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麻风病防治简史

/ 3

阆中市麻风病防治简史

游传书 成员 李杨 赵朝选 周志宏

阆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阆中 637400

前 言

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自鸦片战争以后,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医学科学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对麻风病不防不治,反而采取歧视、迫害,甚至加以残杀,从而造成麻风病的广泛蔓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随着人民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也很快开展起来。1951年在全国防疫专业会议上,专题讨论了麻风病防治工作;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也明确规定了积极防治麻风病的任务,1957年以来,卫生部召开了一系列全国性的麻风病防治和科学研究会议,并制定了全国麻风病防治工作规划,提出了“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明确了方向和任务。此后各省(市)县陆续新建或扩建了很多麻风病村(院),培训和配备了防治专业队伍,组成了有广大基层卫生人员参加的群众性防治网,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使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得到较大发展。

我市通数十年来的防治工作,几代麻防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使绝大多数麻风病患者得到治愈,现症病人和新发病人显著减少,发病率和患病率大幅度下降,流行范围日渐缩小,流行动态呈明显下降趋势,2007年10月经省专家组考核验收阆中市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

为了尊重历史,求实存真,客观地反映我市麻风病防治历史与现状,我们在掌握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还走访了各时期的当事人的知情者,通过他(她)们的回忆和口述,撰写了“阆中市麻风病防治简史”。以史为鉴,为麻防工作可持续开展提供科学、客观、准确的历史依据。

基本情况

阆中市(原阆中县,91年经国务批准,撤县建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东邻仪陇、巴中,南接南部,西连剑阁,北毗苍溪。位于东经106°24′,北纬31°21′,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海拔最高888.8米,最低328米。境内有两大山脉,一江四河。年平均温度1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033.8毫米。辖4个街道办事处,25个镇,21个乡,87个居委会,425个村民委员会,555个居民小组,50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51938人,城镇人口294074人。综合医院13个,中医院1个,专科医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中心卫室院10个,乡镇卫生院36个。市、乡(镇)、村三级防保网建全,为我市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麻风病流行与防治

解放前麻风病疫情状况,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相关资料可查寻,无法考证,仅从麻风病患者邓义山、杜绍志、敬怀德、王友凯等口中得知,当时有麻风病患者20余人,分布在文成、思依、柏垭等片区。有的白天乞讨求食,夜晚在沙溪一带的山洞中过夜,故洞耳寺又称“癞子洞”,解放时撤去,到现在洞尚存。

1950-1956年,全市登记的现症病人共8人。其中多菌型7人,少菌型1人。分布在沙溪、白溪、桥楼、河楼、思依、北门等6个乡(镇),7个村,7个村民小组。当时没有专业的治疗管理,除邓义山一人,因家境较好曾去过成都华西医院治疗,其余仅找民间医生治疗或放弃治疗。

1956年,阆中县卫生防疫站,在盐市口街挂牌成立,由县卫生科科长张水泉兼任站长,由于刚组建,人员配备尚不完善,麻风病暂无专门科室管理,确有专人负责登记治疗。

1957年根据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下,县上从桥楼乡(公社)抽调副社长杜福远负责县医院抽调西医一名(李剑),桥楼诊所抽调医生一名(王志强),在木兰公社7村的西河岸,平调老百姓的院子组建成西河岸麻风村。据当时曾在此治疗的病人王发凯、刘思珍、杜绍志、邓义山等讲述,有10人在此接受治疗。口粮由病人所在大队负责供给,药品由政府购买。由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等诸多原因,故不能继续维持而解散。工作人员回原单位,病人只有邓国海到南部县玉米山麻风村治疗外,其余全部回家。

1974年3月,由当时的县革委副主任孙福传牵头,带领县民政局局长张明源、卫生局局长张水泉,选点、征地筹建阆中县康复院,由民政局负责,县财政拨经费。民政局抽调干部马明高、方铭勋、王绪德三人,卫生局抽调原老观区医院院长周宗万,柏垭区医院医生王明模组成筹建小组,选址在距市区45公里,位于河楼部牛鼻梁村的胡家山,征用耕地24亩,林坡56亩。由于地处边沿山区,交通不便,所有建筑材料全靠人工背、抬,历时两年多正式建成,建院初期,仅有砖木结构办公用房14间,土木结构病房25间,病员厨房、保管室、厕所猪、牛圈6间,活动大厅2间,治疗、消毒、物资转运用房4间。

