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商场立面改造设计研究——以长安商场立面改造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11
/ 3

老旧商场立面改造设计研究——以长安商场立面改造为例

齐迹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010000

摘要随着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许多老旧商业建筑的立面形式已经脱离时代的步伐,无法吸引以年轻人为主的顾客群体,商业建筑立面更新工作在旧城区广泛开展;另一方面,大刀阔斧的粗放式改造使得许多商业建筑面目全非,对街区的历史记忆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在突出时代性以及传承街区记忆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未来对就有商业建筑立面改造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结合北京市长安商场立面改造设计方案的设计过程,探索了商业建筑立面改造的整改策略,以期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商业建筑;外立面改造;建筑更新;文脉传承

引言

大型商场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公共建筑,是城市形象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节点。一个优秀的商业建筑往往是一个街区重要的标志物,包含着街区的记忆。同时也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许多老城区沿街的老旧商业建筑的立面由于年久失修,在形式和功能上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商业建筑的立面改造也成为城市更新中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以北京市长安商场立面改造设计为例,探析在商业建筑立面改造中如何提升商业建筑立面功能性与时代性的同时保护街区文脉,避免破坏街区记忆。

1项目概况

长安商场项目位于北京西长安街沿线,距离天安门仅4.5公里,是长安街沿线的重要综合性商业建筑。基地南侧是城市主干道复兴门外大街,西侧与东侧分别是城市次干道三里河东路与二七剧场路,交通网络便捷,占据了重要的城市形象展示位置(图1)。长安商场最初兴建于1986年,建筑主体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采用贴釉面砖与玻璃幕墙对立面进行处理,两部分依靠楼梯间过渡。成立之初,长安商场是北京市西城区最大的商场,是为当时亚运会服务的商业设施。随着城市发展,街道两侧新添了许多有着重要意义的建筑,如首都博物馆、全国总工会大厦以及光大银行大楼等(图2)。为了在众多重要建筑中不喧宾夺主,1999年长安商场进行立面改造,建筑主体改用铝塑外墙板,取消开窗,使整个商场安静的融入喧嚣街区之中,长安商场现状延续了1999年改造的外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零售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长安商场自身面临着许多问题:(1)个性缺失。原有立面恬静有余活力不足,缺乏商业建筑所需的现代感,无法在众多建筑中吸引眼球;(2)功能欠缺。完全封闭的外立面设计导致商场内部的采光通风条件不佳,影响商场内部的体验性;(3)年久失修。铝塑板外墙材质老化,导致整个幕墙立面色彩不均,影响城市形象。(4)秩序混乱。由于商场使用时间较长,中间又经历过改造,所以广告牌匾及设备机位设计粗放混乱,对建筑立面形象以及街道的品质有较大影响。业主与附近的居民希望对商场进行升级改造,重新定位商场的运营模式,改变现存的问题,从而使长安商场的重新焕发活力。这才有了本次长安商场外立面整体改造项目。

5e6857858fe4a_html_3ae54f14df03cf32.jpg

5e6857858fe4a_html_21ed3a50f65f3cd8.jpg

图1 长安商场总平图(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图2 长安商场周边街景(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设计目标

2.1传承街区记忆

长安商场作为街区内唯一的综合性商业建筑,是附近社区居民使用率最高的建筑物之一,是整个街区重要的标志物。在之前的20年中,长安商场一直在居民对街区形象的记忆之中,为了让改造后的建筑能够尽快的融入街区之中,消除居民的陌生感,对长安商场立面的改造要从形式、色彩、以及构造上保护建筑的记忆点,这些记忆点可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保证商场客源稳固。

2.2升级立面功能

随着实体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单纯依靠零售的单一式商业建筑逐渐被市场所淘汰,综合性的商业综合体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长安商场为了推进综合化商业步伐,需要在内部丰富业态,但由于原建筑南立面幕墙没有开窗,再加上建筑主体建成时间较早,内部的设备系统老旧,所以室内的通风与采光条件较差,这不利于增加商场内部业态。在立面改造设计中需要对建筑这些功能问题做出回应。

2.3统一立面秩序

街区内建筑的性质决定着这一区域的基本风貌,在改造设计中,应当尽可能的保留街区风貌的秩序。长安商场位于长安街沿线,同时在建筑周边又分布着很多文化属性较强的建筑,街区的整体城市形象简洁庄重。作为街区内重要的建筑之一,长安商场的立面在形式语言及比例尺度等方面需要有意识的与街区的整体风格相统一。改造之前商场立面存在牌匾位置凌乱、屋顶私搭乱建严重以及机房裸露等与街区风貌不和谐的问题,需要在改造中重新整合这些建筑元素,协调立面秩序,融入街区之中从而提高街区的品质。

2.4增强立面个性

除了协调街区的风貌,作为商业建筑标识性也十分重要。原建筑采用铝板幕墙将南侧立面进行包裹处理,这种设计手法使长安商场自然的融入了众多重要建筑之中,但也使建筑过于沉闷,弱化了长安商场的商业标识性。在改造设计需要考虑利用开窗、材质、灯光的变化提高建筑的标识性以及通透性。

