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9
/ 1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

辜秀琴

简阳市石桥中心卫生院,四川省简阳市, 641401

一、什么是阑尾炎

阑尾炎是指阑尾发生的炎症,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临床上主要分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两种。阑尾炎的发病人群很广,各年龄段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以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反跳痛。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右下腹疼痛,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一般无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下腹部固定。

5e9bf91cb9c32_html_ba9d22418f460369.png

二、阑尾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阑尾腔梗阻。阑尾腔梗阻是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引起阻塞的原因有阑尾壁内淋巴结增生、粪石、异物、寄生虫等。

(二)细菌感染。细菌进入阑尾腔,阑尾发生阻塞后引发阑尾感染。

(三)生冷和不洁饮食、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便秘、腹泻等,都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诱发阑尾炎。

三、阑尾炎的治疗。

可保守治疗和阑尾切除手术治疗。患者自身情况或客观条件不允许,可进行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为手术做好准备;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阑尾、闭合盲肠,是根治阑尾炎的最有效的方法。

哪些情况会增加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

患者年龄偏大、肥胖、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时间长,术中腹腔内脓液过多,术中对切口保护不当,术中切口创缘受到污染等均可增加术后切口感染机会。

如何预防切口感染

术前准备。术前重视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在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在备皮时注意不要损伤皮肤以免外源性感染。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手术间空气消毒,保证手术室环境表面清洁;加强手术医生无菌意识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按要求进行洗手;保证手术器械灭菌合格。

手术时操作尽量轻柔减少组织损伤,保持有效止血,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术中保持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避免低体温。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因为感染率与伤口暴露时间大致成正比,暴露的时间越长,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长时间的暴露也会不利于手术后伤口的愈合,因为长时间的暴露会导致伤口被挤拉的时间就越长,容易导致伤口变得水肿。

放置引流。合并有腹膜炎的复杂阑尾炎、手术阑尾残端处理不满意者需要放置腹腔内引流,应另行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引流,应首选密闭式引流。

(六)使用抗生素:阑尾炎大多数是是混合型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正确选择合理使用抗生素。

六、哪些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阑尾术后切口感染?

(一)保持病室清洁。病室应定时开窗通风,各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地面采用湿式清洁,床单元应保持整洁干燥,遇污染随时更换;限制探视人员和时间。

(二)术后卧位与早期活动。手术后一般给病人采取半卧的姿势或着斜卧,这两种姿势都能缓解患者腹壁的张力,让患者不必用腹部的力量可以减轻痛苦且有利于引流和炎性渗出物流入腹腔,使炎症局限。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即可进行床上翻身、活动肢体,待麻醉反应消失后可下床活动并按摩下肢,可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黏和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产生。

(三)引流管护理。手术后放置有引流管的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和炎性渗出物流入腹腔,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弯曲、受压,并经常对引流管从近端至远端挤压保证引流管通畅,防引流管堵塞。

(四)切口护理。每天按时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干燥固定,有无污染,观察病人切口有无红肿疼痛。伤口应保持2天换一次药,如遇切口敷料浸湿或污染应及时换药。

(五)对于那些高危患者例如有糖尿病病症的患者,每天要按时检查他们的生命体征,注意他们的血糖指数。如果患者的情况较差的话,应该对患者的全身进行营养支持。

(六)饮食护理:阑尾炎切除手术的患者一般 当天禁食,肛门排气后方可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为半流质、普食。饮食应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七)心理护理。在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况,这些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所以在患者手术后,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讲解手术后会出现的不适症状,使病人了解并消除紧张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有利于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