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03
/ 2

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

卢羽洁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224001

摘要:目的:探究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85例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3),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研究患者SAS评分(59.66±2.57)分、SDS评分(57.31±3.0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4.29±2.68、61.23±3.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反流性胃炎;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心理状态

反流性胃炎的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发病机制是胃黏膜受到肠液与胆汁的混合液的刺激,导致患者出现体重下降、上腹疼痛以及腹胀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就诊并进行治疗,可发展为胃癌或者胃溃疡。临床治疗时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生理好心理健康,保障其康复进程[1]。基于此,本文探究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85例反流性胃炎患者,根据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在51-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6±3.28)岁;平均病程(3.48±1.67)年。研究组4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在5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03±3.48)岁;平均病程(3.46±1.47)年。上述资料中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均保持均衡性(P>0.05),对比研究成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士照顾患者日常生活,例如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根据医生叮嘱给患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实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反流性胃炎患者病情时常反复,病程较长,这对患者正常生活和心理情绪都造成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点,护理人员应该,多与患者交流,语气情切自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总结交流内容,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患者讲述关于反流性胃炎的相关内容,例如发病机制、发病特征、治疗方式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缓解患者因对疾病的不科学认知而产生的紧张情绪,使得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2)饮食护理。对患者的口味喜好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病情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日常饮食应该以高蛋白含量、维生素丰富、脂肪含量低的食物为主,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指导患者少吃多餐,健康饮食(3)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讲解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用药的时间、方式、剂量,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养成自觉服药的习惯;告知患者用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免患者情绪过度紧张,影响疗效;告知患者禁止私自停用药物。(4)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个人喜好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指导患者进行游泳、慢跑、散步、打太极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需要控制,对患者的运动情况进行监督。

1.3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评分[3]。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标准对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估,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标准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其中SAS量表分值在5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SDS量表分值在53-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

将收集的85例反流性胃炎患者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x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心理状态评分等计量资料(x±s)。P<0.05象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详情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x±s)

组别

SAS(分)

SDS(分)

对照组(n=42)

64.29±2.68

61.23±3.33

研究组(n=43)

59.66±2.57

57.31±3.02

t

8.130

5.688

P

0.000

0.000

    讨论

    反流性胃炎的患者常常表现出食欲不振、吞咽困难、上腹部有灼烧感等症状,且病程较长,易反复,不易痊愈,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有研究显示,对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预后效果[2]。全方位系统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 从患者自身、所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本研究对85例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研究组主要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以及运动指导等方面采取护理措施,实现全方位系统护理,帮助患者建立积极面对疾病的信心,维持良好的心态,以免影响治疗效果;通过饮食护理能让患者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身体康复;用药指导能让患者意识到坚持用药的好处,养成科学用药的习惯,避免滥用药物而引发不良反应。运动指导能在生理上帮助患者更快康复。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对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开文献

    杨雪芬. 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17, 39(5):790-792.

    姜利. 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6, 28(1):117-118.

    廖国霞, 王东萍. 系统护理干预对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效、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