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7
/ 2

提高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李欣

江西科技学院附属中学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不单单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学研究者的教师应思考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之符合现代教育观的要求。本文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启发教学;问题情境;丰富活动

初中数学知识以抽象性知识为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依据。同时初中生的思维正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不断转变,而且初中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高峰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思维特点,有的放矢的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有效教学。本文笔者以初中数学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进行启发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开展丰富活动”三个方面对提高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进行启发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目前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使得学生面对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常常陷入困难的境地,这样不但造成学生对数学知识没有深入理解,而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扮演好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并把学生处在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达到发散思维的目的。

在进行“不等式”教学中,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概念,首先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提出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6点30分距离A地30千米,如果要在7点钟准时达到A地,汽车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了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进而列出方程:“5e8c3581a203e_html_3bcf3ee6d08e0dc8.gif ”,随后再次提出问题:“如果要在7点钟前达到A地,这时汽车的平均速度又该满足什么条件?”,由于两个问题的递进是由等式向不等式过渡,部分学生产生困惑,于是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学生在启发下列出式子:“5e8c3581a203e_html_c1440de4ec65ebb1.gif ”,最后,让学生比较两组式子的不同之处,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对比已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并在笔者的引导下归纳出了不等式这一概念,因此,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逐步的获得新知,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问题始终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要动力,也是引发学生思考的源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创设问题情境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置身于问题的环境中,同时,在学生在明确问题的情况下,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主动探究,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还能帮助学生拓宽各项思维,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高。

笔者在进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教学中,首先以复习导入的方式开展教学,提出问题:“2x+3=5;3y-2=6;x+2y=7;3x-2y=1”,请学生观察上述哪个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在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具有判断能力的基础上,说出第三个与第四个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随后让学生试着把第三个与第四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并提出问题:“你们有办法求出x与y的值吗?”,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分析求解,并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学生提出:“首先把第三个方程换为用x表示成y的形式,再带到第四个方程中,得到的方程中便只带有一个未知数y,然后按照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步骤,求出y的值,最后把求出的y值带入到任何一个方程中即可求出x”,笔者于是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同时,引出了“代入消元法”这一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用代入消元法解两元一次方程组,还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具有促进作用。

三、开展丰富活动,发展学生思维

活动是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也是数学课堂的主旋律。目前教师往往忽视活动的开展,只是以一言堂的形式把知识灌输于学生的头脑中,从而潜移默化的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应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游戏活动、反思活动等,都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能从活动中获得新知,发展思维,同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在进行“统计调查”教学中,笔者首先设置调查的主题:“全班学生最爱的节目类型”,随后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用表格整理数据、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分析统计图总结现象,”最后使学生按照调查的主题与学习的目标,展开活动的调差,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使学生推理判断能力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初中生思维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作为教师应抓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摒弃灌输式教学进而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并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巧设问题,使学生处在思考的情境中,激发思维,获得新知,同时,按照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开展丰富的活动,这样不仅使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还能帮助学生发展思维。

参考文献:

[1]毕双录.新时期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新课程学习(中),2014(7):111-111.

[2]陆彩珍.试论如何有效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5(8):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