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生理与行为特征的幼儿园建筑安全性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7
/ 2

基于幼儿生理与行为特征的幼儿园建筑安全性设计分析

徐智超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50

摘要:在本文之中,首先对幼儿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幼儿园建筑安全性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提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措施,希望能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应有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幼儿;生理;行为特征;建筑安全性设计

一、幼儿生理及行为特征的研究

(一)幼儿生理特征研究

幼儿从三岁开始会进入到幼儿园阶段,而幼儿园也将成为这些幼儿成长、心智开发的重要场所。在这个阶段之下,幼儿的生理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幼儿的身体会不断发育,身高与体重等多种指标也会有着明显的变化。3岁到6岁的幼儿身高体重增长速度可能比之前缓慢一些,而幼儿与幼儿之间也会因为遗传因素或者性别因素导致增长量差异性的产生[1]

而从视觉特征角度来看,3岁到6岁幼儿的平均身高在95厘米到116厘米之间,其视线高度往往在80厘米到105厘米之间,这也与成年人145厘米到165厘米的视线高度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而在这个阶段之下,幼儿的视感会得到全面的完善,3岁的幼儿能够对多种颜色有着强大的分辨能力,并对物体的基本属性有着强烈的认知。从视角上来看,幼儿的生理视角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视角往往比学龄前儿童要多,因此,幼儿在判断事物时往往以感性认知为主,幼儿会通过物体的形状将其加以分类,同时其深度知觉能力会得到不断提升,让幼儿对物体的方位加以迅速判断,从而使幼儿能够更快的发现目标。

学龄前儿童的空间感已经全面形成,幼儿能够将多种物品辨识出来,并明确其所在的方位,这也直接说明幼儿对物体的空间尺寸有着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空间尺寸的建立往往与物体自身的属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幼儿的身高较小,体重较轻,因此幼儿会对小尺度空间产生更加强烈的亲和感,这也需要幼儿园建筑空建设的工作人员加以足够的重视。从幼儿生理特点来看,幼儿对于空间的需求并不大,因此,幼儿园的室外空间往往较为精致,除此之外,从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来看,幼儿园室内空间的构成元素对幼儿有着强烈的影像,要求能够设计更加细致的空间,从而使幼儿的本我需求得到全面满足。

(二)幼儿行为特征研究

3岁到6岁的幼儿已经具有了简单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而这些能力主要是以集体活动加以呈现。幼儿随着自身年龄的提升,肢体行为会产生相应的变化,3岁到4岁儿童的骨骼已经全面形成,能够自由的走动和跑跳,同时也能够做出更加精细化的动作,能够用笔进行相应的书写和绘画,然而其对身体的掌控能力仍然稍显不足。5岁到6岁的幼儿身体基本动作已经较为自如,有着独立行走20分钟以上的能力,同时能够进行直线走路以及单脚跳跃等多种复杂的的动作,除此之外,幼儿这一阶段的手脚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然而这一阶段之下, 幼儿的危险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存在着不足的情况[2]

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幼儿阶段下儿童的视觉喜欢与成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很多幼儿具象能力不足,只能画出十字形状和长条形状的线条,这是因为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表象之上。幼儿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好奇心会驱使着幼儿对这个世界展开探索,幼儿会通过触觉、嗅觉、听觉和味觉去体会不同的事物,最终构建出独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从3岁开始,幼儿对成年人的依赖就开始逐渐减弱,更倾向于与同龄人交往,在这个阶段之中,幼儿渴望与同龄人建立情感联系,希望与同龄人之中有共同爱好,相近认知的幼儿交往,同时希望能在群体生活之中获取自信和乐趣。幼儿会与其他儿童建立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机制,从而使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之中交流生活技巧和学习经验。