1974年经南充地区编委下编,康复院编制为14人,行政财会、后勤7人,由民政管理,医疗技术7人,由卫生管理,各部门人员基本齐备,由周宗万同志担任首届院长,先后从二龙、洪山、思依医院调入杨正洪、陈国泽、宋吉瑞、邓友荣等医院、药剂,同年7月开始收治第一批麻风产现患者共45人。

医院经费由两方面拨给,行政、财会、后勤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病员生活费、生产费、维修费由民政负责,医疗技术人员工资,住院病人药费由卫生负责。

1975-1982年,通过皮肤科报病、自报、线索调查、家属检查,新发现现症病人37人,有29人到康复院接受治疗。全市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82人。

由于住院病人逐年增加,工作人员不断调动,致使院内防治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经请示上级批准,先后从上山下乡知青、复退军人、乡村医生中招收8人,并送往阆中卫校、成都市卫校、卫干院学习,并多次派人到省、地举办的麻风专业培训班学习。

1982年四川省皮研所举办全省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班,康复院派游传书参加培训,同年秋由卫生局、除害灭病办公室、防疫站在卫校礼堂举办为期三天,有区、乡卫生院防保医生、院长200余人参加的麻风知识培训会。周宗万讲解了麻风病的十大线索,宣传麻风病是可防可治不可怕的,游传书讲解了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的重大意义,调查对象及方法、各型(类)麻风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杨美德讲解麻风史和鉴别诊断。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为明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1983年春,由除害灭病办公室主任李开金、康复院院长周宗万带队,何庭高负责联系后勤保障,游传书负责临床诊断、采集病理标本、书写病历,何建国负责细菌学检查,杨美德负责鉴别诊断,张长秀负责消毒,县医院负责提供交通工具及驾驶员,组成流调队,历时四个多月,对23乡、51个村进行线索追踪,疫源地普查,亲属检查,新发现现症病人30例,其中多菌型19例,少菌型11例,新增疫源点7个。

1984年,卫生局副局长蒲东川,康复院院长周宗万出席了省政府召开的麻防工作表彰大会,我县荣获先进集体称号,周宗万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

1985年根据上级指示,麻风病防治工作由防疫站接管,由地慢科负责,技术指导,资料整理,组织社会防治工作。康复院负责院内病人的治疗及康复教育,并协助,配合防疫站的社会防治工作。

同年由地慢科李秀凯、王培联带队,开展85年度流调,康复院负责临床诊断,采集病理标本,书写病历,检查细菌,对11条线索进行追踪,27个疫点普查,共查3103人,43户亲属检查,共查276人,查出7例现症病人。本年累计发病118人,除已治愈37人,死亡14人,外迁5人,尚有现症病人67人。

同年7月,康复院副院长王明模出席了省麻防工作先代会,受到副省长韩邦彦的接见,并颁发了先进个人奖状,对我县麻防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1986年时2条线索进行追踪,1个疫源点普查,实查84人,42户亲属检查,共查249人,本年新增现症病人2人。

1987年对11条线索进行追踪,38个疫源点普查,实查5165人,44户亲属检查共225人,本年新增现症病人10人。

同年省皮研所举办麻风病联合化疗培训班,康复院派游传书参加培训,由于当年药物有限,故暂未上联化。

1988年再次开展大面积普查,对19条线索进行追踪,新增现症病人17人,对31个疫源点普查,共查4307人,60户亲属检查,共检查229人,患病率、发病率均出现高峰分别为0.78/万,2/十万。

同年11月对66例现症病人中的32人,进行职合化疗,从而告别了单一的氨苯砜治疗的历史,有效地防止长期服用氨苯砜产生的耐药。

1989年对6条线索进行追踪,新发病4人,对47个疫源点普查,共查5940人,93户亲属检查,共查368人。对现症病人和原有病人中的尚未阴转的病人13人,全部上联化。

1990-1999年连续10年都开展了流调,对上报的线索74条全部追踪检查,新发病38人,对疫源点多次普查,共查26613人/次,亲属检查1155人/次。

2000-2007年连续8年每年都开展1-2次流调对上报的19条线索进行检查,新发现病人13人,疫源点普查共查3776人/次,亲属检查95人/次,治愈者复查521人/次。

