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三步曲”让体能练习成为课堂的助推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3
/ 2

“SWOT+三步曲”让体能练习成为课堂的助推剂

王蕾 1 张凯 2

1.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 255000

2.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 255000

摘要:体能练习是身体锻炼的保障。运用“SWOT”方法分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通过“三步曲”的形式,让体能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别样魅力。

关键词:swot 快乐体育 体能训练

田麦久先生和卢元稹先生的两篇文章,是关于探讨新课标与体育与健康课基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两人共同的指出:体育课也承担着发展、锻炼学生体能的职责[1]。而在课程标准中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而你在身体锻炼过程中,势必涉及到体能练习。对于身体锻炼与体能练习的关系认识,我是这样理解的:两者就像练武术一样,中国有句武术谚语叫做“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意思就是说练武术你只练习套路动作,而不进行功力练习,那么永远都是花花拳绣腿。同样的,体能练习是身体锻炼的根,它承载于身体锻炼的方方面面。任何形式的身体锻炼,细细肢解到底它也是体能练习。所以,体育与健康课中的体能练习是必须要存在的。

其实,一开始自己对于这个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体能练习,自己也是非常苦恼的。初始时,自己只是生硬的运用教学任务的形式进行任务布置,虽然学生练得大汗淋漓,可心中的“原始动力”却十分的匮乏。现在细细考虑一下,还是那时的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关注学生差异”等新课标的理念,自己是能够做到“朗朗上口”,可也仅仅只是“朗朗上口”而已。实质性的东西: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实践这些理念,自己及并没有扎扎实实的落实到实处。

直到有一次听省级优质课巡讲的时,有一场毛振明先生的报告,他提到一句话:“体育课就是让学生快乐的流汗”[2]。怎么快乐呢?他深入浅出的从教师思想转变、学生思想转变、课堂教学设计落脚点等维度进行讲解,细听之后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回校之后,自己进行了反思总结,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总结出了“SWOT+三步曲”的方法,逐步扭转了学生不爱体能练习的情况。

一、进行课堂“SWOT”分析

“SWOT”是指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结合自身的课堂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优势:师生关系融洽,因属于新教师,与学生隔阂代沟较小,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较高。

2. 劣势:教师工对新课标的钻研不够深入,对教材内容的把握能力不够。同时,前一阶段体能练习的教学中对于学生兴趣的引导不够,学生对此环节有一定抵抗心里。

3. 机会:学生对于课堂新鲜的活动形式较为乐意接受,喜欢竞争与团队合作。同时,不得不承认许多学生对成绩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中考成绩,体育作为一门中考科目,体育中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威慑。

4. 威胁:如还不能够让学生对体能练习的产生兴趣,继续让抵抗的情绪延续,会慢慢发展成厌恶体育课,或只认为体育课就是体能训练课。影响学习兴趣,与新课标的理念背道相持。

二、制定合理计划,循序渐进进行体能锻炼

根据整体的分析,制定了“学生思想——课堂措施——课后措施”的三步战略。

第一步:学生思想的转变

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转变学生对体能锻炼的认知,让他们意识到体能练习是非常有作用的。通过理论课(幸福、健康的生活由谁支撑?)来讲解生活中许多的事情因为缺乏体能而发生的遗憾,如:想去爬山登顶看日出,因耐力不行而不能成功登顶;身体素质差,经常感冒打针,耽误学习时间,由而成绩下滑。然后进行自己对比,让学生意识到体能差,素质差,会影响到方方面面。同时,在室外课中,在各种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当学生输掉一次小的比赛的时候,将输的原因分析到身体素质上来,激发对身体素质增强的原始渴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会慢慢发现自己在体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继而产生提升体能力的想法。

第二步:课堂措施的转变

首先,逐步的开始在每节课中进行素质锻炼,逐步加强体能锻炼的强度与形式。让学生对体能练习有个适应过程,防止出现抵触心理。其次,丰富体能练习的形式。研究杜聪构建的青少年初中生体能训练内容体系,探究该体系对青少年学生体能的积极干预效果,以此丰富和完善青少年体能训练活动[3]。以往的课上,自己的体能练习形式机械、重复。后来体悟“快乐体育”,教师首先转变了思想,让想法设法让学生在练习中乐起来,并且还要乐在其中。于是,体能练习小比赛、小游戏在课上多了起来,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的高涨起来。最后,合理利用激励的力量。在课上最后阶段都会拿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专门的体能练习,并结合团队龙虎榜、个人风云榜、进步达人榜三个榜单进行强化激励。通过团队的归属感与荣誉感、个人竞争意识、个人的进步意识三管齐下来激励他们对体能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对体能锻炼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都主动起来,真正让学生主体性起来!

第三步:课后措施的转变

以前,课后的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为零。现在,课后会让学生写一些在平时家中锻炼的一些感悟,让学生运用运动处方对自己进行就诊,找出问题,自己尝试解决,如有疑惑之处,可在上学时找老师进行咨询,老师根据学生具体问题在进行专门指导。这样,学生能根据个人差异不断进步,而老师也解脱出来,只是一个指导帮助者,帮助他们进行,帮助他们能有个更好的身体素质去享受生活!

体能练习是身体锻炼质量的保证,如果没有较高质量的体能练习,那么高质量的身体锻炼就是空谈。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毛振明;日本的新体育——快乐体育简介[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3]杜聪.青少年初中生体能训练内容构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