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25
/ 2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马晓梅

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以任务作为中心的英语的教学方法,该方法被提出之后快速在语言类的教学中被应用和推广。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 中获得知识,实践不断证明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英语的教学效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就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开展了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学;应用体会;初中英语;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7)06-0014-01

一、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

Willis(1996)在她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后任务(post-task)。

1.前任务:教师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和做好准备

任务的提出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提出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任务驱动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

2.任务环

任务环可理解为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能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性学习活动来完成任务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一步。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任务――学生执行任务,即执行老师提出的任务,并通过阅读、查阅、讨论、分析等的方式去完成任务;计划――各组学生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报告――学生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将自己或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向其他学生报告。

3.后任务

所谓后任务是指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所完成的任务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参与评论,使学生吸取好的经验与做法,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分析――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2)操作――在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口头或笔头的语言运用的情景和练习,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语言操练。

二、“任务型教学”的模式

(1)拼板式任务(Jigsaw tasks):此类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条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例如:几个人或几个小组各讲或写一个故事的内容,然后把各部分有机地组合成一体,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2)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gap tasks):一个或一组学生有一系列信息,而另一个或另一组学生有另外一系列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一项交流活动,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

(3)解决问题式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4)做决定式任务(Decision-making tasks):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果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商或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达成一致。

(5)交换意见式任务(Opinion-exchanging tasks):学生参加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需达成一致。

Skehan提出任务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任务中阶段和任务后阶段。任务前阶段,即任务设计,教师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同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并对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和归纳。

任务中阶段,是整个任务的执行阶段,教师可根据前一阶段的情况,以具体任务的形式来完成该阶段的活动。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在活化教材上下功夫。积极从各种途径为学生创设情境,如设计小组讨论、两人对话、角色扮演等交际任务,以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任务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两个阶段各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由分析(教师分析并评价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下练习语言难点)组成。教师必须通过布置任务帮助学生加强课外英语口语实践活动,营造课外英语学习氛围。根据在教学实践中所学的主题不同,可组织英语口语竞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比赛等多种活动,并对任务活动及时检查、总结和评价。活动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目标。

三、实施任务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转变教师的角色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的助学者,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有时也是活动过程中的“伙伴”。

2.任务的目的和要求要明确

为了能使向更快,更有效的完成任务,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交代任务要清楚;其次要让学生明白完成任务的方法。

3.任务应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

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这一问题必须与学生的生活有某种联系,又应该是具体的且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的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4.教师的讲解要适度

教师在学生执行任务过程前不要做太多或过细的讲解,以免依赖教师思路,不积极思考。

5.完成任务的报告要兼顾大多数学生

任务完成后,教师请学生报告完成任务的情况时不要偏向,不要只叫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发言,而忽视那些内向的学生,这样会降低他们参与讨论的热情。

6.评价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任务完成的结果

为了使学生获得完成任务的成功喜悦,教师设计的任务要有层次性,即一个任务的完成是下一个任务的前提条件。所以,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问题的解决。

总之,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使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运用语言并掌握语言。但是,任务型教学设计的任务难度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尽管如此,其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应用到英语教学实践中。因此,这一教学模式有待于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使其逐步规范,更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方燕平.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13):95.

[2]高鸣.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J].中学生英语:高三版,201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