到:第一,必须优化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反复进行试验,找出抗裂性能最强的配比,将其应用到现场的施工中,与此同时,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也要严格按照最强配比进行配制,提高大集体混凝土的稳定性。第二,通过加入合理的配筋,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薄弱部位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的抗裂性能。

结束语

当前,我国现代混凝土建筑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也得到较大的进步,这就为大体积混凝土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此,在相应建筑行业当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带来更加明显的要求。所以我国若想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结构技术方面拥有更高的成就,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溢水问题和裂缝等问题,要加强在大体积混凝土搅拌。

参考文献

[1]梁航.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9(19):122.

[2]章一夫,刘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24):20-21.

[3]杨卓.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8):194.

[4]王敏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06):17-18.

[5]易中理.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