3改造过程

3.1记忆传承

为了最大程度尊重街区的城市记忆,在设计前应对原建筑及街区的立面形式、色彩、材质等方面进行记录分析,并在改造中对此进行回应,使新建筑形象能够延续街区的历史。

(1)幕墙设计

改造延续了原建筑外包幕墙式的立面处理,不同的是新立面采用尺寸更小的板块对原有幕墙进行替换,让建筑更的尺度在观感上更加宜人。建筑南立面长度超过150m,由于政策规定,改造后建筑南侧广告位将被取消,为了打破立面的沉闷,改造中设计了几组带状窗,为了避免突变的形式产生的不和谐,我们在设计前记录了广告牌匾以及原建筑开窗的位置,作为新带状窗位置的依据。

(2)色彩选取

色彩是表达建筑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体现街区风貌和城市意境的一种重要元素。在建筑立面色彩的设计中,必须要注意街区的整体色彩的协调统一,避免造成城市色彩的混乱。经过对长安商场一侧建筑的色彩的调研统计,整个街区以暖色调为主色调,所以新立面继续以暖黄色作为建筑的主体色调,延续街区特色,同周围建筑色调相协调,同时,立面之中穿插浅蓝色开窗显示出建筑现代干练的商业性格。

(3)材质选取

恰当的材质选取能够使旧建筑重现活力,并且能够和周围的环境相切合。作为首都重要的主干道,长安街沿线的建筑大多采用石材干挂的外立面形式,整体建筑风格相对庄重。而商业建筑往往采用轻质金属材料作为幕墙,使建筑更加轻盈时尚。综合以上两点,最终改造中选择了珐琅板作为幕墙的材料。珐琅板相较石材有轻盈、可塑性强、光泽度好、自洁性强的特点,更加复合商场的建筑性格。相比其他金属材料,珐琅板的外观更加温润,质感也比普通金属材料厚重,避免和周围建筑风格冲突。

3.2秩序整合

(1)调整牌匾位置

原商场立面牌匾及广告位规划比较混乱,首先,广告位置杂乱。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广告位的大小尺寸以及相对位置关系比较随意,有的广告位尺度过大影响观感;其次广告牌匾品质差异较大。由于商场时间跨度较长,各个广告牌匾的质地以及新旧程度不同,有的牌匾色彩突兀,有的则褪色破损,使得商场立面破败不堪。这次设计我们将广告牌匾进行统一设计,将牌匾与幕墙板缝对齐,并统一大小尺寸。挑出幕墙部分的老旧牌匾拆除,统一材质,同时配合灯光设计,使得立面简洁大方。 (图3)

(2)整合天际线

在最初的方案中,西侧部分相较东侧高出一层,之后商场为增加业态,在东侧部分的屋顶加建了餐厅,并用铝板遮挡。但由于和原幕墙材质不同,使得立面整体并不统一。商场西侧新建的冷却塔也破环了长安商场天际线的完整性,影响了城市形象。为改善这一问题,我们将东侧屋顶平台增加斜撑,以提升幕墙高度,使得立面整体材质统一,同时在西侧增加与立面色彩相同的格栅,以消减冷却塔的影响。(图4)

5e6857858fe4a_html_49a03047e2132a72.jpg

5e6857858fe4a_html_9b04c91490312271.jpg

图3 新旧商场立面对比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改造后立面人视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3增加建筑标识性

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人逐渐成为商场的主要的消费群体。如何迎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念,打造时尚多变的建筑立面是增加建筑标识性的关键。由于规划红线的限制,建筑轮廓无法进行大的改动,改造设计就从提升建筑通透性和增加建筑细节两方面入手。

(1)提升通透性

原建筑立面过于封闭,缺少商业建筑内外的视线交流,改造设计根据商场内部业态分布,在立面二层、四层、五层的位置穿插横向的带型窗;在中间楼梯部分,用折线状玻璃幕墙替代原有的广告墙;一层部分拆除橱窗下的窗台,改为落地玻璃幕墙,入口处加设弧形釉面灯箱。这些处理提高了商场的通透性,增加了商场内外的交流,提升了商场的商业气氛。(图5)

(2)增加立面细节

除了建筑的通透性,立面细节元素的处理也能丰富商场立面的观感。为了增加带状窗和折线玻璃幕墙的细节,在窗与幕墙前设置了木质格栅,同时在格栅上增加LED灯,使得商场在近距离和夜间也能有丰富的细节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提升立面的标识性。

5e6857858fe4a_html_296ff55e033c1078.jpg

5e6857858fe4a_html_8faae185e7c46b4e.jpg

图5 新旧商场入口对比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结语

在老旧商业建筑的立面更新设计中,需要运用材料、色彩、灯光等元素表现商业建筑的特点与个性,使旧建筑重新焕发活力。除此之外,改造设计还要尊重城市风貌和街区历史,使新建筑能够保持街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延续街区的记忆。长安商场立面改造方案在满足业主需求和商业建筑的发展潮流的同时,兼顾了街区文脉以及风貌,在升级建筑功能的的同时提升了街区的品质,给了街区居民更丰富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陈宝燕.大型公建外立面改造探索——以福州商业广场为例[J] .福建建筑,2018(6):25-28.

[2]刘圆圆,任乃鑫,付青.沿街广告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初探[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6(8): 318- 321.

[3]黄晓通,李桎铭.城市临街建筑立面更新改造方法研究[J] .城市建筑,2014(3):217

[4]马军.城市旧商业街建筑改造设计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