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习惯好的开始—案例评析高中阶段学习习惯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5
/ 2

好的习惯好的开始—案例评析高中阶段学习习惯培养

樊恒明

山东省淄博第一 中学 255200

经过黑色六月,许多初中生们迎来了金色的九月,迈进了理想中的高中,升入高中,意味着他们在逐渐长大和成熟,同时也面临更为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更为激烈的竞争。升入高中,只能说接近了人生目标一大步,而要最终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你们在这一平台上继续努力、继续拼搏。但是有些学生还停留在初中时的状态中,没有做好自己的角色转换;有些学生初中没用功就轻而易举的考进了高中,错误的认为高中同样也可以不用功就能考上好的大学;有些学生就认为该轻松轻松了,思想上容易懈怠,难免会产生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教学方法等等,很多同学表现出很多不适应……。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适应新的高中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案例分析

案例一:为什么我不是那么优秀了

一叫小敏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学校的优等生,升入高中的第一次考试成绩出来以后,让家长和老师都没有想到的是,原来优势的学科才刚刚及格,还有物理首次出现了不及格,直接退到班级中游。接下来我发现孩子学习有些不集中,情绪显得特别不稳定。我及时的找到她,与她沟通交流,从她的谈话中我了解到,成绩的退步让他有些受不了,初中时的她也是这么学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可是上了高中以后,为什么不再优秀了呢?

该案例中的女孩出现的问题在高一新生中是很普遍的,尤其出现在一些初中成绩优秀的孩子身上。一直以来这部分孩子都笼罩在“优秀生”的光环下,考试习惯于拿高分。可进入高中之后,状况发生了改变,整个区县的优秀学生集中到高中,强中更有强中手,有的学生很不适应这样激烈竞争的环境,成绩落到班级后面,自己很多方面的弱项也暴露出来,往日的光环黯然失色,这不免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

那么 我们怎样才能避免上高中后出现类似的事情呢?我觉得:

首先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态度。高中是初中的“精英”荟萃的地方,原来的佼佼者到了高中后没有了优越感,会感到失落甚至焦躁不安,但是高中新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也往往是症结所在。所以,过去了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永远不会再来了,放下以往的辉煌成绩,轻松上阵,未来还不确定,所以我们最应该珍惜的是我们的现在。

其次还要有必将赶超的信心与态度。高中比初中知识更抽象、更综合,很多难题会让学生失望、沮丧。建议逐渐养成提前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充分利用起手中的辅导资料,把有疑惑的地方作上标记;上课认真听讲,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思路停留太久,否则的话你就会错过老师接下来要讲的内容;课后认真复习,遇到难题时千万不要积压,“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你把所有的问题全都留到考试前几天再去解决,那你一定会手忙脚乱,应付不来的。

最后还要适当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虽然初中和高中上课一样都是统一模式,教师讲学生听。但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自觉、独立、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更为重要。要不要记笔记,如何记笔记,记哪些笔记等等这些都由学生自己处理。同时,高中的记忆方法和初中记忆方法也有所不同,高中的很多课程更侧重于理解记忆,而不同的学生理解的快慢有很大的差别。

案例二:我总感觉各方面都比别人差

小刚来自南部山区比较偏远的农村,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高中,新学期开始了,本该高高兴兴的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他说:“周围的环境变了,自己以前就读的是农村的学校,学校的硬件和这里相差很大,来到高中,感觉一切都是新鲜的;还有在家庭及生活环境方面,更是和城里孩子不能比。”每次班级组织活动时,他总是躲在一旁,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参加集体活动,他总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比别人差,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自己,有着很强的自卑感。

该案例中的小刚来自偏远的山区,来到县城往往会有自卑心理。客观上是由于两个地区的差异造成的环境适应不良,主观上是由于自己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造成自卑的心态。农村来的学生如何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首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教育学生应该放弃对超越自己能力的目标的追求,以便摆脱不切实际的愿望,立足实际,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卑的人总是倾向于过低的评价自己,比较敏感,比较看重别人对他的看法,总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其实,在和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大多数同学并没有瞧不起农村人的心态,只是自己过于敏感而已。

