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3-03
/ 2

《鸟的天堂》教案

许鹏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公庄中心小学, 516151

教学准备

①课前一小组之间相互合作的形式或是上网查阅资料的形式,查找有关《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②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在广东地区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据说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的中间还有一块泥滩小岛。当潮水退去的时候,小岛就会显现出来;当潮水涨潮时小岛就会被水淹没。有一天,一只仙鹤来到了这里,觉得这个地否能够环境优美清净,就衔来了一个榕树枝,神奇的是,过了不久榕树就生长起来了,并且长得很茂盛,从远处去看就好像是一片浮动的绿洲。又到了一个美丽的早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并在这棵榕树上栖息下来了。从此之后的每一个清晨都能听到万千灵鸟在这里呼唤、翱翔,形成了一片兴趣盎然的景色,也变成了南国的一个奇观,那就是——鸟的天堂。

作者介绍

作者巴金介绍:巴金,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的原名叫李尧棠,另外还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是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整体感知

①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并读通句子。教师通过课件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和了解。明确:船桨、规律、榕树、缝隙、抛弃、乐曲、纠正、兴奋、波浪、一簇簇、白茫茫、应接不暇。

②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说一说巴金爷爷去过几次鸟的天堂,两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明确:一共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第一次时是在黄昏时刻,看到了一棵大榕树,但是却没有看到一只鸟,鸟都栖息了;第二次时是太阳刚刚升起来,看到了很多的鸟,正是鸟最活跃的时刻。发出的感慨是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板书:第一次 黄昏 第二次 早晨)。

③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作为一部分,那么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大意是又是什么?明确:第一部分(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第二部分(5—9自然段)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大榕树;第三部分(10—13自然段)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了“鸟的天堂”时看到了众鸟纷飞的景象;第四部分(14自然段)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④齐读1—4自然段,这部分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分,作用是什么?(让学生带着欢快的心情进行阅读 乐景写乐情)明确:写了作者和朋友出去玩,这一部分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为下文作者们遇见大榕树做铺垫。通过之前对文章的阅读,作者和朋友出游后会遇到什么呢?明确:大榕树(板书:榕树)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看看这棵榕树。

⑤教师出示课件,播放第5—9自然段,让学生用心感受,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明确:榕树是大的、茂盛的、生机勃勃的(板书)当作者看到这棵大榕树时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明确: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板书)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榕树的,又是怎样把榕树的特点写出来的?默读文章第二部分,用笔画出来。并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明确:由远及近进行描写,通过河面变窄来说明它的大;通过朋友之间的讨论体现它的大。从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位置等进行了描写,是静态描写。(板书)为什么用不计可数这个词,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什么关系。(课件展示图片)明确:图片中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它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是顽强的,越长越大,垂到地面伸入泥土,就变成了枝,枝再生根,根再形成枝,所以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

⑥作者第二天又经过了“鸟的天堂”,这次作者又看到了什么呢?明确:鸟(板书)阅读文章第三部分,10—13自然段,都写了鸟的哪些特点,在文中画出来了,也可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明确:鸟类数量多、种类多、姿态多、欢乐多。(板书)接下俩请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看一看视频中大榕树中的鸟儿的热闹景象。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来这是一片和谐的景象。让我们再次阅读这一部分,看看作者巴金爷爷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景象和生命之美的。

⑦我们在学习第二部分时,了解了大榕树的茂盛,作者用了静态描写的方法体现了大榕树的静态美;文章第三部分,写了很多的鸟,场景非常热闹,运用动态描写,写出了大榕树的动态美。(板书:动态描写)老师认为大榕树的动态之美是鸟儿带来的,由此你们联想到了什么?明确:生态之间的平衡和谐是相互的,大榕树为鸟儿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鸟儿也为大榕树带来了生机。最后,让我们带着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之情齐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赞美、留恋)。

课堂小结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大榕树被大自然中的万物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它的枝繁叶茂为鸟儿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使它成为了鸟类的天堂,同时各种各种的鸟类也为大榕树带来了勃勃生机,这也使大榕树却是成为了鸟类幸福的天堂,也足以看出大自然地神奇之处。同学们,你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也要想善良的南国人一样,保护环境、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努力让我们生活的空间变为一个天堂。

六、教学反思

不足之处:小组之间交流时间不够,对问题的讨论不够深入。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力度不够;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可以结合网络提供的画面为学生进行配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

改进措施: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忽略了感情朗读和对一些重点句子的体会了解。对于文章作为游记的写作顺序也没有交代。之后会注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的教学任务,以免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佳。对于课堂调控,也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