2007年6月,川卫函(2007)298号,根据来函要求,我市按照有关达标要求,认真组织,10月前做好验收准备。

2007年6月,阆府发(2007)17号文件,为进一步巩固麻心工作成果,确保达标评审工作,市政府决定成立阆中市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领导小组。由副市长林鸿斌任组长、市卫生局长何海洋为副组长,成员市财政、民政、卫生广电、疾控中心领导。领导小组在卫生局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我市麻风病防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全市麻防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现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市政府决定于九月向南充市申报评审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为了做好达标资料的收集整理,自查评估等相关工作,保证达标工作的顺利完成,市疾控中心决定成立以李秀凯为组长,赵兴东、王培联为副组长,曹妍、游传书、王登周、廖利容为成员的阆中市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工作技术小组。

2007年8月经自查,我市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符合考核验收条件,11月通过南充市验收,11月14日以91.2分顺利通过省专家组考核验收。专家组希望达标后,继续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做到机构不撤,人员不减,加大投入巩固已取得的成果。

达标后,麻防队伍不够稳定,专业人员陆续退休,接管人员变动频繁,各级专业培训减少,影响麻防工作正常开展,麻防经费减少,造成麻防工作开展困难;人口流动性大,不利于麻风病人的治疗管理,影响病人亲属检查,村民普查,治愈者复查。由于以上诸多原因,达标后仅依靠病人自报被动发现病人。

2007年至2018年底,通过自报、线索追踪新发现麻风病患者18例,其中多菌17例,少菌型1例;新增疫源点16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小组,除1人拒治外,其余全部给予联合化疗,联化率、规则率均达100%。

防治成果

一、年代发现情况:

我市从1950年开始麻防工作以来,共发现确诊麻风病人217例。其中50年代10例,占4.60%;60年代10例,占4.60%;70年代61例,占28.11%;80年代77例,占35.40%;90年代34例占15.66%;00年代20例占9.221%;10年代5例占2.30%。

二、流行地区分布:

217例麻风病人分布在4个街道办事处,29个乡(镇),121个村(居委会),154个组。主要呈局灶状分布,沙溪、恩依、柏垭片区较为集中,同一个村民小组有麻风病患者2例的有20个,3例的有9个,4例的有6个。

发病最高的沙溪办事处有30例占13.82%,河楼乡有16例占7.37%。

患者为父子关系的有11对;兄妹关系的5对;兄弟关系的5对,母女(子)关系的3对;夫妻关系的1对,1户2人患病的22户,1户有4人患病的2户。

三、年龄分布:

217例病人中,发病年龄最大的为72岁;最小的为10岁,其中0——14岁13人,占5.99%;15——24岁57人,占26.27%;25——34岁的53人,占24.42%;35——44岁的48人,占22.12%;45——54岁的30人,占13.83%;55——岁的16人,7.4%。

四、性别分布:

217例麻风病患者中,男性176例,占81.11%;女性41例,占18.89%。男女性别比43:1,男性明显离于女性。

五、型别分布:

217例麻风病患者中,多菌型病人174例,占80.02%;少菌型病人43例,占19.8%。

六、职业分布:

217例患者中,城镇居民4例占1.84%;干部1例,占0.46%;教师1例,占0.46%;学生1例,占0.46%;工人3例,占1.38%;农民207例,占95.4%。

七、发现方式:

217例患者中,自报病发现12例,占5.53%;线索调查发现176例占81.1%;皮肤科发现19例占8.76%;接触者检查(村民普查)发现2例,占0.92%;亲属检查8例,占3.68%。

八、畸残:

1、畸残统计:217例患者中II级畸残84人,畸残率为38.70%,174例多菌型患者中畸残49例,占28.16%,43例少菌型患者中畸残35例,占81.45%。

2、发现时间与畸残关系:

治疗与转归

217例麻风病患者中有85人,从1974-1985年在康复院住院治疗,历年累计治愈184例。死亡74例(愈前死亡27例,治愈死亡47例)。外迁6例均已治愈,1人未治(原因不明),现有存活人数为109人,最新收集数据,又有7人死亡,现实有存活人数为102人。完成治疗4人,现症病人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