其次多和同学们老师们交流沟通、开阔视野。农村来的学生可能信息量比较缺乏,与外界缺少沟通。作为老师,希望每个学生都是健康快乐的成长的,我们更应该和这样的学生交流沟通,在交流的同时引导他们多关注了解外界信息,了解他人,学学他人对学习或对待某些事的一些好的做法或对待生活好的活法,鼓励他以平等、真诚、善意的心态尝试着努力与别人交流,建立起与别人良好的外交,并细心观察身边周围的世界,会发现生活中有美好、有温暖、有快乐、有希望。

最后多读一些书籍。读书可以让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识。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俗话说的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多读一些书,能通古今,通四方,很多事都可以未卜先知。通过读书,还可以增加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克服自卑的心理,让他们快速的走出自卑的阴影。

案例三: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没有进步呢

小毅上初中时不怎么努力,中考前拼搏了3个月,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并考进了高中,来到高中后,初中的不好习惯逐渐表现出来。找他谈话,他理直气壮的说:“我初中就是这样的,等上了高三我再拼搏努力照样能考上好的大学”。转眼来到高三,小毅准备拼搏努力,奋起直追,但是接下来的一次次模拟考试让他傻了眼,每次成绩都不是很理想,高考时只是考上个职业学院,最终他反问自己:“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没有进步呢?”

该案例中,小毅上了高中以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仍然向初中那样,高一高二抱着玩的心态,高三拼搏几个月就能出成绩,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呢?我觉得应从高中与初中的学习特点考虑:

首先高中知识量大,系统性强。高中各学科几乎涉及了本学科的全部基础知识,而且均形成了各学科独特的系统和体系。学习时,注意把各科知识与其系统和体系联系起来,就有利于深入学习。另外,高中阶段开设的一些发展特长、加深加宽知识面的选修课和各种课外活动,都使高中成为求学时代获得大量知识信息的重要阶段。

其次高中课程综合性强,各学科互相影响。高中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尤为突出。在高中阶段学习中,如果数学功底差,则会极大地影响到物理、化学的学习,碰到的困难大,自不必说。不少高一同学感到物理难学,这是因为一方面是教材内容中有不少新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另一方面,在高中物理学中由于计算的内容增多,需要用到较多的数学知识,如二次方程、几何知识、对数函数等,因此,数学与物理学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影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最后是学生自身能力要求高,学习时间紧张,贵在自我培养。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时高中的教学和初中相比,更需要你个人的努力和自控,而不是老师“照管”,刚进入高中时,相当一部分同学明知是学习时间,却不能约束自己,而去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这无疑会影响学习。高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我们的一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实在是影响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学习进步的大敌。正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中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实践中,在努力掌握基础知识、积累经验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科学的判断能力等等,这些不但会使你很好地完成高中学业,还将使你终身受益。

作为已经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更应有新的梦想、新的希望,要有勇气为梦想行动,用智慧去亲近梦想,用汗水去滋润成功,智者主动亲切梦想,傻瓜才会空守希望。或许你以前是老师眼中的后进生,你是否想过,从现在开始,发奋努力,迎头赶上;或许你以前是一个调皮捣蛋、让老师头疼、让同学反感、让家长伤心的同学,那么进入新的学校,来到新的班级里,你是否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约束自己的鲁莽,使自己成为一个受老师欣赏、受同学欢迎、让家长放心的人;或许你学习方面真的很有困难,你是否想过在其他方面获得进步,在一些活动中,去尽情展示自己的特长,令师生们对你刮目相看;或许你各方面都很不错了,可是学无止境,要学的东西有很多,知识无穷尽,把目光放高远一点,你将发现自己的目标还远未能达到。

同学们,考进高中可以说你已经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大门,接下来你是要将另一只脚再迈进去,还是将已经迈入大门的脚再迈出来,那就要看你接下来三年的努力。好好努力,成功属于那些拼搏努力好学的学生,你是否属于这样的学生呢?