二、基于幼儿生理与行为特征的幼儿园建筑安全性设计

(一)选址

幼儿园建筑的功能较为特殊,是一个特殊年龄群体共有的空间,在选址过程之中,要能够考虑到当地的安全性因素,对周边环境对幼儿园建筑物安全性的影响加以全面的控制。在幼儿园建设位置选择时,应该做好严格的调研工作,确保周边建筑物的危险性能够与幼儿的安全需求相符。幼儿园的地址应该选择在空气流通速度较快,日照较为充分,排水系统较为通畅,场地较为平整且远离污染的河道之中,要尽可能靠近居住小区的绿化地区,确保能够避开交通枢纽以及高层建筑的阴影地区。

(二)平面设计

在幼儿园建筑平面设计时,要能够考虑到地形的特点,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使面墙能够与幼儿活动室有机结合。在平面设计过程之中,要能够确保幼儿园内部的环境较为有没安静。可以将主入口设置在小区住宅道路之上,使家长接送更加便捷,提升幼儿活动开展的安全性,防止其他道路对幼儿园交通体系造成干扰。要将教职员工的入口设计在远离交叉入口的位置,从而使教职员工能够更好地进出幼儿园。幼儿园内部可以采用方圆积木加以布置,使幼儿园内部更具有现代性气息。幼儿园的班级和辅助活动室组合方式要更加有效,同事庭院要能够突出幼儿园的南北序列,使其转换成为大开敞的方形庭院,多个庭院的串联会为幼儿园提供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园的景观更具层次感和秩序

[3]

在进行幼儿园活动分区时,要将幼儿园基本活动空间划分成几个区域,使其能够满足幼儿园的活动需求,在设计过程之中,要确保其功能性能够互补,同时也要确保活动空间的独立性,才能为幼儿园多种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环境设计是幼儿园建筑设计的核心所在,强调的是视线走廊的连接设计。第一条走廊应该是幼儿园的走廊,通过这片走廊设计,要让幼儿园的景致得到层层展开,直到大型活动室形成各个门厅入口连接的趋势,从而使幼儿园的多种要素得到全面连接。另一条视线走廊应该是幼儿园的主入口以及室外活动场所,这条线会将幼儿园与室外生活场地紧密连接。在设计过程之中,可以通过空间疏密的条件,使幼儿园交流活动中心内容更具有特性,构成相应的主导框架。

(三)无障碍设计

从幼儿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性来看,幼儿在活动过程之中喜欢跑和跳,然而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其跑跳的速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且平衡性较差,往往会导致幼儿的安全性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在幼儿园建筑设计过程之中,应该采用无障碍设计,确保幼儿园的地板平整性,防止出现凹凸布置的情况。除此之外,不同空间的交界处应该以圆弧形进行设计,同时要采取柔性和防滑材料加以设计,并在墙面处设计相应的拉手。

另外,幼儿本身缺乏对空间整体的把控能力,而很多幼儿园的规模较大,有着二层甚至更高层的楼层设计,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可以采用滑梯设计的形式将上下层的地面加以连接,提升上下层空间的趋地性,从而确保幼儿园建筑的安全性得到全面提升。另外,在幼儿园建筑设计时,也要做好回旋余地的设计,要根据幼儿的行为特性,为幼儿活动提供相应的回旋半径,防止出现幼儿转弯过急或者迎面相撞的情况,幼儿园的门也应该以无障碍设计为主要理念,以观察窗与门把手相配合的形式,使其更具有主动性,也可以采用推拉门来代替平开门。不同房间的转角处要有着足够的回旋空间,从而为幼儿的活动提供有效地半径,防止出现幼儿转弯过急而摔跤的情况[4]

另外,幼儿园的建筑设计也要以提升空间开放性为主要原则,通过特定的标志和趣味化的角落设置,让幼儿能够对自身位置加以迅速定位,使幼儿能够对自身活动空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提升幼儿对空间的主动性,促进幼儿建筑安全性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潘凤珠. 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调查分析[J]. 浙江创伤外科,2012,(04).

[2]赵海霞. 对幼儿园建筑设计关键问题的再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4).

[3]李乐. 幼儿心理与幼儿园建筑设计的相关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6,(24).

[4]王建龙,常磊. 幼儿园建筑安全性设计思考[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