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及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8
/ 2

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及解决对策

李磊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对于土建工程而言,其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若是没有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很有可能会导致施工中出现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甚至会导致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达不到指定的要求。为此,本文对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分析

1 现场的土地建设管理   1.1 对施工组织的管理   施工过程的材料选择、应用,人员的分工,施工的设计,人员的管理都影响着施工进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组织管理,多采用机械施工作业,提高施工的速度和效率,使其能够是施工进程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还应重视施工人员的管理,注重人员是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并监控人员的施工速度,将人员的施工效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1.2 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材料是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材料的成本占施工成本的绝大部分,对施工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施工事业单位角度看:(1)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规划,计划好所用材料和设备的计划,并制定建设需求表,大量采集材料的类型和质量,做好比对,保证所用材料的质量。(2)在施工工程中,管理人员要及时跟踪施工进度,记录施工状况,做好对日常施工材料的维护,以免出现施工过程中材料短缺状况,进而影响施工的进度,达到节约时间成本,追求最大利益效果的目的。   1.3 对施工成本的管理

对成本的控制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点,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施工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每个建设者的目标,(1)在采购材料方面,尽量选取物美价廉的材料,减少购买材料的费用。管理者应监管现场材料使用状况,防止浪费。(2)管理采用专业化管理,管理人员要注重提升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水平,做好财务管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财务紧缺问题。(3)有针对性地管理,对于施工步骤复杂、周期长的要有轻重缓急意识。   1.4 对施工安全的管理   要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有序的进行,就要协调好人员的流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的管理,确保人员的安全,给予施工人员一定的奖励政策,激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建设工人明白自身的责任,更好地融入到工程建设中。

2 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弊病分析   2.1 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   施工成本主要就是指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成本的管理以及控制对于企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主要包括施工阶段的职权不清,这就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不够明确,对于管理工作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施工材料对于施工的成本而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且其价格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所以在材料的采购以及保存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成本风险。此外,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若是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也会对施工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一定程度上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   2.2 工程施工方案存在的不足   在工程项目立项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合理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要保证其能够严格遵循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对于人力以及物力等资源要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工期。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组织的弊端也就在施工中经常出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人员自身的考虑不够周全,预算编制也不够科学。   2.3 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不足   安全意识是保证施工安全性的核心,但是许多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就使得违规操作的现象较为常见。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手工代替工具操作以及物品存放不当等。对于施工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造成事故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2.4 施工质量存在的不足   施工人员作为土建施工的主体,其专业技术水平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国的施工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综合素质也不高,因为施工现场的施工工序有着相对比较紧密的联系,具备劳动密集的特征,所以投入的人力资源较多,难以对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具备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相对比较匮乏,这就使得工程项目的施工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3土建现场质量管理有效措施   1、加强人员控制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道德以及素质教育都是少不了的,管理人员要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加强技能培训,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施工现场管理必须要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作为依据,并健全人员岗位责任制,对引起工程质量事故,造成产品破坏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罚。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建立,高质量监督人员素质水平。一些施工单位通常会避开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借领导的口头允许,无视质量管理,脱离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不按操作规程办事。因此,现场施工管理必须要有一条统一的标准,统一处理施工现场的全部问题,同时也需要个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2、加强各方协调监督   现场工作监督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要各方面的协作,各方面的施工也要及时完成,管理人员还要积极主动的排除故障,减少资源浪费和损失。与周边的各部门加强联系,大力解决施工中国发生的各种纠纷和矛盾。加强对各种配电线走向的管理,督促各班组的分工合作,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计划进行施工,保证在工期内完成任务,确保工程能按期交付。   3、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   施工的组织设计就是指导施工准备以及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文件,其中的内容主要根据施工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当地的实际条件而确定。一份好的施工计划方案,要科学的概括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搭配,优化资源配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造价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施工方案也需要投入不同的资金,进行不同的成本管理。因此,施工前,应组织包括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一起采纳与研究施工计划的制定,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不断提炼归纳,优化设计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4、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事前的质量管理包括,在施工前,一定要制定好可行性计划和施工方案,并保证这些方案能切实可行,促进工程的完善,而通过施工质量计划的确定,施工的单位就可以合理制定施工工序和施工技术了,在做好相关管理措施的规定,这样就能大量的减少施工矛盾和事故发生,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将施工风险降到最低。事中质量控制的主体是对施工工序的控制,工序控制的关键点就在于加强检查,从施工材料、设备到施工技术,不落下,每一个环节,不让不合格的工序带入到下个供需当中,针对工程质量的问题,一定要查明原因,找出解决措施,并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查明原因并备案,以免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结束语:

面对建设管理中的种种问题,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企业及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这些问题,针对问题展开分析,找出解决对策,提高信息化的管理进程,通过这种方式让现场的工作高效进行,促进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挪威诺伯格一舒尔茨(Norberg—Schuls).存在·空问·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念──变异、软化、背景、启迪[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94

[1]杨国润.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及解决对策解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00128-00129.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