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 2

浅析如何做好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孙爱俊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人民医院 山东德州 253300

 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心身状态的积极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本院妇产科接收的住院患者148例为对象,按照护理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其纳入试验组、基础組,各组74例,基础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前提下增用心身护理措施,评比两组住院患者经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心身状态情况。结果:经不同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心身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将心身护理措施实践于妇产科住院患者中,可减轻其负面情绪,保持积极的抗病心态,使疾病更快康复,同时能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效果较佳。   

【关键词】 临床护理;妇产科;心身护理;生活自理能力;心身状态   

  妇产科接触的大部分患者均因疾病和生理特征具有特殊性而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多难题,多数女性患者较为敏感,病情治疗会对其身心形成相应的负面影响,一些患者在怀孕、分娩期间还会对身体造成巨大负担。因此,妇产科患者住院过程中容易出现负性心理情绪,且日常生活能力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护理人员需格外注重这类患者的心身护理,引导其合理调整自身情绪,以加快病情康复。此文择取本院妇产科接收的住院患者148例为对象,旨在研析开展心身护理对这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心身状态的积极作用,汇报详情如下:  

 1 对象、方法   

1.1 病例来源 择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本院妇产科接收的住院患者148例,入选患者认知清楚、无意识障碍,能够自行或由护士指导下参与护理评估研究,排除患有重要脏器功能性病变者;年龄24-62岁,中位年龄(43.7±8.16)岁;63例为剖宫产孕妇,14例为妊娠期并发症患者,28例为宫外孕患者,26例为子宫肌瘤患者,17例为卵巢囊肿患者。按照护理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其纳入试验组、基础组,各组74例,两组病例的各项基线资料经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基础组予以常规护理,即创设舒适温馨、整洁干净的住院环境,予以常规入院宣教,遵医嘱用药,保护患者个人隐私等。   

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前提下增用心身护理措施,详细方法:①心理干预。妇产科治疗常常涉及患者阴道、子宫等较为私密的部位,部分患者配合度较低,加上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易使其出现紧张、忧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护士在日常护理中,应主动和患者交谈、沟通,向其详细解释疾病起因、治疗目的、方法流程、预后效果等,尽可能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强临床配合度。此外,护士可向患者讲述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情况,鼓励同类型病友之间增加交流,互相分享治疗经验,进而提升对临床治疗的信心。为每位患者开展隐私护理操作时,需提前讲明目的、方法,并获得患者同意及配合,注重保护其隐私,加强患者安全感和信任度。②疼痛护理。实施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均有切口疼痛现象,护士需向其解释疼痛出现原因,指导正确的缓解方法,针对疼痛剧烈者予以适量的镇痛、止痛药物。引导家属多和患者沟通、交谈,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按照病情状况积极调节其体位,定时施予翻身、叩背等护理,防止切口受到压迫。③组织进行集体活动。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可组织开展一些合适的集体活动,如游戏、参观、座谈会等,每周1次,每次1小时,使患者在集体活动中打开心扉,互相沟通,积极抒发和调整情绪,以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态。④康复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护士按照患者的身体状况,引导其进行简单的躯体训练,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加快康复速度。  

 1.3 评估指标 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取ADL量化表进行判定,包括主观评分、客观评分两个部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②心身状态采取本院自制的心身状态评分量化表进行判定,涉及抑郁和焦虑、配合治疗程度、遵医行为意识三方面内容,评分越高代表心身状态越良好。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对各项数据予以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表达为(x±s),数据比对经t检测;计数数据表达为 (n/%),数据对比经x2检测;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 结果   

2.1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 入院时,试验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0.9±12.83)分,基础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1.2±12.75)分,组间ADL评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ADL评分为(82.3±9.28)分,基础组患者的ADL评分为(71.4±11.02)分,试验组患者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  

 2.2 心身状态评分情况

由数据得知,试验组患者的各项心身状态评分都显著优于基础组(P<0.05)。   

3 讨论   

伴随医学模式的不断变革发展,卫生领域逐步对心身护理引起了高度重视。具体来讲,心身护理是强调患者心身相互联系的一种护理方式,注重兼顾身体、心理两方面护理,积极转变传统的单调护理模式,以维护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协调性,并以此推动疾病康复进程。现阶段,心身护理被普遍用于妇产科护理实践中,心身护理通过剖析女性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问题,施予个性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其宣泄与疏解负面情绪,以增强自愿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使护理质量得以有效提高。该研究的结果部分指出:经不同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心身状态评分显著优于基础组(P<0.05),这提示心身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显著。   

综上可知,将心身护理措施实践于妇产科住院患者中的效果确切,可减轻其负面情绪,保持积极的抗病心态,促使疾病更快康复,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建议推广应用。

4以产后抑郁症为例展开的讨论

产后抑郁症属于常见病症之一,如果不能及时给与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有关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增加对抑郁症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减轻患者因为对疾病的未知而加重病情。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保持室内的环境安静,以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从而改善精神状态。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寻找患者真正焦虑的原因,病症对患者焦虑的原因進行充分的干预,帮助其稳定疾病特点。   

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亲情护理模式,①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亲切、和蔼可亲,使患者充分的感受到爱护,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患者的感受,给予患者必要的尊重,帮助患者稳定疾病的状态,让患者感到放松,感受到如家人一般的关爱。②护理人员积极的与患者家属交流、沟通,告知其对患者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对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临床作用,家属要多花时间陪伴患者,以减少患者的孤独感,帮助患者消化出现的负面情绪,以改善患者整体的心理状态。③指导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协助护理人员一同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  

导致患者疾病发生的原因与遗传因素、生长环境、个体差异、不良事件的影响等不同的因素有关,需要对患者进行深入的检查,才能够明确患者的疾病发展特点。抑郁症患者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严重妨碍正常的生活、工作。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不是很明显,没有办法帮助患者完全走出焦虑的负面情绪,极易复发。对患者实行亲情护理模式,在整个干预的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在情绪上进行调整,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从而改善患者的配合度。患者家属的支持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联合家属对患者进行亲情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尤其重要。患者在接受家人的陪伴与支持后,在整体上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会显著提升,更有利于患者的心理情绪改善,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 白玉芳.心身护理在妇产科住院患者康复中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03):97-98.  

 [2] 曾玲玲.心身护理对妇产科住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心身状态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3):54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