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结肠镜检查治疗并发膈下游离气体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1
/ 2

纤维结肠镜检查治疗并发膈下游离气体分析

孔德胜 1 王飞 2

1河北钢铁集团有限责任职工医院 老年病二科 056000 2河北钢铁集团有限责任职工医院 消化内分泌一科 056000

摘要 通过1 例纤维结肠镜检查治疗出现膈下游离气体患者分析,膈下游离气体不能作为诊断消化道穿孔的唯一标准 , 要充分认识膈下游离气体的病因和鉴别诊断 , 避免误诊1]

关键词 膈下游离气体 ;消化道穿孔

随着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纤维结肠镜检查已较为普遍,已成为诊治结直肠疾病最常用的方法,随着结肠镜不断的完善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是一种相对较安全的检查,但仍有肠穿孔危险。

一、临床资料

患者中老年男性,1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上腹部胀痛,偶反酸、烧心、嗳气,伴腹泻,排糊样便,约3-4次/天,伴里急后重感,无脓血便,未在意,1周前腹痛较前加重,排糊样便,5次/天,入院。2.既往“高血压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3.查体:T:36.5℃,P:90次/分,R:18次/分,BP:150/90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0次/分,心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多发性息肉部分予以镜下治疗,息肉均光滑,黏膜色泽正常。镜下结果可见表1。

表1纤维结肠镜下切除息肉具体报告

回盲肠

盲肠见3枚息肉,大小约0.2-0.3cm,IIa,光滑,黏膜色泽正常,予以高频电凝除治疗。

升结肠

见5枚息肉,较大者近脾曲,大小约0.6*0.5cm,Is,予以1:10000肾上腺素亚甲蓝黏膜下注射,抬举征阳性,圈套器切除,创面呈白色,钛夹2枚夹闭创面,回收组织送病理。余息肉予以高频电凝除治疗。

横结肠

见20余枚息肉样隆起,较大者2枚距肛门约70cm,大小约0.6-0.8cm,方法同上,钛夹各1枚夹闭创面,回收组织送病理。余息肉予以高频电凝除治疗。

降结肠

见20余枚息肉,大小约0.3-0.6cm,IIa或Is,予以高频电凝除治疗。

乙状结肠

见20余枚息肉样隆起,较大者1枚,大小约0.8*1.0cm,方法同上,钛夹共2枚夹闭创面。

直肠

见10余枚息肉,大小约0.3-0.4cm,IIa或Is。因患者不能耐受继续治疗,退镜。

内镜下息肉治疗后患者安返病房,有轻微腹胀,余未诉不适,嘱患者暂禁进食,次日患者诉腹胀较昨日加重,查体腹软,叩诊可闻及全腹鼓音,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行腹部X检查见图A1提示双侧膈下游离气体,腹部CT见图B1-3提示腹部空腔脏器穿孔,2019-06-14 血常规WBC15.47*10~9/L,NEUT58.3%。联系外科会诊,因患者腹部体征不明显暂不考虑手术治疗,给予胃肠减压、禁食水、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 q12h、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g q12h静点,经抗感染、补液等治疗1周后患者腹胀明显减轻,住院期间患者查体持续腹软,叩诊可闻及鼓音逐渐减轻,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无发热、寒战。复查2019-06-15 WBC7.90*10~9/L,NEUT58.8%。2019-06-17 WBC9.93*10~9/L,NEUT62.7%。及腹部X见图A2,可见明显好转,患者出院。

组合 16

组合 19

讨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行结肠镜检查增加,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及治疗率明显升高,而出血、穿孔及感染是比较多见并发症,有报道诊断性结肠镜肠穿孔发生率0.103%~0.165%[2] ,治疗性结肠镜肠穿孔发生率0.1073%~2.114%。也有报道诊断性结肠镜穿孔率为0.03%~0.65%,治疗性结肠镜穿孔率为0.02%~2.14%[3-4]。本例患者息肉78颗,经内镜下治疗后出现迟发性膈下大量游离气体,不排除结肠破裂,文献报道膈下游离气体诊断胃肠道穿孔阳性率平均高达98%[5],经内科治疗患者好转,治疗期间无任何急腹症体征及发热,分析考虑:一、患者结肠可能存在微小破损,但没有肠内容物漏出,或少量漏出因积极抗感染治疗,未引起明显的急腹症体征。二、因肠道粘膜屏障遭到破坏,肠道内菌群移位到腹腔6],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 , 引起严重腹腔感染7],并发,产生大量气体,X线表现为膈下游离气体8]。腹部立位平片是诊断消化道穿孔最简便、快速的方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误诊因素,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腹腔感染等。因此不能过分依赖医技检查,膈下游离气体不是诊断消化道穿孔的唯一标准,要结合临床体征和特点,最终明确诊断疾病。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术者要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及身体状况,评估患者肠道情况,提高操作技术

[9],三、具体息肉切除多少比较安全,是否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患者及家属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避免息肉反复增长,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有待于继续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兰俊 , 林黎明 , 邹建勋 . 16 层螺旋 CT 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 医学影响杂志 , 2012, 23(12):2122-2123.

[2] Araghizadeh FY, Timmcke AE, Opelka FG, et al. Colonoscopic perforations. Dis Colon Rectum, 2001,44:713-716.

[3]Wullstein C, Koppen M, Gross E. 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colonic perforations related to colonoscopy[J]. Surg Endosc, 1999, 13 (5): 484-487.

[4] Anderson ML,Pasha TM,Leighton JA.Endoscopic perforation ofthe colon:lessons from a 10-year study[J]. Am J Gastroenterol, 2000,95 (12): 3418-3422.

[5] 张文进 , 赵冀安 . 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致膈下游离气体 17 例诊治回顾 . 临床误诊误治 , 2011, 24(4):58-59.

[6] 袁卫国 , 肖莹 , 潘鹏 , 等 . 疑似消化道穿孔 7 例诊治体会 . 中华现代外科杂志 , 2008, 5(4):313.

[7] 杨启文 , 王辉 , 徐英春 , 等 . 腹腔感染细菌流行病学调查 . 中华普通外科学 , 2009, 3(5):427-433.

[8] 吴凤成 . 原发性腹膜炎误诊为上消化道穿孔 2 例分析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6, 16(83):154.

[9] 徐启顺,杨建民,汤琪乐,等.结肠镜射频治疗安全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 2007, 13(3): 26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